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
纪实小说
前言
有不少年轻人提出过一个很荒谬的问题?
既然分田单干,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为什么当年还要搞互助组.合作化、集体化,还要搞人民公社
我知道,这是一些受“伤痕文学”和“伤痕言论”误导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不了解新中国,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真实国情,受到某些“教授、专家”的误导,而造成的误解。
初级社时期,社员当家作主,什么事情都研究决定。图片来的网络老照片。
这些人不知道解放初期,新中国是怎样一种状态。那时期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贫困潦倒。
如果他们不组织起来,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这种形式,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虽然政治上得到了解放,生活上却依然难于翻身。
地主分子只是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经济生活是与普通社员一样的。有文化的受尊重。
我村有一个地主份子,在1980年摘掉“帽子”后,在我的请求下,和我谈了他对“分田单干”的真实看法。
以他的真实经历,说明了“农民搞单干”不如搞“合作”好。
王三(化名)在全国解放那一年(1949),是县城的中学语文教师,直到1952年,他还在县中教书。
他说,52年以前,他和父亲属国家干部编制,享受供给制,每个月二人有250斤大米。
合作社时期,男女平等,妇女也参加集体劳动,同工同酬。
他那年他24岁,属于成年人,又因他家有500多亩水田,他的父亲在51年资助“反共救国军”,还参于了土匪暴动,被政府公审镇压了。
受他父亲的牵连,按当时的政策,他的阶级成份,理所当然地属于“地主”的份子。
王三说,他的父亲是鬼迷心窍,本来已经被共产党政府录用,都当上了副区长(比乡长大,受县长领导的干部),还要干坏事,可把他一家人害苦了。
这个老头有点像王三的父亲,从网上下载的老照片。
因为王三的父亲参与土匪暴乱,王三失去了教书的工作,一家人回到老家当农民。
“土改复查”时,王三一家六口人,也补分了十三亩水田,还有一头牛。
田是他家门口的旱涝保收的好地,只是当时的互助组和合作社,都拒绝他们一家人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
他说,他家不能参加互助组的原因有两个:
一,全家没有人会干农活,互助组和合作社的成员不愿白白地养活他们。
二,受他父亲影响,他们一家属于“反动地主”成份。社会上影响很臭,翻身农民都很讨厌他家这样的人。
不能参加合作社的还有一些懒汉和斤斤计较的小肚鸡肠的人,这种人自以为劳动力多,耕牛农具齐全,怕别人捡他的便宜。
合作社的人,靠的是人多力量大,同心同德办大事,小型的水利工程,初级社就干好了。
据他说:当时的互助组,合作社都是凭自愿组成的民间组织。入社退社都全凭自愿。政府对单干户和合作社是一视同仁的。
政府只是把地主家的田地和山林拿出来分给了穷人,没有分他们家的财产。
王三家的粮食和金条银元都被他父亲用去资助“反共救国军”(兼任反共救国军副司令)等他们一家人回到老家时,他家的粮食和钱财都被他父亲花光了,他和翻身农民差不多,生活上也很贫困。
王三家当时也是这种穿衣打扮,他老婆把旗袍都改成小孩的衣服,不敢当小姐太太了。
他家只是比穷人住的房子好一点,衣服也只是比穷人穿得好一点。由于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都不收留他们,他们一家也只能单干。
由于他的一家从来就没有亲自干过农活,好水田在他的手里也长不出好庄稼。
虽然分来的水田都还可以,因为种田没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收成,往往弄得连公粮都交不上,更别说吃饱饭过上好生活。
在1957年以前,他们一家都是单干户,差不多每年都交不上公粮,每年都要政府救济。也是那个时期的最贫困的农民。
相比之下,互助组和合作社的水田,都不如他家的好,却能种出粮食来,产量还要比解放前要高很多。
互助组的农民,从互助组走到初级社、高级社,生活一年比一年好。靠的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合作社那些没有自流灌溉的旱地,可以用修筑水陂开水圳的办法,变旱地为水田,种上双季水稻,获得好收成。
合作社有人手割草皮(芦簊)做肥料,多养猪多积肥,变瘦田为肥田。
而王三家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年年依靠政府来救济。
他还告诉我,在那时候,单干的农户还有很多,有些是成份不好的,有些是自以为是怕吃亏,而不愿参加互助组的。还有一些是人缘不好不合群的。也有一些是因为“好吃懒做”被合作社赶出来的。
他说,那时期的单干户,别说是交公粮,大部分都是连饭都吃不饱的贫困户,都是依靠政府救济(每人每年360斤稻谷)渡日子。
他说,单干户种田种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人手少,往往会耽误农时,不能及时插好秧,也不能及时把水稻收割回来,顾头不顾尾,遇上旱灾,单干户根本无力抗旱,在农业生产上失误也太多。
合作社就不一样,大伙都抢活干,即使即使遭遇干旱的年成,他们人多,总有办法抗旱。
即使有人生病干不了活,他们的农活照样不误农时,没见过那个互助组、合作社的稻田不能及时插秧,不能及时收割。
别的不说,就说晒稻谷,遇上突然下大雨,合作社的稻谷会因为有人多,能及时收起来,不会造成损失。
单干户就不同了,碰上突然下雨,根本就没法及时把稻谷收起来,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
他说,合作社的农民,生活普遍高于单干户,有些合作社的农民,生活水平超过了解放前的地主富农的生活水平。
王三说,那时候农村流行一句口头禅,“懒汉,懒汉,政府照看”,讽刺的就是这些单干户。
我问王三:“我听说解放前的地主富农都很有钱,生活都过得很好”。
王三说,地主富农比穷人是过得好一些,实际上也受到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盘剥,杀猪总是挑肥猪杀,穷人身上也盘剥不到什么东西。
穷人没有钱,出不起壮丁款,难免被抓壮丁当炮灰。富人家有钱,可以破财消灾,花钱买别人去当壮丁。也因此常常被官家敲竹杠,也有很多地主富农被国民党政府,被国民党军队敲诈,弄得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
他还说,好在1958年,上级来了好政策。把单干户都吸收到人民公社组织来了。他们的一家也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王三本人,在1958年,也被政府安排工作,到公社办的中学担任初三的语文教师。
王三的家人被政府安排到我所在的小队,原因是他老家的乡亲们,不要他们参加他们的生产队,嫌他们一家人不会干农活,会捡他们的便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事人的家人都还健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用的是化名,请看官不要对号入座。
故事还没完,改天再讲,欢迎届时光临。
下一篇是王三一家搬到我们小队后,他们家发生的错综离奇的故事。
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