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接地气的一面觉醒年代(喊的到底是什么)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有《呐喊》,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华文明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而这本《呐喊》则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底层民众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初高中课本上接触过鲁迅的作品,比如《社戏》、比如《孔乙己》、比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时候鲁迅是让万千学子痛苦的,因为他的作品,总是被老师大段大段的要求背诵,那个痛苦,学生时代的我们再清楚不过了。
自从高中毕业之后,我从来没有想过再读鲁迅的作品,因为印象当中的祥林嫂、孔乙己,还有“人血馒头”,都反映了人性的麻木和残忍,而这种个麻木和残忍,现代社会依然存在。
有幸参加宝宝姐共读会,《呐喊》就在其中,作为一个阅读的好学生,怎可能不去读呢?但不让自己一口气看完,因为觉得有点难懂,然而当我翻过最后一个故事,心绪是不能平静的,更加坚定一个信念,经典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经典总是能让你悟出东西。
比如他开篇的《狂人日记》,一个整天幻想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害他的人,整天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出来的人,在现代人看来,这不就是一个神经病吗?一个有“迫害妄想症”的人吗?
然而在鲁迅的笔下,不觉得他是一个狂人,他反而是最清醒的那个人,这让我想起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本书(虽然几年前只看了一半,此刻书还躺在我的办公室里),他们可不就是相同的人吗?
你说狂人真的狂吗?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虽然他后来“好”了,但是他真的好了吗?他只不过将他的行为调整为跟大部分人一样而已。
年少时读《孔乙己》只是看热闹,觉得孔乙己这样的人物活该,谁让他要去偷书还要狡辩为“窃书”呢?如今再读,不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起码他是善良的,他会把他仅有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他会想着交别人“茴”字怎么写,而且从不拖欠酒钱。这不也是他身上难能可贵的优点吗?他死了,死的静悄悄,可是他活着,是不是更悲哀呢?
老栓的《药》,也就是人血馒头,现代不也存在很多呢?年少时的阅读,觉得这一个个的人咋那么冷漠,咱那么残忍。
如今,却不觉得了。现代社会不也同样存在“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人吗?不知为何,再次写到人血馒头,鼻头竟有些酸了,为老栓,为当代所有为得了绝症的孩子辛苦奔劳的父母们。
如果当代同样有一种“人血馒头”可以治百病,我相信这些父母也会倾其所有只为那么一丝丝希望!在脆弱的“生命”面前,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批判他们的冷血呢?突然间有点理解鲁迅了,他不是批判这些贫苦大众,他是批判当时的那个社会。
同样跟老栓一样的不也有鲁迅《明天》中的寡妇单四嫂子吗?她为了宝儿的明天努力,然而明天又让她绝望,有区别吗?没区别,还是那个社会。
《风波》、《头发的故事》与《端午节》、《白光》等,虽然看似是小事,但细细品来,不也是现代很多人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吗?一个政策的实施,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暗自伤神,有人在做对了的时候洋洋自得,有人在走错了的时候惶惶不安。又有多少人不用有色眼镜看人,又有多少人能够一视同仁呢?
怎么感觉,不好写了,一提到人性,很多东西就不好写了,每个人都有罪恶的一面,包括我自己,这篇文,算是反省和对自我灵魂拷的问吧!
当然,这其中也有温暖的部分,比如《一件小事》让我想起来《富兰克林自传》中所说的:“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我们的幸福常常来自他人善意的一个举动,比如陌生人对你的一个微笑,比如回家时孩子给你的一个温暖怀抱,比如当你需要帮忙时恰好身边有人帮你。而身边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帅气漂亮的吗?也未必,但只要向你伸出援手,他们的形象就是最美的。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社戏》中的那帮孩子们,你想到了什么?儿时的玩伴吗?
是的,我想到了他们,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童年密友,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怀念吗?怀念,怀念曾经单纯的友谊,怀念有好吃的一起吃、有好玩的一起玩的美好时光!
时光的飞逝,再也没有一起玩丢沙包的日子;一起去河边摘野草莓的日子;一起挖野菜的日子;一起摘酸枣的日子;一起烤红薯的日子……
许许多多的场景一一山现在脑海中,一张张模糊的面孔出现在记忆中,他/她们还好吗?是什么让你们渐行渐远,是因为长大吗?还是因为生活?
至于阿Q,我以前挺喜欢的,现在喜欢不起来了,或许鲁迅笔下的阿Q,现阶段的我是没法理解的,或许多年以后再看,就能理解了吧!
《祝福》中的祥林嫂,她是不幸的,她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她抗争了,但是没有成功。
假若她的婆婆是一个明事理之人,那祥林嫂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假若主人家四婶能够接受丧夫丧子的祥林嫂去摆祭品,是不是她就不会死。
我们不得而知,而祥林嫂的死又是谁的错呢?《孤独者》的魏连殳的命运又是谁的错呢?因为他异类的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呢?鲁迅更多的是让我们自己思考。
当然《呐喊》中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离婚》中的爱姑、高老夫子等等,看他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的。
写在后面的话,鲁迅的文字,有点难懂但如果你真的读懂了,你会获益良多,包括他对人物的描写,他对景色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其实这也是一本写作的教科书,你会发现文字存在的魅力,鲁迅喊我们“忘记他”,但事实是,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