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

从呱呱坠地,人类就开始了学习。我们第一眼认识了父母,感受到他们温暖的怀抱。我们学习吃奶、与父母交流,然后开始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及至慢慢成长。可以说,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放弃了学习,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生活,结果导致其知识体系逐渐落后,能力停止增长。

通过实践来认识自己和世界,这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但是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经历一遍,这就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由此,学习具有了必要性。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1)

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机器开始取代人类的繁重的体力劳动,由此,出现了失业、犯罪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看似是机器抢走了人类的工作,实际上却是机器把人们从繁重的、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于复杂的和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这就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故此,学习应当是终身制的。

因为知识的载体是文字,所以,阅读书籍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方式。

读书的性价比是极高的。人们用微小的经济代价,几十元或几百元,就可以向一位大师请益,聆听他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与其进行思想的沟通,这是一件何其幸运的事情啊!这样的事情,人们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一个是因为很多大师们已经逝去,人们不可能再见到;另一个即便他们尚在世间,人们也很难与他们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其他方式所无法达到的,例如,电影、电视、访谈等。故此,读书是一件极好的学习方式。

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书籍的数量太多太多,汗牛充栋不足以形容。这就使得人们即便是穷毕生之力也难窥其全貌。因此,人们需要进行有选择的阅读。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2)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所以,每个人的阅读方向也应有所不同。

如何选择读书的方向呢?需要自我反思:“我在哪里有疑问?”或者是“我对什么感兴趣?”疑问和兴趣就是最好的读书方向。因此,负责任的学者往往不会直接推荐具体的书目给别人,而是先让询问者清楚自己的疑问和爱好以后,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例如,对文学有兴趣的人,可以阅读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战争与和平》等;对思想有兴趣的人,可以阅读《四书五经》、《道德经》、《第一哲学沉思录》、《人类理解论》、《三大批判》等;对经济感兴趣可以阅读《国富论》、《资本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哲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问题的学问。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学科的学者,在具有了极高的造诣之后,常常会涉及到哲学问题。所以,每个人都应当阅读几本哲学经典。

选定了读书的方向之后,我们需要选择好书。什么是好书呢?简单地说,就是经典书籍。现代的中国人常把经典等同于文学名著。例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等。这种对经典的定义是非常狭隘的。实际上,这些著作只是文学经典,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学、教育、历史、艺术以及哲学等学科都有其经典。例如,政治类的有《政府论》、《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等;经济类的有《国富论》、《资本论》、《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等;军事类的有《孙子兵法》、《战争论》等,科学类的有《天工开物》、《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物种起源》等,哲学类的有《四书五经》、《道德经》、《第一哲学批判》、《人类理解轮》、《三大批判》,等等。这些都是经典书籍。只有对经典书籍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选择真正的好书。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3)

明白了什么是好书,我们就可以进行选择了。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人可以通过咨询网络或者他人来选择好书。这时,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人选书。书籍是由人写出来的,一个伟大的人的思想就能代表一本经典的书籍。

我在读书时,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人类对一个人的评价,在经过时间的冲刷后,才会变得公正。也就是说,往往在一、二百年以后,人类才能破除对一个人的偏见,从而对其功过给予正确的和公正的评价。所以,我在选书时,常以一个时间为跨度,寻找其中对某一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人,然后阅读他的著作。例如,以500年为一个时间跨度,即从现代回溯到明朝。这段时间内,中华文化中能做到开宗立派的只有一个人:王阳明。所以,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传习录》就属于必看的经典。然后,再往前回溯500年,即往前回溯1000年,这一时期内,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宋代朱熹,他的主要著作《四书集注》就属于必看的经典。继续下去,就到了诸子百家,……。如此,就可以找出真正的经典书籍。

了解中华文化,这些先贤的书籍是必须了解的。否则,很难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必看的经典与阅读其他书籍并不冲突。例如,,需要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史,《毛泽东选集》是不能缺少的;需要了解改革开放,《邓小平文选》也有其阅读的必要性。

选择书籍之后,阅读就可以开始了。这时,需要正确的读书方法。传统观念认为:读书需要“明其句读”。即认为需要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才算是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有二:一、一本书中常会反映作者的很多观念,有些观点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一定要“明其句读”,往往会使读者们无所适从。例如,《论语.泰伯篇》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世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断句,从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解释。这种争议至今存在,无法进行判断。二、通过书籍,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但很多细节我们无法判断其真假。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历史学里。例如,通过史书,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历代王朝发展的大体脉络,但其中发生的很多细节,我们无从判断其真假。所以,过于重视细节,反而会对人们产生误导。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除非是孔子复生,不然,人们根本无法判断其原意究竟是什么?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4)

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魏略》里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我在三十岁以前一直不解其意。读书不明其句读,理解得够深吗?把书草草地读一遍,不拘泥于细节,虽然可以涉猎广阔,但能够真正地精通一门吗?等到真正开始读书之后,才发现:读书首要是明白其主体思想。一本书不管有多少个观点,往往只会有一个主体思想。所有的观点都是围绕着这个主体思想展开的。所以,明白一本书的主体思想是最关键的。而明白其主体思想,则必然要在读书时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不能草草了之。可以说,当人们读完一本书后,没有清楚它的主体思想,说明人们还没有理解它。反之,若执着于细枝末节,就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结果。例如,从《论语》的主旨来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符合孔子一贯的思想。但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能说得通。如果后一种断句才是孔子的本意,那么,正如《论语.子张篇》里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说明孔子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仍然无损于孔子的伟大。所以,读书关键要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只有真正地明白书籍的主体思想,才算是真正地阅读过这本书。

当然,如果在理解了一本书的主体思想之后,还需要了解书中的更多的详细内容,这时候,就应当去琢磨其细节,即“明其句读”。例如,训诂学需要译解古代的词义,分析古书的语法、修辞等问题,这就需要明其句读。再如数学,需要练习一些习题,这是理解数学内涵的必不可少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应当在理解其主体思想之后再去“明其句读”,这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如果顺序相反,人们将很难真正地了解这本书,对它的理解也往往会流于表面,很难深入。

读书时需要阅读原文,尤其是在读第一遍的时候,不要阅读文章的注释(作者本人的注释除外)。西方谚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每个人看到的体会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书籍的原文反映的是作者本人的思想,只有阅读原文,才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如果阅读他人的注释,就是与作注释的人进行思想交流,相当于咀嚼别人的剩饭,这就违反了我们的初衷,是读书的大忌。例如,唐诗、宋词等古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学习时,不但要求学习诗词,还要求学习它们的意译和主题思想。意译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诗词等古文,这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诗词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本人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语文教育,要求学生们学习主题思想的做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当然,不看注释,常会为人们的阅读带来困难,这是正常现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5)

也许有人说:“碰到生僻字怎么办,也不要查询它的注释吗?”

回答:在读书时,碰到生僻字肯定是需要查询的,但也只限于查询字词,不能再多了。并且,人们也不是绝对不看注释,而是说当人们阅读完第一遍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再去看别人的注释。比较下双方或多方的观点的异同,这时的注释才会显现出它的真正的作用。

读书需读全文,最好不要阅读精选类、选读类的版本。这类版本,容易造成断章取义。例如,当代的很多人认为,以德报怨是儒家的主张。其实不是。《论语.宪问》里的全文如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礼记.曲礼》里也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因此,汉朝才有了“大复仇”的思想,才能“封狼居胥”,一朝雪耻。

总之,读书的方法有多种,每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这不能违反我所说的读书的原则,不然,必将事倍而功半。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地思考。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成人们自己的知识。否则,将会如孟子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书籍的全部观点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就需要人们能够独立地思考,取其长而去其短。这才是真正的读书。青少年往往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一个成年人如果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说,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失败的。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人们所说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是指人们利用短暂且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的、少量的阅读。普遍的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导致人们缺少思考,思想变得浅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知道,感性是人们来认识物体的基础,而感性认识本身即是由一个个的片段组成的。例如,人们看到山,认识了山;看到了树,认识了树,等等。所以,碎片化的认识本来就是人类认识物体的基础方法。并且,即使是人们认为的长期的系统化的学习,除了一些消遣类的小说、漫画之外,真正地好书是很难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阅读完毕的。这就是说,即便是长期的、系统的学习也是由一个个短期的零散化的学习组成的。例如,今天学一课,明天学一课。因此,“碎片化阅读”不是人们缺少思考,思想变得浅薄的真正原因。把“碎片化阅读”认为是人们缺少思考,思想浅薄的原因实际上是掩盖了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两大问题:一、人们很少思考,或者是即便思考了,也不知道正确思考的方法。其次,人们阅读的信息真正有益的很少,大多是无效的,甚至有些信息是错误的。简单地说,人们阅读的信息大多数是垃圾信息。人们很少思考,不会思考,再加上阅读的大多数都是垃圾信息,这种情况下,期望人们学会思考,思想变得深刻,岂不是背道而驰吗?

四十读书(四十五论读书)(6)

社会上一直对读书存在着误解。例如,“读书无用论。”即便是认为读书有用,也大都存在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的想法。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读书属于精神活动,具有精神活动的特征。我们知道,精神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也就是说,它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权势和财富。但是,精神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间接地改变世界。所以,读书要求“知行合一”,要能学以致用。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显现其巨大的作用。否则,读书是无效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