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特别喜欢读三毛老师写的书。我读过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谈心》、《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哭泣的骆驼》等。我读她写的第一本书是《谈心》,这是很好看的一本书,书的大致内容是:读者寄给三毛老师的信,内容的显示,以及三毛老师给所有读者的回信。读者们的这些来信中,有的写生活中的难题,有的写心灵的失落与迷茫,有的写走不出失恋的忧伤,有的……

三毛老师给读者们一一回信,用心的解答每一位读者的问题,为他们指点迷津,并安慰和开导。从《谈心》一书中,可以看出,三毛老师,不仅是个坚强独立的女子,还是个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女子,她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1)

三毛老师,是我喜爱的一位女作家,少女时代的我,迷恋上了她写的书,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我便会捧着她的书细读,书中的她,是位有个性的女子,她喜欢自由,无束无拘,做事随心,她也是个浪漫的人。她的书中,有写她的旅游经历,写她的生活,写她的爱情与人生。她的一些书,让我读着如身临其境,走进了她身处的美丽世界里。

对于作家三毛老师这位奇女子来说,爱情是铸刻在灵魂中的,没有爱情的生活,如同无根浮萍,失了生命应有的色彩。在三毛老师一生多次爱的流浪中,她最爱的人就是荷西,在与荷西的交往中,让她更加的明白,自己生命中苦苦渴求的,除了爱情,还有肆意奔放的自由。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2)

1967年,年仅24岁的三毛,孤身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求学,那年的圣诞节夜晚,她在朋友家中,邂逅了未来的丈夫——荷西,两人相识以后,荷西便经常约三毛外出散步聊天,一次约会时,荷西认真地看着三毛的眼睛说:“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读大学四年,服兵役两年,等六年过去了,我就娶你,好吗?”

那时,荷西尚在念高三,还是个学生,看着这个英俊可爱的小弟弟,三毛笑了,她回答道:“好啊,既然这样,我们就疏远一点吧,不要常常见面就好了。”

1974年7月,三毛接受了荷西的求婚,与荷西在沙漠小镇完婚。荷西送给三毛一具完整的骆驼头骨,头骨象征着他们的爱情观,爱是完整的,不分你我。当荷西为了爱情,决定和三毛去沙漠受苦时,三毛下定决心要跟着荷西去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其实婚姻中最难得的是,彼此体谅和相互支持。

三毛和荷西在沙漠定居后,三毛用幽默轻快的文笔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以两人为原型,展现异国风情,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和见闻交织着大起大落的爱情故事,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如果没有荷西和沙漠,就没有让人喜爱到骨子里的作家三毛。

只是世事无常,1979年中秋节,荷西在西班牙拉帕尔马岛潜水时意外身亡,三毛再次为爱情折翼,痛不欲生,接着,她被父母接回台湾。荷西离去之后,三毛沉郁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终于发悲痛为力量,专注于写作,写出了好几本书。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3)

没有荷西的日子,三毛一直心如止水。直至1990年,她与王洛宾的认识。王洛宾是音乐家,西部歌王,三毛从小就爱唱王洛宾的歌,特别是这两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达板城的姑娘》,她把中国民歌带到西班牙,带到撒哈拉去唱,一直唱,唱了几十年,1990年春的一天,她在《台湾日报》上读到一篇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一位坚强而矍铄的老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在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他用心底流淌出的歌声,抵御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27年的牢狱之灾。《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上百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都是他在极端的生命状态下,挖掘整理创作而成的,每一首歌都打上了他生命的印迹。三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仿佛冥冥中一下子悟到了前生,三毛放下报纸,立即收拾行囊,她要去寻找王洛宾,历经波折,三毛才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干休所找到年逾七旬的王洛宾,三毛第一次见到王洛宾很吃惊,怎么是个老头?这么大年纪了。在她的想象中,起码是个英俊潇洒的情歌王子,没想到留个山羊胡。但几分钟的对话后,王洛宾就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她深深地吸引了。其实三毛是受人之托,给王洛宾来送稿费的。短暂的聊天之后,她就下决心要给王洛宾写传记。她临走时跟王洛宾说:“你等着我,我到了台湾,就给你写信,我还会再来的。”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4)

其实,三毛在造访之前,从未跟任何人说过,包括主人王洛宾,想来就来了,就这样纯粹,她之所以如此浪漫,是因为这扇令她魂牵梦萦的门,早已在她脑海里漂浮了几十年,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正是此歌将三毛的心扉彻底打开,她早就想结识这位音乐才子,而在阅读了介绍王洛宾晚年生活的《王洛宾老人的故事》的文章之后,三毛想要见面的渴望更加强烈,她觉得这位老人太凄凉太可爱了,她想着一定要写信安慰开导他,更恨不得立刻飞到新疆去看望他,见了面之后,她便对王洛宾心动了,他们开始互通书信,常常联系,三毛火一样的文字令王洛宾受宠若惊,他自然清楚三毛的心意,但他不敢奢望,不敢迈出那一步,他故意拖延书信发出的时间,并委婉地表示了拒绝,他说:"我是一把萧伯纳用过的旧雨伞,只能当作一根拐杖了"。

年纪大了,有心无力,外界舆论压力也很大,种种因素让王洛宾倍感无奈,三毛好不容易再喜欢上一个人,且付出了莫大的勇气,而王洛宾的畏手畏脚让她很着急,考虑再三,三毛决定再赴新疆,这仅仅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三毛就将心中的情愫一涌而出,倾诉给王洛宾,渴望他的回应。王洛宾给了她一个温柔的拥抱,代表接受了三毛的爱。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短暂的时光。

后来,王洛宾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三毛非常的痛苦,最后,三毛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离开,永远离开他。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其实王洛宾心里是爱着三毛的,只是因为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了,他比三毛,整整大了三十岁,他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他更不想拖累三毛,因为他已是风烛残年了,所以,只有忍痛割爱,辜负了三毛的一片真情。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5)

在离开王洛宾四个月后,三毛在台北医院自缢而亡。她居然选择了结此生,也许,是因为失去了爱情,伤心绝望,生无可恋吧!

唉,三毛老师的人生,让我叹惜,让我心痛,好好的一位女作家,深受许多读者的喜爱,最后,却自寻短见了,也许爱情在她的生命中,是无比的重要吧。

每次读到三毛老师的爱情故事,我都会为之而心痛流泪。她的人生,她的爱情,都是一个悲剧,让人叹惜啊!

喜欢读三毛的作品的人(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