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番区票房当年排名第几(港影番位的大乱斗)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看待任何事情。
都要记住两个逻辑。
一个是辩证。
另一个是动态。
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
要综合判断。
也没有静止不动的世象。
此一时,彼一时。
也恰如电影圈两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番位与票房的走势。
番位跟很多因素有关。
比如资历。
比如拿四大天王来讲,刘德华率先在1982年以配角身份登陆大银幕,黎明在1985年开始跑龙套,张学友1986年开始以配角身份出演第一部电影,而郭富城在1989年才出演自己的第一部配角电影。
所以刘德华先生的拥趸经常会说一句话,遇到刘德华,其他三位天王只能演小弟。
这句话在九十年代前、中期都是实情。
《旺角卡门》中张学友给刘德华作配,《九一神雕侠侣》、《五亿探长雷洛传2之父子情仇》、《龙神太子》中郭富城给刘德华作配,《龙腾四海》中黎明虽是友情出演,但必然无法挑战刘德华的番位。
又比如整个九十年代,梁朝伟的番位一直居于刘德华之后。
当然换句话说,刘德华甚至周润发,在踏上大银幕之初,照样是以作配开局。
情况并不能绝对,但这是一个天然的逻辑。
而在资历之下,实力是隐藏的底牌。
实力是一个变量。
比如郭富城1998年主演《风云之雄霸天下》夺得年冠,又在零零年代连庄影帝之后,在番位上就突进到影坛顶部,再经过多年捶打,一零年代再夺两个年冠并破影史纪录,在商业和文艺两个层面皆有长足进步,单以番位而论,在成龙和周星驰不再列入对比的情况下,就只有周润发能稳压。
而张学友直到息影再度复出后的2004年,与刘德华合作《江湖》,仍然是二番待遇,甚至在2016年的《澳门风云3》中,在周润发领衔的群星戏里,番位同样居于刘德华之后,这当然与他在影坛的发力不够以及商业表现不突出有关。
黎明职业生涯后半程的走势则更是令人唏嘘。
梁朝伟在2000年戛纳影帝加身后,番位一跃而为香港影坛最顶级的演员,所以在《无间道》时番位隐然反超刘德华,至第三部更是地位稳固。
甚至直至最近的一部电影《金手指》,从通稿情况观察,仍然是梁朝伟领衔双雄阵容。
而另外一部双雄电影《风再起时》,无论各大网络平台,还是官方通稿以及海报情况,皆是郭富城领衔、梁朝伟居后的情况。
部分刘德华拥趸就觉得费解了。
为什么梁朝伟能赢刘德华,却要输郭富城?
这个问题其实不能用“输赢”界定。
梁朝伟有欧洲三大奖之一的戛纳影帝加身,这份荣耀中国男演员中只有两个人拥有,更何况他真的堪称拿奖无数,这当然是无可辩驳的实力。
所以他和刘德华在职业生涯巅峰期的交手结果,即2002年在《无间道》中的排名。
基本就注定了番位的微差。
而郭富城凭什么在番位上反超梁朝伟?
《风再起时》这部电影在立项的时候原名《全球通缉令》,本身是美亚电影和翁子光为郭富城量身定做的一部人物传记电影,但随着眼界的拓展和项目的变化,邀来梁朝伟,再“恳请”许冠文出山,才演变为了现在的“双雄”格局。
一则先入为主,二则“磊乐”角色本身也是影片的绝对主线,再加上郭富城最近十来年的走势确实凌厉无双。
所以郭富城的一番理所当然。
但这是不是说明,番位顺序是郭富城、梁朝伟和刘德华?
这当然不可能。
一直秉持一个概念。
三人都是香港影坛的巨头级演员,就香港影坛的地位而论,他们完全是并驾齐驱的,而另外一个与他们不相上下的演员,是甄子丹,至于几近归隐的“双周一成”则另论。
所以他们的番位情况并不能用简单的加减法去衡量。
在番位顺序的问题上,只能是这几位演员的“我愿意”,比如《金手指》中刘德华愿意名字在梁朝伟之后,而《风再起时》中梁朝伟愿意名字在郭富城之后,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胸襟。
包括某天郭富城的名字在其他两个人之后,这个概念仍然不变。
其实在香港电影渐趋下行的情况下,见到这几人之间的双雄阵容电影,已经很有难度,因为集合其中任意两人,皆需要有大投资电影才能成行。
这个情况和《功夫之王》中的成龙与李连杰一般。
去讨论输赢,本身就已经输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票房号召力。
相对番位,以票房论输赢的情况更为多见。
比如有人拿即将上映的《扫毒3》和2019年的电影《扫毒2》对比,说如果《扫毒3》票房不如《扫毒2》,那就说明郭富城的票房号召力不如刘德华。
这个问题以前就讲过,这种判断问题的逻辑有天然缺陷和风险。
比如仍然拿刘德华、梁朝伟和郭富城三个人为例。
香港区域,郭富城三个一番年冠加一个影史总冠军成绩,并有三部作品闯入华语片香港影史总榜前三十强,刘德华和梁朝伟各自一个一番年冠、两个“平番”年冠,梁朝伟两部电影、刘德华一部电影进入华语片香港影史总榜前三十强。
从这个数据来讲,郭富城独占鳌头。
内地票房,刘德华两部一番破十亿票房,一部二番配角电影破十亿票房,郭富城一番、二番和三番主角电影各一部破十亿票房,梁朝伟只有一部《捉妖记2》,但破了二十亿。
也有人讨论过全球票房。
但据实而论,除了成龙和李连杰,其他人讨论全球票房的意义不大,基本是依赖导演知名度的情况。
所以从上面的票房情况来讲,香港郭富城略微占优,内地目前刘德华略微占优,但其实都并没有什么量级上的差距,视题材、档期和观影风向而呈现不同结果。
票房更不能以简单加减的方式定论演员。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会很清楚。
1998年的《风云之雄霸天下》,郭富城加郑伊健4153万,2000年的《决战紫禁之巅》,刘德华加郑伊健2133万,《东京攻略》,梁朝伟加郑伊健2818万,同样都是商业大制作。
2016年的《澳门风云3》,周润发加刘德华、张学友、张家辉,票房11.16亿,而两年之后的《无双》,周润发加郭富城,票房12.74亿。
2017年的《追龙》,甄子丹加刘德华,内地票房5.7亿,2021年的《怒火·重案》,甄子丹加谢霆锋,内地票房13.28亿。
更多例子无须多举,所以上述阵容与票房差异该怎么解释?
2019年的《扫毒2》13.12亿,刘德华、古天乐和苗侨伟,2020年的《拆弹专家2》13.14亿,刘德华和刘青云,而即将上映的《扫毒3》,郭富城、古天乐和刘青云,该有多少票房?
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
若以票房论高低,前面的例子已经放在那里。
所以应该回到理性的前提,电影票房与投资、题材、阵容、档期、宣发、品质和观影风向皆有关系。
这就是票房问题的多角度观察概念,也有动态变化。
而简单加减,则是最可笑的逻辑。
其实对演员来讲。
票房、奖项与番位、片酬等,皆是荣誉。
但真正最终定论成绩的是作品。
作品是涵盖了演员的态度、能力及创作的综合结果。
比任何外物都更具说服力。
这才是真理。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并不明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