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

上一篇中,媛媛妈给同学们介绍了《桃夭》,今天这篇《关雎》同样出自《国风·周南》。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1)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孔子对它的评价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关雎》的前四句很多人都能张口背出,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念错一个音,你知道是什么吗?

先来看下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2)

现在来揭晓刚才的那个问题。在《关雎》中,最常被人引用的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了。但是,很多人都把好hǎo(三声)读成了hào(四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很多人把“逑”和“求”闹混了。“逑”是名词,配偶的意思。而“求”是动词,追求的意思。所以这里好应该是形容词,好的,极佳的意思。“好逑”就是佳偶的意思,而不是“喜欢追求”的意思。

下面,媛媛妈把《关雎》里其他一些用词的意思和读音全部注释给大家,方便大家理解。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3)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4)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5)

朗诵一下诗经中的关雎(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6)

知识点总结:

1.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2.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3.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5.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6. 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往期推荐:

和媛媛妈一起学《诗经》:《桃夭》带你看古人的十里桃花

------我是华丽的分隔线-------

关注希望星精品托管辅导班(添加xiwangSTAR),媛媛妈将为同学们分享更多有关语文、数学、常识、科学小知识等精彩内容,欢迎孩子们与我互动,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