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

本人不做学术,纯为兴趣与服务大众,但若有专家、学者、作者引用我文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请务必标明出处。

如有需要,本人的一篇预读性文章可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观点:

对汉语文以及河洛语(闽南话)用字的一些必要的基本的认知


开篇观点:普通话"我和你"的写法有问题,"我合你"会更贴切

"我和你"是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话,可是其中"和"字的使用却存在天大的疑问,难道不应该是"我合你"更贴切吗?啊,你是"头壳入水tao ka zil jui"(河洛语,意为脑子进水)、故意"吮字骨ceN/cuiN lee/zee goo"(河洛语,在文字方面吹毛求疵之意)、还是故弄玄虚!?不不不,我有根有据:

理由1:"合"的文字意义更贴近语句表达的原意,而"和"的原义与语句表达意思差距较大: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字,合是会意字,本义为闭、拢、会聚,与开反义,而引申义为会同、与、一起、配、结合、符合、适合等,这些含义在包括【说文解字】、历代韵书和【康熙字典】在内的古籍中都有被收录。比如《周礼·秋官·司仪》中的"将合诸侯"、《吕氏春秋·精谕》中的"齐桓公合诸侯"等。

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1)

you and me

而""字的本义是和顺、协调、平和,不坚不柔、不矛盾、不冲突等,在上述古籍中均未见到"和"字有"会同、与、一起"的意思,而且在白话文出现之前"和"在历史文献中从来没有被当作人物之间的连接词而使用过。所以我们初步怀疑"和"字是错用了,"合"字可能才是本字

理由2:古音古意的河洛语说的是"汝合我"而不是"汝和我",而现代普通话再怎么变化也不应该出现"和"这种跳跃式的脱离本义的大变异:

其次我在古汉语活化石-河洛语(闽南话)里找到了支持"合"而不是"和"的一些证据。在古音古意的河洛语(闽南话)里,人们看到"我和你"后脱口而出的河洛话是"li ga/ham ngua"。li就是汝的发音,ngua就是我,ga或者ham表示"会同、与、双方一起"的意思,撇开汝在前我在后的礼貌式表达不谈,我们来看看ga/ham到底说的是哪一个字:

其实河洛语里ga/ham说的就是"合"字而不是"和"。"和"字在河洛语里只有一个发音,不分白话音还是文读音都只发ho的音,所以肯定不会是ga/ham的本字。而在一些台湾闽南话歌词里经常出现的 "你甲我"的甲是不规范的谐音替代字,文字意思与语句原义差了十万八千里,也肯定不是ga/ham的本字。那ga/ham说的就是"合"吗?

是的,"合"正是ga/ham的本字。首先"合"在河洛语"汝合我"的语境表达中正是会同、与、一起的意思,"汝合我"就是"你与我、你同我、你我一起"的意思。

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2)

合的字体演变

而""的河洛语发音有两个,一个是白读音ga(也有偏音giao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使用"合"这个部首的花蛤的蛤、鸽子的鸽都是发ga音或近音gab来得到佐证(花絮:表示非婚姻或婚姻前的男女在一起的"合"的河洛语发音是与ga近似的偏音gab,古代用法有"野合"等,系以音别义,类似普通话的一字多音);

""的另一个发音是文读音hab,比如合作、合营、合影、结合等比较书面化词语的合都是发hab的音,这也与漳州郊县和大多数台湾县市所说的ham很接近,或者说ham就是hab的偏音,也是一种以音别义。

这样子,合的文字意义与合的两种河洛语读音(文与白)都与ga或ham完全对应上了,据此我们就完全可以确认"汝合我"就是河洛语表达现代普通话"我和你"的本字,"和"不是本字。

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3)

合:一起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从古音遗存成分较大的吴语比如上海话里找到相关证据说明是"合"而不是"和",因为在上海话里表达"我和你"的时候对"和"字的发音是gao,音也与"和"相差甚远,而却与河洛语"合"的发音ga非常接近,所以上海话所表达的也应该是"合"而不是"和"。

那既然古音古意的古汉语活化石-河洛语(闽南话)是作"汝合我"的文字表达,吴语也类似,那作为后来者也是融和演变者的现代普通话,按道理也应该继承本来就有的"合"的这种表达方式,因为纵使朝代再如何更迭,族群再怎么融合,汉语还是汉语,语音会有规律性的变化,但汉字本身的意义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是不应该出现"和"的这种跳跃式的脱离本义的比较突兀的大变异所以我在这里合理怀疑"我和你"的说法是在书写白话文时因为普通话的"和"与"合"同音,或者考虑到"合"还有男女结合的意思,而将本字"合"弃之不用,而改用"和"的。

理由3:在台湾,文字表达"我和你"与大陆没有任何不一样,但国语标准发音却是wo han ni,han与和平的"和"he明显不同音,隐约说明其汉语原义是"合"不是"和":

另外,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台湾,不管媒体机构还是普通老百姓在用标准国语讲"我和你"的时候都是发"我 han 你"而不是"我he你"的音呢,明明书写都是"我和你",与大陆没有任何不一样啊

我问询了一些比较权威的人士想了解其个中缘由,得到的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是: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派了很多国语老师到台湾来教授国语,这些老师以北京老先生居多,而这些北京老先生在讲到"我和你"这类语句时对"和"的发音是相对轻、快、短和比较含混的,是发介于"和"与"含"之间的一个带有入声味道的中间音的(入声,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短促音,现代普通话入声已完全消失),既不是完全的he音,也不是完全的han音,而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或许因为国语以北京音为标准他们就把发音清晰的han定为"和"的标准音了,但却又在说到"和平"、"和谐"、"和蔼"时发与大陆完全相同的he音。可以想象,如果当时北京老先生说的是"和"字,那就根本不可能有han这个故事的发生,因为"和"字自古几乎都没怎么变音过,北京老先生是一定不会含混不清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合理推测老北京话里头实际上说的也是近似han的音而不是he,且近似han的这个音说的就是"合"这个字,因为这与"合"的河洛语的文读音即隋唐中古音hab是非常接近的,从入声hab变化到还带有一些入声痕迹的近似han的音很合乎情理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在民国时期,除了老北京话等个别古音遗存,绝大部分官语区的人对"合"的发音已经都统一为he了,与"和"同音,才会让白话文的书写变成"我和你"而不是符合原义的"我合你"呢?

所以,台湾的国语特殊读音han也隐约地提供了一个普通话本字应该是"合"而不是"和"的证据。

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4)

结论:正确的或者说更贴切的普通话白话文书写应该是"我合你"而不是"我和你"

最后,综合""与"和"的汉字意义与古今读音的比较,古音古意的汉语活化石-河洛语(闽南话)的"汝合我"的说法,加上也是有很大存古成分的吴语所提供的线索,以及台湾国语的特殊发音han等证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现代普通话"我和你"这类句式的"和"并不是最能准确表达话语原义的本字,或者至少可以说不是一种很贴切的文字表达,而形、义、音一致的"合"字才应该是正确的普通话白话文的本字,或者可以说是比"和"更好的用字

闽南语用什么字来讲普通话(从河洛语-闽南话出发)(5)

当然,本文目的只是想给各位朋友说说汉字使用变化的来龙去脉,提出合理的用字怀疑,并没有任何意图去挑战现行的国家标准。还请看了本文的学生们,知道有这回事即可,千万别在作业和考试里写"我合你,在一起"这样的不符合规定的文字的,"合"会被当成错别字而扣分的哦。

本系列的下一篇会说到普通话白话文的另一个硬伤,即"大家"的文字表达,敬请期待。


注音解释:

文中的河洛语(闽南话)拼音系本人自创,坚持简单、通俗易懂的原则,就是优先使用通行的汉语普通话拼音(去掉卷舌声母和忽略一些不明确的前后鼻音的差异),而无法用普通话拼音来正确拼写的,就使用大家相对熟悉的英语的习惯拼写方式来标注,再没有,就采用文字注释方式加以解释,而所有的音调值都不加以标注,因为厦漳泉台间存在一些调值差异,以及无论地域差异整个河洛语本身都存在从单字到短句再到长句的变调现象(类似英语)。

所有注音一般只标注闽南三地主流腔调,请恕无法将各地差异一一标出。而这些注音只是起辅助阅读的作用,并没有强调哪个地方的口音为标准音或我标注的就是标准的意思,闽南话母语者可作为参考并按自己熟悉的腔调来朗读即可。


往期文章链接:

河洛语是唐宋之前中国的通用语 - 重新认知闽南话之开篇(1)

文白共语,再回古中原-重新认知闽南话之开篇(2)

是何不是蛇,是何不带刀,河洛语(闽南话)何其古朴与文雅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