英语课堂如何用绘本创设情景(如何设计一堂绘本课)

最近在2020年东莞小学英语学科专题课里听力两个讲座,一个关于绘本教学,一个关于自然拼读。

听完了两个讲座,想用文字再来梳理一下讲座内容,加深印象。今天先分享第一个讲座:如何环环相扣设计教学活动?主讲人戈向红老师是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英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也是绘本教学的专家。

以下是我边听课边做出来的思维导图,文字内容也会按照思维导图来整理。

英语课堂如何用绘本创设情景(如何设计一堂绘本课)(1)

在这里先列一下本文提纲:

  • 绘本学什么?
  • 绘本案例
  • 教学活动如何环环相扣?
  • 我的收获
01.绘本学什么?

根据戈向红老师的说法,绘本可以教给学生四个内容:单词、语法、阅读和道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朝着这四个内容靠拢。

学单词:结合自然拼读,帮助孩子解决读记困难。

学语法:结合绘本故事的情景,在绘本中感受语法结构。

学阅读:调动孩子们的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让孩子读懂绘本。

学道理:潜移默化,避免说教,在教学活动中自然渗透。

02.一个绘本案例

讲座中的绘本是The sky is falling

绘本主要讲的是一只小兔子被一个栗子砸到了头,却误以为是天掉下来了,于是以讹传讹,大家都以为天掉下来了,直到最后一只老猫头鹰点破谣言。

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但要把故事教给学生却并不容易。

关于一节绘本课的教学活动,戈向红老师说,可从三个阶段进行考虑:读前、读中、读后。

读前——导入环节

在读绘本之前,即导入环节,教师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问题:

  • 如何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
  • 如何引入部分新知识?
  • 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导入环节,戈老师运用了儿歌视频《小星星》,引出了绘本中Sky一词,又结合PPT掉落动画,顺利成章地引出了绘本标题:The sky is falling。戈老师的导入活动十分自然,没有为了导入而导入,而是根据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绘本内容。紧着着,戈老师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封面,运用提问等一些手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吊着学生的胃口。

读中——深度阅读

读中活动是绘本教学最重要的环节,相当于写作文时的“猪肚”,一定要充实有料。在读中环节,戈向红老师一共设置了8个环节。

1.整体感知:观看绘本视频,感知主要内容。

2.抓住矛盾:提问学生绘本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趣味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理解。

4.开放式提问:问题难度逐渐增加,慢慢靠近主题。

5.求证问题:引导学生在绘本中寻找答案。

6.角色代入:让学生“演”绘本,加入表情动作,增加趣味性。

7.梳理细节:小组合作,运用表格梳理绘本情节。

8.解决矛盾:解决一开始提出的疑问。

步骤虽多,却紧密联系,形成一个闭环。

从一开始抛出疑问,到最后解决疑问,不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而是和学生一起阅读,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学生自己主动阅读,才能从阅读中收获新知。

那在阅读环节中遇到的新词怎么办呢?绘本图文并茂,一些单词通过图片就能猜测出来。学生通过图片猜测大意,教师再通过自然拼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单词教学,避免了填鸭式的灌输。如新词nut,戈老师就是通过旧词but来解决学生的发音关卡。

在此环节,我发现戈老师真的很懂孩子,所有活动都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置的。比如导入时运用儿歌,比如教学新单词时中使用chant,比如带着学生一起扮演绘本角色……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十分自然。学生喜欢,自然上的有成效。

读后——进行反思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对绘本情节已经完全了解了,但还差一步——升华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绘本背后的道理,这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在这一步时,戈老师设计了5个活动。

  1. 对比绘本人物性格特点
  2. 理清故事情节
  3. 集体扮演绘本故事
  4. 点明绘本道理
  5. 布置课后作业

在读后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绘本,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戈老师先是对绘本中出现的人物进行了人物对比,让学生感知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也是在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在理清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之后,戈老师运用鱼骨图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同时帮助学生复述绘本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阅读到这一步,绘本内容差不多都消化了,戈老师也适时点拨学生绘本背后的道理:眼见为实。其实,关于绘本道理,戈老师在读前和读中环节就提到过好几次了,也因为反复出现,学生对于道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03.教学活动如何环环相扣?

听完以上一个案例,我不得不佩服戈老师深厚的教学设计能力,所有活动环环相扣,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在最后的总结中,戈老师也提出了关于设计教学活动时的三个建议。

首先,教学活动要有清晰的逻辑层次。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前后相关、层层推进的,只要这样子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阅读兴趣。在这里,戈向红老师介绍了两个工具,故事地图(story map)和故事山(story mountain),帮助老师们分析绘本。

其次,学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待绘本的理解都不一样,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回答,这样才不会抹杀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与问题之间也应层层递进,逐渐靠近主题,以小问题带动大问题。

最后,根据绘本结构找到合适的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主要还是以活动为主,学生也是在游戏中感受知识。但在绘本教学中,到底应该选用什么活动呢,还会要看绘本的结构。

04.我的收获

绘本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我读小学时,英语课形同虚设,更别说有绘本资源。

真正接触绘本还是在大学,那时给一个四年级小姑娘做家教,孩子家境好,父母注重孩子的英语教育,除了学校的英语课,还有外教课和家教。孩子有一整套英文绘本,印象中好像是剑桥出版社出版的。孩子的父母让我带着孩子一起读。我看着花花绿绿的封面,一方面羡慕孩子的资源,一方面也头疼该怎么教。

我不是师范生,不知道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去给孩子设计课程。我能想到最简单也是最无聊的方式,就是带着孩子一起朗读绘本,结果孩子没两天就厌烦了,再也不想碰绘本了。后来,稍微改进了一下方法,和孩子分角色朗读,提前设置问题,效果又比干巴巴地读书要好些。所以,我对绘本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孩子的课外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孩子扩大英语知识面。

直到听了讲座我才知道,原来绘本不仅仅是孩子的课外读物,还可以搬进课堂成为教材,绘本教学也是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讲绘本课的老师不仅仅是老师,更是演员和导演,时而扮成绘本人物,时而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而孩子们呢,也被老师精彩的“表演”给带入到绘本当中去了。

原来,绘本课可以上的这么有趣!

通过讲座,也初步了解了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但真正要掌握绘本整个绘本教学的原理,我想还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一些活动的设计,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当时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还是以学生为主,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而关于如何把握课程活动的逻辑性,这方面还可以加深学习,既可以通过咨询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