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1)

惠州一中建校90周年庆典。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2)

校庆典礼现场。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3)

惠州一中校史馆正式开馆。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4)

校友和嘉宾一同参观新落成的校史馆。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5)

惠州一中校友会、惠州一中教育基金会正式揭牌。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6)

惠州一中76届高二(2)班同学“回家”啦!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7)

校友特别制作了班级彩旗。

惠州市第八中学20年毕业典礼(万名校友相聚惠州一中90周年校庆)(8)

向老校长们献花。

11月30日,惠州市第一中学(下称“惠州一中”)成功举办建校90周年庆典活动,60、70、80、90、00……近万名校友、嘉宾和惠州一中师生齐聚盛会,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天。

九秩芳华,教泽天下。作为惠州基础教育的排头兵,惠州一中以培育英才、造福家国为己任,将学校的发展融入祖国建设大潮,培育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校友,他们从这里走向国内外知名学府,成长为卓有成就、声名远播的学界翘楚、兴业之才和治国栋梁。

●撰文:谢志清 朱新发 摄影:王昌辉

老中青三代共赴校庆盛会

90周年校庆是母校的一件大喜事,海内外校友纷纷“回家”见证。当天的校园彩旗飘扬,笑语喧天,祝福飞扬。60、70、80、90……用不同年代作为标志的校友签到处最是热闹。

1966年高中毕业的陈观友,和小两届的校友兼好友叶柏松,一同回到了母校。阔别半个世纪重返校园,两位老人特意穿上了军装佩戴了军功章。“我们从一中走出来,是一中老师培育了我们,给我们知识,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育。”二老不时向大家敬礼,诉说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想起在老校区参军时的情景,陈观友红了眼眶,感慨地说现在的学校变化真大。

邓佩华是母校发展的见证者。1989年从惠州一中毕业后,她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惠州一中工作。身为教职工的她,26年里亲眼看着一栋栋新楼在学校拔地而起,新的图书馆、艺术楼、办公楼、新校区……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在快速提升。“母校越来越好,是所有一中人的期盼!”她说。

今年刚从惠州一中毕业,目前在中山大学就读法律专业的陈筱也回到了母校。聊起高中生活,她说很多人以为一中学生只会读书,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中学生社团在全省出名,身边很多同学都有体育、艺术等特长,比如游泳、街舞等。陈筱说:“一中不仅给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养成了受益一生的习惯,比如运动、比如早睡早起。”

今年“回家”的校友还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枚校庆纪念章和一本90周年纪念画册。当天,“历史凝眸”老相片展、学生社团展示、校友书画展、校庆祝福语展示、“我与一中”征文展等也在同步进行。校园内处处散发着青春和温情的气息,重逢的同学老师相聚在大榕树下,或拍照留念,或感念母校,共叙一中情。

为了迎接90周年校庆,惠州一中提前谋划、精心安排,为校友们呈上了一场精彩的盛会。当天的文艺汇演共有13个节目,由在校学生、毕业校友、家长倾情演绎。其中,由老校友组成,平均年龄67岁的一中大榕树文工团带来的三句半和歌舞表演,让人眼前一亮。

新力量新地标献礼90周年校庆

“今天,我们有家了!”惠州一中校友会会长张晓波,作为校友会发起人之一,饱含深情向校友呼喊,标志着惠州一中校友会正式成立。据悉,惠州一中校友会将组织校友开展联谊、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教育开发等,扩大母校的影响力。

一同成立的还有惠州一中教育基金会。基金会启动资金为200万元,其中惠州市鸿润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惠东县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捐赠50万元、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捐赠50万元。惠州一中教育基金会会长陈维亚表示,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教奖学、扶贫济困以及学校建设,为学校砥砺奋进铺设桥梁。

回看历史的长卷会发现,惠州一中的创立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90年前,惠州市第一中学创办。1949年10月由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校、惠阳梌山中学、持平中学和文明中学合并而成为惠州联合中学。后几经易名,1965年始称惠州市第一中学。

作为惠州一中前身的四所中学,或乡贤筹办,或官人捐学。虽都曾经历战火硝烟的艰苦岁月“东迁西移”,但“举学造福乡梓、培养社会人才”的理念从未动摇。90年后,惠州一中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的成立,这股新力量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将为学校造福乡梓、培养人才提供强大动力。

当天,在校友、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惠州一中校园还迎来了一座新地标——新校区校史馆正式揭牌。

“罗浮山下,东江之畔,惠州一中,雄踞其间。己巳初创,举步维艰,几迁校址,数易校名……”在新落成的校史馆,分八个篇章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不同发展时期的珍贵老照片,吸引众多校友和师生驻足观看。同时,校史馆还引入了现代化投屏设备,设有电子签名册,可以拍照留念和写祝福,互动感十足。

惠州一中校史馆是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新名片,充分展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校史馆也将成为一中学子了解校史、学习历史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力量的精神家园。

高质量发展引领打造一流教育

90载滋兰树蕙,惠州一中如同校园里那棵500多年的古榕树,践行“奋发向上、福荫天下”的精神,担当起惠州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头羊”,不断向外输出优秀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

1997年,惠州一中江北分校开办,2005年被评为“惠州市一级学校”,同年易名“惠州市田家炳中学”;2000年,惠州一中与深圳东升教育集团联合开办“惠州一中南山学校”;2007年、2009年,惠州一中分别与大亚湾区第一中学、仲恺区仲恺中学签订教育联动发展交流合作协议;2014年,惠州一中实验学校开办;2017年,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开办;2018年,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开办……

2018年,惠州一中教育集团成立。一中教育集团涵盖惠州市第四中学和惠州市田家炳中学等8个学校,由一中派干部到分校任校长助理,并互派教师。分校与总校同管理、同教研、同评价、同结对,分校教育质量、社会声誉迅速提高,为新办学模式积累经验。

从四校合一,到一校多区,如今的惠州一中,已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优质学府,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全省高中教育的引领者,为惠州教育事业和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0周年校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既是里程碑,也是瞭望塔。”惠州一中校长刘俊华表示,展望未来,惠州一中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蓝图指引下,继续坚持“学有优教”的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敢闯敢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绩,引领惠州打造一流教育,为把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90周年校庆圆满落幕,“百年梦”悄然开局。路漫漫其修远兮,惠州一中将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把学校办成安全幸福、质量一流、成就卓越的人文之校、智慧之校、特色之校、品牌之校,使学校成为未来大湾区教育圈中的佼佼者。

■校友面对面

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传授创业人生“大招”

11月30日下午,惠州一中67届高中校友、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在校园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创业与人生”的讲座,分享创业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报告厅内座无虚席,300多名师生听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要有挑担子的心,把家庭的责任挑起来。”杨钊谈起自己刚到香港时,当工人一天赚6块钱,心里仍想着要让家人吃饱富起来,家庭是他创业的初衷和动力。结合50多年商业江湖闯荡的经历,杨钊说,创业和做人一定要知规矩,做事情要分轻重知缓急,解决问题要“因人因地因时”,随机应变。

在他看来,创业也好,人生也罢,最厉害的一招便是学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说,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让自己站起来、让家庭、让国家富起来,要为国为家为自己立志。

当被问起创业成功的秘诀时,杨钊现场分享了12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他说,创业时,要做市场没有的,别人做不到的;别人也有东西,要做就做到最好;当别人把这个产品做得很出色时,就要审时度势考虑转型。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海啸来临时,他才能够带领企业顺利避险,成功转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