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靖西大西南锰业)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靖西大西南锰业)(1)

大西南锰业工厂一角。广西大锰集团供图

靖西市大西南锰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西南锰业)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大西南公司在开发当地锰资源,提升电解金属锰产能的同时,把支持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大锰集团党委的支持下,大西南锰业通过积极打造扶贫车间,推动就地招工,以“农户工人”作为人才培养和储备的基石,积极推动乡村就业和乡村振兴。

大西南锰业所在的靖西市湖润镇城昌村,是祖国南疆边界的一个小乡村,湖润镇蕴藏丰富的锰矿资源,是广西“锰三角”中重要的一角。“锰经济”在当地的迅速发展,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进厂后有平台、有提升,真正做到让闲置劳动力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目前,大西南锰业扶贫车间安置城昌村民就业120多人,其中脱贫户29户,当地村民占公司全体员工数30%左右。

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靖西大西南锰业)(2)

莫素芳成长为企业骨干。广西大锰集团供图

“你别说,这几年,我有时感觉在做梦一样,以前在家务农,日子都能看到头,自从进入厂里上班,我从身边的同事中学到很多,家门口有这样一个工厂,对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大西南锰业中控班班长莫素芳兴奋地说。莫素芳是城昌村人,2016年通过政府推荐进入大西南锰业扶贫车间工作,进厂后,公司党支部及工会主动介入开展帮扶关怀,在业务上安排技术骨干一对一进行传帮带,使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个人能力、工资收入均得到稳定提高;同时在政策上主动争取,得到上级工会的困难补助和本级工会的长期帮扶。2018年,她的家庭顺利脱贫,子女安心上学,工作上也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担任电解金属锰厂中控班班长。

走进大西南锰业厂区,员工们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倒板、剥离、装袋、打包,伴随着机器的轰轰运转声,也是生活一往无前的热闹景象。

“这条路上原来都是杂草,我还记得刚来那会,都找不到下脚的地。这几年,我们一边建厂一边干活,把厂里打造得井井有条,就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大西南锰业安环部工作人员农瑞勤说。农瑞勤来自城昌村上岜屯,刚进厂时被安排在化验岗位,因为勤奋好学,得到了公司外派学习“6S”管理的机会,学成回来后,厂房内外、车间角落都成了她挥洒汗水的舞台,美化、亮化、整理、整顿……不到两年时间,曾经脏乱差的厂区在她手里变成了漂亮整洁的绿色工厂,她自己也从一个“打工妹”蜕变成了公司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

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靖西大西南锰业)(3)

梁开富在压滤车间工作现场。广西大锰集团供图

“我在公司上班6年了,家就在附近,下班回去就几分钟路程,回去照顾家里人也方便,不用外出打工,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孩子,在这里收入也不错,我小孩现在在镇上上幼儿园,我工作稳定,能在家陪着他成长,很幸福!”大西南锰业压滤车间主任梁开富说。梁开富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广州、中山、深圳等地打工,2016年,随着儿子的出生,他听从父亲的建议不再外出,来到大西南公司当了一名压滤工,凭着自己的努力,如今成长为生产业务骨干,而他的父亲、妻子,均是大西南锰业员工。在大西南锰业,像梁开富这样的“父子兵”“夫妻档”还有很多。

据大西南锰业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唐庚飞介绍,公司扎根在胡润镇城昌村,村委也很支持公司工作,积极协助解决了很多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当地的村民。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经济振兴,这里有好的锰资源,公司将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帮助当地村民将其“点石成金”,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扶贫车间也向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转型,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乡村劳动力转化是时代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西南锰业依托乡村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为工人们将家乡的烟火点燃,与老百姓们携手一起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陈曼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