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

为道塾节译自伊鲁山度师傅《截拳道:李小龙哲学与艺术》

现在,我不得不回过头来讲一讲李小龙:他当年能融合武技,开创拳道,成就一代宗师,凭他的超卓武功实力、武学经验和大师资格是当之无愧的。

首先,他曾是一位打过擂台夺得冠军的香港少年拳王;他曾在咏春宗师门下苦修咏春功夫多年,深谙“中心线”格斗之道;他曾有一位代表香港参加英联邦运动会的击剑冠军兄弟,从而很早就了解某些击剑的获胜技巧;他曾是一位拥有大量街头打斗经验的街头斗士,知道无限制条件下格斗,什么动作是真正有效的,什么是无用的;他曾在朋友那里专门学习过北方功夫的腿技、腿功,深得精髓,从而发展了他的踢腿技巧;他曾在美国不同地方,如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遇到了很多拳击手和擒摔高手,凭借一身精湛武艺,或成为他们的师傅,或成为武术挚友,同时又从他们那里了解了很多西方拳击和擒摔格斗技巧,让他的整体格斗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李小龙在武学道路上,具有自己最显著的独特风格,那就是从来不拘泥于任何门派、规限,一生都勇于进取,敢于变革!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2)

李小龙和伊鲁山度演示振藩功夫的擸手挂捶

李小龙习惯于对他的弟子和朋友们科学解析各种武术体系的优劣势,几乎一个也不拉下。

他曾劝告他的学生不要通过比较两种武术(如东方武术对西方武术,中国武术对日本武术,冲绳武术对朝鲜武术,徒手自卫术对柔道等等)来确定哪种更好,而应独立地去考察它们,找出各自的优缺点,然后自问:“何时使用何种技巧更好?”

打个比方,如果我有两个武器,一个手榴弹、一把小刀,有人问我使用何种武器最好,我会回答“依情况而定”。假若敌人距我五十码之遥,那我会使用手榴弹;如若我与敌人均在一个公用电话亭内,那我则会使用短刀。

李小龙另一个惊人成绩就是:终其一生地研究各种格斗对抗运动形式,从拳击到击剑,发现并总结出格斗战术应用的一个基本规律:

不管存在多少种格斗体系,综合起来都有且只有五种攻击方式,其余各种则只是它们的变化形式而已。

它们分别是:ABC即组合攻击;ABD即诱敌攻击;HIA即封手攻击(或FIA,封脚攻击);PIA即渐进间接攻击;SDA即简单直接攻击(或简单角度攻击,SAA)。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3)

与各门各派高手切磋,印证武学,对于李小龙而言就是家常便饭

大多数自卫体系中仅强调一或两种攻击变化形式,极少极少的有三种攻击的变化形式。

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武技表现形式是西方拳击和击剑(李小龙从中引申出了节奏和运动战的概念)。李小龙总结出来的攻击五法,应用于截拳道中,都打上了他自己的武学烙印。

李小龙为我们如此准确地总结出了武术格斗的战术实质,实是对人类武术的一大贡献。

试想一下,一个人终其一生,像一位武术科学家一样的细致研究和分析每一种众所周知的中西武技,并敏锐地区分出其中的细微差别,找到其共同本质,其精神和毅力该是何等地惊人!

但李小龙所做的已远远地超出了这些,他还有一种能力就是将自己的热忱传递给他人,鼓舞其他的人在武技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正因为此,才令李小龙成为一名顶尖级的武术导师

当我们练习李小龙所教武技之时,他不希望我们有某种被条条框框所限定(如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何种技巧)的感觉,故而让我们在实战中练习,即依据对手的情况而确定自己的攻防,而这一点又涉及到基本的准备动作和格斗范围:踢击范围、拳击范围、黐手范围、擒摔范围等等。

作为一名截拳道者要反应迅速,并凭直觉进行恰当地攻击-----不是蛮力抵抗-----而是化对手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来反击对手。

总而言之,引李小龙最常用的概念就是“我的技巧是你的技巧之结果”。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4)

1960年代初,伊鲁山度配合李小龙旧金山演武

一个人无知,而他并不认为自己无知,那么他是个傻子----避开他。

一个人无知,并且了解自己的无知,那么他是个单纯的人-----可以教他。

一个人有知,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有知潜力,那么他是懵懂者------叫醒他。

一个人有知,并且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那么他是一位智者-----可以跟随他。

作为一名截拳道者知道,如果要出手攻击到对方,他首先要越过一个“障碍”-----间距这个技巧性地跨越间距,缩小间距的战术性近身过程,就是所谓截拳道术语“桥接”

在极短的时间内,练习者要准确地估计对手-----依据他的反应征兆来阅读和判断对手的运动倾向(反应征兆可确定对手可能采取的各种技巧方式),继而调整自己的节奏(协调手、脚的运动),在对手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攻击他(或攻击或阻击或其它)。

在这个判断的紧急时刻,绝不要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或犹豫。格斗中一点点疏忽就会导致你失去自己的优势,对手有可能乘机击中你。所以,

格斗中要想成功,就一定要随时注意保持最佳间距和选择最佳时机

在短兵相接的遭遇战中,一个人很少有机会直接击中核心要害目标,有时不得不先攻击小目标,以便接近大目标。当对手小目标受创,就可能因此暴露出更多弱点,甚至致命的大目标。

因而,我们教导学生格斗最重要的是攻击对手的下段胫/膝关节,这可能是截拳道人在自卫中快速破解对手拳击的万能钥匙。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5)

《李小龙技击法》技术图解。曾发表于《黑带》杂志

讲到这里,又引出了有关踢击和拳击谁更具重要性的问题。

有些武术,如朝鲜跆拳道主要技巧是腿法,而另一些武术,如松涛馆流空手道的徒手格斗术则强调拳法。有很多教练只是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各种门派风格的踢击技术。但李小龙却并不赞同这种偏于某一面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李小龙认同对准目标物(如沙袋、拳击手靶、纸甚至是树)进行练习——只要不仅仅只是对着空气练习——是很好的综合辅助训练手段。

练习踢击十分必要,李小龙强调高效的踢击训练有三个必备条件-----力度、灵活性、最具经济性的踢击方式。力度可以通过跑步得到锻炼,灵活性则可作伸展、柔韧练习,而最科学,最经济的踢击技巧和踢击结构,可通过控制性练习,分解性练习,互动式对抗练习,不断去除多余,熟练掌握并运用能够简单、直接地击中对手的最高效的踢击方式。

除此以外,李小龙还指出:“如果你想踢好腿,那就不停地练习踢击吧!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6)

在截拳道理念中,手部技术具有最优势的技战术地位,而腿部技术则通常是作为一种桥接技巧,用来缩短间距等等。另外,手部技巧因其速度、强度和灵敏性之不同而呈现出各异性。但总的来说,在全面应用技术的前提下,我认为截拳道者就是善用手部技巧的格斗者

李小龙认为应用强侧置前的右前手直击(当然也有些人强手是左手)是截拳道拳击技巧的基石。因而他对于右手直击进行了广泛地研讨和实践:

右手直击是所有拳击中最快的一种方式,因为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运动距离最短。动作体力消耗最少且能够很好的保持动态平衡,因为它直击目标,所以命中率也极高。(对手几乎没有时间反应、回击)毫无疑问,右手直击是最准确的拳击方法之一。”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7)

为道塾首发:《李小龙技击法》未采用照片。伊鲁山度封手直冲攻击对手

不过,李小龙认为仅依靠某一种格斗技术开展武术训练和格斗实践——无论是强调用拳,用腿或者用摔或地面技术,都是傻子般的行为

“任何一种单一的攻击方式,即使是最有效的右手直击(虽然偶尔也有些武术流派仅使用直线攻击)都不可能仅凭一技之长在无限制格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右手直击只是一种有效的攻击方式,它需要与其它角度的拳击(或踢腿)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的武技更具整体性威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直线出击。

另外,一位优秀的格斗者要具备从任何角度进行攻击的能力,以及能充分利用手、脚等全身部位进行格斗的能力。”

最后,李小龙精确细致地描述了应该如何进行攻击:

“截拳道中的右手直击的出击方式不同于传统功夫中的右手直击。截拳道中的右手直击绝不会将手置于不利位置(如后方),也不会从腰部位置出拳。因为这种出拳方式是不合理的,且身体部位暴露太多,易受袭击,另外,也加长了不必要的运动距离。”

截拳道中的直击出拳,发力来自于身体中心而非单纯的手臂动作,并可以多种形式(或垂直出拳或45°角出拳或水平出拳)直线攻击目标。出拳时,你的鼻子所向就是你中线出击的引导线。”

“最重要的,并不是在出拳(包括因各种事由而引发的攻击)之前有何种优美的准备姿势或准备动作,而是出拳前不要有任何不必要的附加动作,如将手抽回臀部或肩部,或将肩膀向后拉等等

不仅要练习如何从警戒式快速的前手直击,还要练习出拳后更快速地回复到正确的警戒式。(回复站姿时千万不要将手拉回臀部!)接着,就要练习不管手放置在何处,都能随时从何处直接出拳的能力

记住,以这种无预示方式出拳,能够让你的动作速度加快(注意不要有任何不必要的附加动作)且能欺骗迷惑对方。”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8)

放松是快速而有力地发出攻击的必备素质

右手直拳出击一定要放松、流畅,除非是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否则切不可绷紧肌肉或握紧拳头。无论是进行何种攻击,只有当距离目标数寸时,才需集力于一点,发力于瞬间,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击倒对手,而不仅仅是击中他。”

在截拳道中的出拳绝不仅仅是靠拳头用力出击,而应是调动你整个身体的力量来出拳。换句话说,也不仅仅是靠手臂的力量来出拳,手臂仅是传递力的方式,而通过它传递来自脚、腰、肩、腕等部位运动产生的力量,在快速出拳中,集力于一点瞬间迸发出来。”

“…在攻击的过程中,右脚不要在拳头击中目标之前与地面产生接触,否则身体重量就会向下落在地板上而不会灌注于出拳中。一定要记得左脚脚跟轻轻踮起,以便快速蹬地发力或保持机动弹性。

当然,原则或某些原则有的时候可以因环境变化而忽略。

总之,要学原则,守原则,化原则。”

总概以上关于踢击与拳击重要性的讨论,我还是想重复李小龙的一句话作结论:

要依据客观事实作均衡考虑。我认为在对付一个未受过训练的人,最好使用踢击,因为他很少接触过它;而对付一位受过训练的人,一位优秀的武术家,则最好是使用手部技巧。换句话说就是:对手的技巧决定自己的技巧。

幸亏李小龙参加了电影拍摄工作,从而让他能够兴趣与事业兼收并得。我记得他曾经开玩笑说过:

“丹,你说到哪儿去找依靠侧踢、勾踢、旋踢就能获得如此高收入的工作?”

因而李小龙总是极其认真地对待电影事业,并尽最大努力做好它。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9)

导演李小龙在《死亡的游戏》拍摄过程中说戏指导伊鲁山度

七十年代初,在李小龙动身去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业已经比较繁荣,李小龙“贪婪”地观看了他可能得到的每一部港产影片。他意识到一旦他有机会得到片约,他决不会放弃。所以,1960年代后期,李小龙已开始把一部分时间转向学习电影编剧、拍摄技巧、武指、电影制作等,以充实他的表演和导演才能,他不断地把时间投资到这些方面,让他感觉严重缺乏时间来进行振藩国术馆的教学管理,于是他不得不于1969年下半年解散了洛杉矶唐人街的振藩国术馆

对于李小龙来说,电影表演与武术格斗最终融为了一体。他最终能够让事业与生活有机地协调起来。毕竟,当你理解了这两者之后,你会觉得当武术家和当演员是如此地相似。

进入每一个角色(无论是演员还是武术家)都需要专注投入,需要抛弃个人好恶,不能依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以及偏见等来行事。为了高效率地做好手头的事情。无论是扮演一个角色还是打败一个对手,都要去掉那些所谓可做、或不可做的念头,一定要全力以赴,以达预期效果。

所以就并不奇怪,他在电影中往往扮演一些起初很恭卑,从不惹麻烦的小角色,但一旦战斗起来又变得那样勇猛、疯狂。

“丹”他曾对我这样说,“一位格斗者一旦进入战况就一定要疯狂。”

“我已解散了所有的截拳道学校。因为对于学生们而言,平日里看错上课日程表并不是一件难事,那么让他们重新寻找,适应新的教学日程也同样容易。”

------- 李小龙 1972年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0)

那时,很幸运的是理查德·巴斯蒂罗——曾经和我一起训练的伙伴,和我一起创办了学会,传授菲律宾武术。但我们也不想截拳道断传,因为那会使李小龙的在天之灵失望。

经过许久的思想斗争,我们一致同意传授截拳道这样学会就改变了我们当初只传授菲律宾武术的初衷,踏上了发扬李小龙精神的探索之路。(为道塾注:这成为伊鲁山度师傅开始其截拳道概念之旅的历史源头,也是伊鲁山度师傅为截拳道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尽管后来产生了原传和概念之争,但不影响对伊鲁山度师傅在国际武术界传播李小龙武学,在现实社会中扩大截拳道影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

现在我们的授课分十组进行----从初学者到精通武术者----这是一个纯粹的截拳道训练班,只在星期二和星期四的傍晚关上门训练。

当然这是一支精英组,新学员只能传授些JKD基础,就象我们考核时的那些基本课程。这种训练方式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感到非常满意,只有那些在精神和体能上都很杰出的学员才有可能学到截拳道的精华部分。

李小龙从来不想用截拳道进行商业化教学,他不喜欢大班。自然地,我也将截拳道班的规模缩小,并严格挑选学员。截拳道每班的学员从来不超过8到10位

截拳道班从来不收费,向学员们无偿教学,但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给学会捐款以使学会继续办学,这几乎是所有学员都愿意做的。当然,他们完全是出于自愿。

对新学员的启蒙教学不是截拳道,只教一些基本的自卫练习,包括拳击、咏春拳、菲律宾武术(Escrima)、东南亚武术(Panatukan)和一小部分肯波空手道(Kenpo)。腿法技术则是中国北派腿法和Sikaran、菲律宾武术踢法得结合产物。因此不可能给我们在学会中所教的取个特定的名字。

名字对于任何事情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一个特定的称呼。它不涉及武术的效能。因此,菲律宾卡利学会(伊鲁山度1980年代初成立的武术组织)所教的武术可以定为咏春拳、菲律宾武术(Escrima)、截拳道等——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得承认,菲律宾武术是向JKD过渡的必经之路

(为道塾注:这是伊鲁山度师傅作为菲律宾裔武术家将截拳道和菲律宾武术绑定,进行截拳道概念践行的理念基础,也是伊鲁山度师傅个人当年在不得已必须回避自己对师傅做出的不得公开教授截拳道的承诺的同时,既要努力延续截拳道传承,又要兼顾自己菲律宾武术传承的目标所做出的试图两全其美的历史性选择。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菲律宾武术虽然在兵械格斗方面独具优势,值得截拳道人兼修学习和借鉴,但严格说起来,菲律宾武术并不是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的“必经之路”)。

相关背景介绍:

伊鲁山度1980年代一个星期有4个晚上要在菲律宾卡利学院教课,该学院是丹和理查德﹒巴斯蒂罗创办的。伊鲁山度说他的最初想法是为了发展菲律宾武术——艾斯克里玛,帕那突堪,卡利,埃斯尼,西加瑞等艺术,因为它充分发展了截拳道。“这就是一石二鸟”丹解释说。“我们能使菲律宾武艺有所发展——但这个初衷到现在已经被彻底否定了——让菲律宾卡利学院成为截拳道发展的中心”。(为道塾注:事实上,最终成为了伊鲁山度截拳道概念的发展中心。这最终成就了后李小龙时代截拳道一花开一叶的历史发展成果)

“ 我喜欢两种艺术”,他继续说道。“我认为他们是一分为二的,相互补充。对我们来说,卡利已睁开双眼向JKD看齐。

启蒙时的学生被传授的是一套咏春功夫(Wing Chun Kung Fu),另外以拳击(Boxing)基本原理,艾斯克里玛手法(Escrima hand techniques )、帕那突堪(panantukan )相补充。

当他们学会了这些功夫后,他们就会被教授卡利和截拳道。伊诺山度说:“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艺术的两个最高境界”。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1)

当前美国伊鲁山度武术学院的教学体系结构

下面是我的搭档理查德指出的菲律宾武术(Escrima)和截拳道的共同点:

“两种武术都强调领先的手和脚。截拳道中强侧置前前锋手——不管是左手或右手,前锋手是具有决定意义——防御或出击。在菲律宾武术(Escrima)中,也是同样的。在截拳道中我们用词“引诱攻击”,而在菲律宾武术中称“控制进攻”。

另外,也许菲律宾武术(Escrima)的拳法有许多和截拳道的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大家所公认的那种踢击式武术。实际上,菲律宾武术(Escrima)有一整套的武器,和徒手格斗技一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以至于在菲律宾西班牙VS美国之战中,不得不发明点45口径手枪,因为点38口径手枪在对付南部菲律宾人已经无能为力了,南部菲律宾是从西班牙殖民时期分裂出来的岛屿,美国一直想把它列为殖民地。

象中国功夫一样,菲律宾武术在各方面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两个国家,追求格斗的艺术都被认为是宗教和哲学化的行为。

但个别的菲律宾武术家不象中国传授功夫的游僧般四海游历,他们有自己的特定武术追求。同样,他们都曾获得许多人的尊敬,因为他们掌握了某些“神奇”功夫。他们各自都在自己的武技系统方面进行传统化教学或开展创新性训练。最后,一些菲律宾武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印度。例如,菲律宾称教练为guro,和印度词guru非常相似。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2)

李小龙在许多方面就是截拳道的代名词,他在武术方面的领袖地位和开创性贡献让他无可替代。他是武术的爱迪生、爱因斯坦、达芬奇。

李小龙总是精益求精。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走在时代的前面。

也许有一天会有许多人沿着李小龙的路走下去。但我对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人类文化感到疑问。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3)

李小龙与史泰龙集锦(龙史传真武术领域的爱因斯坦)(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