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哪部剧最好看(有些话我真的憋不住了)
《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大江大河》……
细盘,派爷发现了规律——
这些剧,都由正午阳光出品。
简单说原因,有质感,故事和人物耐咂摸。
而今晚,有部剧刚刚收官。
派爷蹲完直播,忍不住第二次梳理它——
《清平乐》(2020)
巧了,又是正午阳光。
但这回,派爷想先从争议说起。
临近大结局时,《清平乐》的情节引起了一些波澜。
派爷简单概括一下——
赵祯将爱女徽柔许配给了李玮,婆婆杨氏为了让他们早日圆房,竟用了下药的手段。
徽柔被欺负,夜扣宫门,赵祯和曹皇后自然非常疼惜,却还是会替驸马一方说一些道理。
初看这里时,派爷忍不住要替徽柔叫屈。
赵祯,说好的“让女儿做大宋最快乐的姑娘”呢?
不过后来,派爷想得更多的是,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王,为何不能为女儿做主?
这要从一场戏说起。
在广阔而寂寥的宫殿里,赵祯在拨弄着一个小虫。
虫子只能在小小的区域里爬行。
接着,赵祯对曹皇后说了一段话。
是倾诉,其实更多是说给自己听。
它想爬出去
觉得只要爬过这一层高高的障碍
就能自己做主了
傻
什么意思?
他是以虫行比喻人生。
即便是官家,他也有很多忌惮。
上惧天变, 下畏人言。
当然,他还要受很多传统观念的束缚,诸如“家国天下”。
所以,驸马面圣,言语之间甚至有了暗讽。
还是让梁先生为她挑吧
赵祯,一国之主,被冒犯了,会龙颜大怒?
不,他只是低头,蹙眉,叹息。
他怕驸马?
当然不。
赵祯怕的,是当时的“家”观念。
这些观念如同一重重高耸的障碍。
此刻,他就像曾经手里的那只小虫,困顿,难以挣脱。
赵祯与曹皇后的种种举止,恰恰证明了,他们是被困于时代的人。
当然,有些观众批评这种情节思想落后。
派爷觉得这也没问题。
毕竟,时代已经进步了,观念也已更迭了。
不过,派爷却警惕一种声音。
因为一些受时代观念所限的情节,就下这样的断语,过于草率了。
在派爷看来,《清平乐》整体上依然是近年来质感很好的精品剧。
原因三点:格局、群像、匠心。
派爷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清平乐》不好拍。
难在哪?
它要从宋仁宗的角度,去描绘一个时代。
这“天下格局”,《清平乐》从赵祯的个人成长着手。
赵祯掌权之路就非常波折。
一直到青年,他时时处处受到刘太后的压制。
朝堂上的事,必须要等她一锤定音。
随着年岁和见识的增长,赵祯渐渐想拥有决断之权。
这种心气,一个重复的细节就能看出——
出帘。
不止如此,统领全局的气概和仁心,他也有了。
比如,那时大旱。
为了黎民百姓,一方面,他诚心求雨;另一方面,又激励众臣勤政爱民,以感上苍。
此外,平衡之道,他也能兼顾着。
刘太后病危,赵祯会多方照看,也以妥协之法同意了她穿衮服祭祖的心愿。
随后,赵祯又平定了刘太后加害其生母的谣言,即时令民心归正。
帝王之相与经世之才既已显露,赵祯自然逐渐得到了臣民的拥戴。
正所谓“执国如执秤”。
赵祯能有如此之才能,全依赖一点,求仁得仁。
而这种胸怀,也是习得的。
曾经,他少年意气,不堪忍耐。
是因王相的点拨,赵祯才有了“以万民之苦自苦”的气度。
但。
君王居于四方城之内,要想摸透时局和世事,则必须仰赖贤臣的进言。
而赵祯能创造“仁宗盛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虚心纳谏。
能到什么程度?
派爷举一个例子。
范仲淹在朝堂之上进献《百官升迁次序图》,当着众臣的面,直接弹劾宰相吕夷简结党之事。
而当时,范仲淹只是开封知府,有此举动,在百官看来有越职之嫌。
但他寸步不让。
虽然范仲淹性情过于刚直,进谏过于猛烈。
但赵祯还是乐于听到这样的声音。
后来,范仲淹被吕相一派打压,众人都以为是官职弱而声势低。
赵祯却有不同看法。
没有严惩,就是鼓励。
赵祯希望范仲淹的行为,可以燃起天下世人心中的血气。
到了这里,自然就要说到《清平乐》的群像塑造。
赵祯识人,不拘一格。
比如欧阳修,他平日里举止洒脱豪迈,但因才华出众,就受到赵祯的赏识和重用。
比如晏殊。
他识大体。
当他得知自己会让赵祯与刘太后之间产生嫌隙时,他故意在进朝堂之前,当众打了下人。
他以此举自求贬谪,退居朝堂之外,维护朝局安定。
另一方面,他又有诗人的洒脱和达观。
雨中漫步吟诗,倜傥风流。
再比如韩琦。
他会深入到市井中之去,探访人间百态,再向官家进谏。
可以这么说,韩琦就是赵祯看向世界的另外一双眼睛。
在《清平乐》中,派爷看到了赵祯不凡的成长之路,贤臣的文人风骨。
以及,一副北宋悠长繁盛的政治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后宫的故事与人物,同样精彩。
比如苗贤妃,端庄温和。
她与赵祯青梅竹马,是最懂他的人,总能在他最孤单的时候,送去温柔和抚慰。
比如张贵妃,为爱而痴而狂。
她一生挚爱官家,想获得他的全部身心,却落得个“情深不寿”的命运。
舞蹈曾是她的阵地,最终似乎也成了她的墓冢。
曾经最让人意难平的,还是曹皇后。
她与赵祯,“ 一生知己,半生疏离 ”。
这曹皇后,智慧,果敢,从容。
何以至此呢?
就拿宫变那场戏来说。
有贼人将要威胁赵祯的生命,她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擒贼、灭火、护主,样样安排妥当。
曹皇后的行为,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可她与赵祯,坏就坏在这完美上。
当曹皇后查明,贼人祸患后宫,或因与她的宫女有牵连,她坚持将其正法,以肃宫纪。
就连赵祯本人劝诫,她也不听。
曹皇后一向是规矩大过天。
即便赵祯有意为她摘去铁面与冷漠的印象,她也坚决不从。
而当赵祯说了甜言蜜语,想试探曹皇后的心意时,她却又不识趣,只论江山社稷。
一场戏,讲透了两人疏离半生的根源——
赵祯想要曹皇后的温存。
而曹皇后性子执拗,所思所想全从大局考虑,少露柔情。
但细想,曹皇后真不愿与赵祯同死吗?
不。
为了心上人赵祯,她当然可以献出整条生命。
但她,首先是臣,必须保得官家安宁。
派爷觉得。
《清平乐》耐看,就在于故事丰富,人物众多。
而那些言语举止,都在塑造人物,值得细品。
可供细细品味的,不止是这些。
还有正午阳光在细节处的匠心打磨。
有体现文化雅趣的。
比如上面宫变时,赵祯提议与曹皇后斗茶。
斗茶,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雅玩”。
比试内容,一是汤色,以纯白为上佳;二是汤花,茶盏水痕出现晚的,胜出。
而斗茶,最终比的是心境。
再比如,赵祯与曹皇后共写书法。
也有体现时代风华的。
上一篇文章里,派爷说过场景与官服。
在追剧时,派爷又捕捉到更加精美的细节——
造型。
《清平乐》的造型,追求真实。
比如妆容,会经过严谨的计算,根据不同年龄慢慢打磨。
再比如发冠,每个人物的发冠各不相同。
这是刘太后的,翠色凤凰点缀珍珠。
这是赵祯的朝天冠。
更加繁复精致的,是曹皇后的凤冠,历时好几个月才得以完成。
凤冠俗称“仙人冠”。
细看就能明白名字由来,这种发冠上,有用珍珠等饰品组成的“仙人”造型。
看剧,首先看故事。
这些细节,不注意很可能就会忽略。
但派爷觉得,这些不时出现的古代玩乐方式,以及无比考究的制作细节,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是它们,共同撑起了大宋风华。
派爷之所以重聊《清平乐》,因为它的故事、格局、人物、时代氛围,值得一再品味。
再有就是。
派爷很想重申一点,不要因为情节上的瑕疵,而抹灭了一部剧的价值;更不必因为一部剧的口碑滑落,而抹灭一个良心厂牌的心血。
《清平乐》被吐槽,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女性的态度。
但别忘了,正午阳光塑造了多少独立飒爽的女性形象。
还是先说《清平乐》。
一场冲突。
司马光劝谏,建议取消女子相扑,因为她们会坦胸露乳。
徽柔据理力争。
从某种程度上说,徽柔的思想超脱了时代的局限。
而这样的女性角色,在正午阳光的剧里,并不少见。
再比如《知否》里的明兰,推崇女子读书有用论。
更别说,《琅琊榜》里清雅明慧的静妃;《伪装者》里霸气坚毅的明镜;《外科风云》里专业谨慎的陆晨曦。
对很多观众来说,当然包括派爷,正午阳光就是国产剧品质的保证。
先看题材。
近年来,正午阳光一直在尝试,在突破。
《琅琊榜》是古装权谋;《伪装者》是谍战戏;《他来了请闭眼》是刑侦剧;《外科风云》是医疗剧;《精绝古城》是冒险题材;《大江大河》、《都挺好》、《我是余欢水》,再度拓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再看社会议题。
《都挺好》在探讨国产剧里稀缺的原生家庭问题;《我是余欢水》在讨论中年危机和人如何面对人生绝境。
《大江大河》更加宏大,它分别以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串起求学者、农民、个体户的成长轨迹,以此折射出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时代变革。
在派爷看来。
剧有问题,可以批评,但没必要唱衰。
派爷绝不倡导抹杀行为,也更不忍心。
尤其是对于屡出精品的正午阳光来说。
相反,派爷非常欣赏它敢为人先的魄力,与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
派爷依然期待正午阳光。
也希望,它们能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更加精良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