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1)

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武力宏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道义编审题为“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的文章分两大部分探讨了如何学习和教授英语词汇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与词汇学习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重点介绍常用词、语义关系等内容。文章最后强调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的责任 意识和教 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词汇;常用词;语义关系

引言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刊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道义编审题为“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的文章。文章分两大部分探讨了如何学习和教授英语词汇的问题。从两部分所占篇幅来看,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学英语单词上。作者首先从英语单词 的认知过程人手 ,指出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是通过音形、标 记、翻译、释义、分类、联想、领会、运用等方法,“构建一套新的词汇网络系统,即一套新的词汇思维系统”。文章进而讨论了需要学习和掌握英语单词数量的问题,并回顾了我国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针对如何记忆英语单词,文章从认知层面和元认知层面对单词记忆方法进行了归纳、列举。在此基础上,作者回答了如何学好英语词汇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较强的动机,还要讲究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师如何教英语词汇”的第二部分,作者首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指导、帮助、促进”,然后,提出了 10 条教英语词汇的原则和方法。作者对英语词汇学习过程的认识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阐述,切中要害又与时俱进,使笔者受益匪浅。撰写此文,旨在进行一些必要补充。

一、 词汇的概念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文版)》的解释,词汇是“一组词素,包括单个词、复合词和习语”(a set of lexemes,including single words,compound words and idioms;2003:580)。也有人认为词汇应包括多词词组(multiword unit)和词族(word family)(Nation,2004:131),前者如“heavy rain”、 “take medicine”、 “There’s no answer”等;后者如“agree”及其同一词族的其他词,包括“agreed,agrees,agreeing,agreement,agreements,disagree,disagreeable,disagreed,disagrees,disagreeing,disagreement,disagreements”。从所举例子来看,多词词组类似于语言教学或语言实践中常说的固定搭配,词族则是一个词及其所有的派生形式和屈折形式的总和。

以上关于词汇的定义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词汇,不要局限于只学习某一个词的音、形、义,如果还能学习和掌握与该词相关的搭配、词形变化及构词方法,就能够运用构词知识巩固和扩大词汇量,提高学习效率。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2)

二、如何理解“学会使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都规定了各级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词汇量,如七、八级目标要求分别表述为“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 300~4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和“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那么,如何界定“学会使用”?我们知道,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是依据他或她对一种语言的单词、词组及习语的熟悉程度而定的。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所接触的英语词汇由于其出现频率不同,有以下几种:

  • 从来没有听过、见过的;
  • 听过或见过但不知道意思的;
  • 能依据上下文或声调辨认或 听出来的;
  • 会用但不能很清楚地给予定义或解释的;
  • 用得非常流畅、既会恰当正确使用也能解释清楚的。

能够进入一个人词汇量的词、词组及习语只有 以上五种当中的后两种,也即我们常说的能够认知并使用的词、词组和习语等。对于这两类词汇的掌握,正如“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一文中所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受过 良好教育后一般掌握20,000词,五岁儿童会用5,000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想自如运用英语,需要掌握5,000词左右,最好能掌握10,000词。学习这些词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先学最常用的,再学最不常用的”(Nation,2004:137)。

两个《课标》规定的最大词汇量是4,500,但这4,500词的使用频率是不一样的,有常用的,也有不常用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时,需要分清主次。最常用的一定要下功夫、花大力气、想办法熟练掌握;对于不太常用的词,分步骤学习掌握:第一次接触认识即可,第二次接触能根据上下文知道大概意思,第三次接触能基本会用,第四次接触就能正确、恰当使用,且能把意思解释清楚。总而言之,学习英语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在任何一个词、词组或固定搭配上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相等的,必然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3)

三、常用词、次常用词和学术词汇

常用词,英文为“general service words”。1953年语言教学家Michael West出版了名为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英语常用词表》)的小册子,书中收录了2,000个左右的词。这些英文单词均取自书面语语料库,基本为英语最常用词。这个词表的重要性在于,如果一个人掌握了词表中的词及其相应词族 中所有的词,他就能理解90—95%的口语和80—85%书面语语篇(维基百科 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Service_List)。打开http://jbauman.com/gs1.html网页,就会看到这2,000个左右、按照使用频率排列的常用词词目(headword)。Nation(2004 )认为,无论在听、说、读、写中,还是在正式语 境或非正式语境中,每个英语学习者最常用到的词是前1000个左右高频词词族(word families of English)。这1000个词族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覆盖了学术语篇和报纸用词的75%左右、小说用词的80%以上及日常交流用词的85%左右。次常用词指的是《英语常用词表》中后1000个左右的词。

对于英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如何分类,还有其他观点。Chades K.Ogden于1930 年出版了名为Basic English:A General Introduction with Rules and Grammar(《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导论》)一书,书中包含了一个基础英语词汇表(Basic English Word List)。《袖珍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25,000个词,其中90%的概念是用这850个词来解释的。Ogden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2000词的话,他就达到了标准英语的水平。于是,他将原有的850词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国际英语词汇(Internationa1)、复合词(compound)和达到2000词水平所需的更多词汇(Next Step to the 2000 Word Leve1)。登录http://ogden.basic-english.org/word2000.html网站,按字母顺序排列的2000个左右的词即详细地映入我们的眼帘。

常用词、次常用词可以用来帮助人们进行日常的交流。要接受高中或大学教育,只掌握2000左右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量的学术词汇(academic vocabulary/words)。由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院Averil Coxhead编制的学术英语词汇表(The Academic Word List—AWL),包含了570个核心学术词(core academic words),并按使用频率分成10组,每组60词左右,第一组为最常用词,第十组为最不常用词。具体词汇及分组情况可登录http://simple.wiktionary.org/wiki/Wiktionary:academic_Word_list网站查看。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4)

四、词义关系

“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一文引用 Thornbury“Words belong to each other”的观点,说明“教英语词汇主要是教词块,不只是教单个的词”。笔者极赞同这个观点,并认为可作为词汇教学的原则之一指导教学实践。不仅如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还应当重视词和词彼此相依的其它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词和词的关系分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词块”侧重的是词的组合关系,即词和词之间的横向联系。聚合关系则指词和词之间的替换关系,即纵向联系。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除了重视词块的教学,包括固定搭配、各种短语、句式、交际用语、话语标示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归类和举一反三。通过替换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意思不同的词之间在用法上的联系。以下例句方框里的词都是一种聚合关系,在用法上具有相同之处,可以替换: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5)

词与词之间不仅有组合、聚合这样句法关系(syntactic relation),还有语义关系(sense relation),包括同义、反义、上下义、一词多义、同音/同形异义等五种关系,因此也就有了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多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不论是学生学,还是教师教,词和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是英语词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1.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是同义词(Richards & Schmidt,2003:533),这一点为众人熟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完全同义的词几乎没有。所说的同义词都因为语境的不同,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胡壮麟,2001:163)。戴炜栋(2002:73—74)把同义词分成了五类:

① 言同义词(dialectal synonyms),如:autumn/fall;lift/elevator;luggage/baggage等。每一对中的前者是英国英语,后者为美国英语。

② 体同义词(stylistic synonyms),如:dad/father;begin/commence;die/pass away等。每一对中的前者通常用于一般语体,属于中性词;后者常用于正式文体。

③ 情感态度差异性同义词(synonyms differing in their emotive or evaluative meanings),如:hide/conceal;statesman/politician;overweight/fat等。第一组中的“hide”是中性词,没什么目的性;而“conceal”则是刻意而为之。第二组和第三组中的第一个词都是中性词,无褒贬之分;而第二个词则都含有贬义。

④ 搭配性同义词(collocational synonyms),如:have/take a rest;make/do an experiment;The days are getting/becoming longer.等。这些例子中划线部分的两个词只有在一定的搭配关系中才能视为同义词。

⑤ 语义差异性同义词(semantically different synonyms),如“stare”和 “gaze”,这两个词都表示“look at sb. or sth.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moving the eyes”,但两者在原因或方式上有细微差别。前者是 “because one is surprised, angry, or bored”,后者则有“giving it all one’s attention”的含义。

了解同义词的分类及同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到、读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性练习中,常常会碰到诸如“What is the author’s/speaker’s attitude towards…?”、“Where does the writer/speaker most probably come from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之类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用词方面的特点,解决上述类似问题。

2.反义词

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是同义词,意义相反则为反义词。和同义词一样,反义词也细分为不同的类型。语言学界广泛认同的反义词有三类:

① 分等级的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s),如:old/young,hot/cold,always/never等。这类反义词的特点是可以在两个词的中间插入表示中间状态的一些词,如:

Old—middle—aged—mature—young,

hot—warm—cool—cold,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seldom—never

② 互补性反义词(complementary antonyms),如:on/off, dead/alive,legal/illegal等。与第一类反义词不同的是,构成互补性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 ,一个词的否定意味着另一个词的肯定,反过来也如此。比如:The light is not on. = The light is off.;dead = not alive;not legal = illegal等等。

在学习和教授英语词汇时区分可分等级的反义词和互补性反义词,其意义在于增强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出错。当我们去比萨店,点餐时,除了知道有small-sized pizza和large-sized pizza外,还有medium-sized pizza。当听到对一个人相貌的描述是not ugly时,我们不至于得出这个人肯定就beautiful的结论,因为介于二者之间还有ordinary-looking。当听到或读到“I am not always late.”这句话时,也不会把它理解成“I am never late.”,理由是not always ≠ never。

③ 关系反义词(relational opposites),如buy/sell,interviewer/viewer/interviewee,doctor/patient,parent/child等等。关系反义词可以作为一种手段,用来进行听力理解中关于说话人身份的判断,回答诸如“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neakers?”之类的问题。

3.上下义词(hyponyms)

上下义关系是指一个具有概括性和包含性意义的词和一个意义具体的词之间的关系(戴炜栋,2003:76),如:flower/rose, scientist/chemist, look/stare, France/Paris,medium/newspaper等。这些构成上下义关系的每一组词中,前者的意思中都包含了后者。或者说,后者的意思是前者意义中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不像同义词或反义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基本是成对的、一对一的,上下义词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上位(义)词可以同时有几个下位(义)词。如: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6)

了解和掌握词的上下义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下面一组句子中,从意思最具体的第一句到最概括的最后一句以及其问各句之间的联系,就是依据同的上下义关系建立起来的:

The thief stole my purse from my handbag.

The thief took my purse from my handbag.

The thief took something from my handbag.

The thief took something from me.

Someone took something from me.

Someone took something from someone else.

4.一词多义词(polysemic words)和同形异义词(homographs)

在英语中,一个词有不只一个意思,它属于多义词还是同形异义词? 语言学理论依据词的来源,即词源学,是可以分清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的(戴炜栋,2003:75)。但是,对于不具备词源学知识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没有必要非要搞清楚到底是多义词还是同形异义词。学生和教师要做的是:意识到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重要性,学和教的过程中切忌只记住或知道一个意思而不及其余;由于词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学、教英语词汇须做到“在语境中呈现新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刘道义,2009:l8)。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词出现在了他们不曾见过的语境中,即熟词具有了新的意义的时候,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词义发生的变化,还是照着自己熟悉的意思去理解而出现理解上的偏误。这时,教师须引导学生注意语境的变化,使之在语境中认识和掌握多义词更多的意思。

比如,“heavy”是一个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学过的词,“重的”、“沉重的”是学生接触这个词所掌握的最基本的意思。但是,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学习面的扩大,他们日常学习或使用中会接触到诸如“heavy rain/snow”、“heavy smoker/drinker”、“heavy sleeper”、“heavy traffic”、“a heavy cold”、“heavy fine (巨额罚款)”、“a heavy meal”、“a heavy heart”等搭配。“heavy”的词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意思却随着搭配的不同变化极大。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7)

五、强化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一文中明确指出,“词汇是靠学生自己学会的”。这一观点和国外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Nation(2004:141)认为,“词汇学习是一项艰巨、持久的任务。虽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但终究是学生自己必须要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然而,“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听之任之。教师需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和积极的指导来强化学生的词汇学习(Nation,2004:150)。”

不仅如此,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并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起“学习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并在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一文已经说得很具体,本文不再赘述。

结束语

在英语作为外语、被当成一门课程的学习环境中,英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付出时间和精力、不讲究方法是无法很好地掌握《课标》所规定的词汇量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同时,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使之提高学习和识记效率。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8)

参考文献

[1] Nation,I.S.P.Vocabulary. Nunnan,David (Ed.),体验英语教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Richards,J.C.& Schmidt,R.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 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刘道义.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 (3):15—18.

[6] 维基百科 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Service_List.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

新人教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再议)(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