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

如今巧克力是很稀松平常的休闲零食,但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它是非常珍稀的舶来品。而且当时还不叫巧克力,而是根据其英文chocolate,音译为“绰科拉”。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巧克力的人是谁呢?根据记载,他就是康熙皇帝。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1)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国力鼎盛,万邦来朝。西洋使者和传教士一般会向皇帝进献“方物”(西洋礼物),康熙照例会收下一些礼物,并厚加赏赐。由此清朝宫廷及达官显贵接触到一些比较稀奇的西洋物件。但是清廷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为的是“怀柔远人”,他们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但是后来的一次意外让康熙对西洋物件,尤其是西洋药品兴趣倍增。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2)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皇帝身患疟疾,病情十分严重,太医院的御医眼见康熙饱受疟疾折磨,一时间都束手无策。现在因为有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疟疾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在清朝时期,这是非常凶险的一大顽疾,在多番诊治之后,康熙依然缠绵病榻,未见好转。这时,西洋传教士洪若翰与刘应进献了金鸡纳霜(奎宁),康熙服用后很快痊愈。从此康熙更加注重西学,他经常对西洋人集体召见,还多次下旨延揽西洋人才。

“若西洋人内有技艺巧思,或系内外科大夫者,悉速着督抚差家人送来。” ——康熙帝给两广总督赵弘灿、广东巡抚范时崇谕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康熙倚重西洋传教士的一技之长,对西医尤为重视,他还任命西洋传教士出任宫廷御医,并在宫中建造了西洋药品研究场所。

“西洋来人,若有各样学问或行医者,必着速送至京中。”——康熙帝给两广总督杨琳谕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3)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农历五月,康熙皇帝移驾热河行宫避暑,下旨给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命他向刚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铎罗要一种名为“deriyaga”的西洋药品,顺便,“若有绰科拉亦求取”。

原来,康熙在与西洋传教士的交流中,听闻了当时风靡于欧洲上流社会的“绰科拉”,颇感兴趣。 他便下旨命赫世亨去求取。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4)

赫世亨时任内务府员外郎,兼武英殿总监造,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他接到谕旨,立刻找到铎罗,向他转达了康熙皇帝的旨意。铎罗将所携带的150块巧克力,悉数交给了赫世亨,让他进献给康熙皇帝。

赫世亨从中精心挑选出50块巧克力,又特地向在京供职的西洋医生鲍仲义详细请教了巧克力的成分、特性、食用方法等。他仿照欧洲贵族的食用方法,命工匠专门打造一套银器,还用黄杨木特制了用于搅拌的签子。

当时巧克力是一种黑褐色饮品,欧洲上流社会将其放在铜或银罐内煮开,配以白糖,煮化搅匀后再饮用,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纵享丝滑,直接拿来吃。

皇帝第一次吃巧克力,兹事体大。为了避免龙体损伤,赫世亨又找了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进行核实,得到了同样的说法。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5)

赫世亨这才给康熙写了一份900多字的奏折(巧克力说明书),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自己办事的过程,以及巧克力的配料、产地、特性、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食用等。然后他把巧克力放入特制的柳条匣中,连同用具和奏折一同呈上。

“至绰科拉药方,问鲍仲义,言属热味甜苦,产自阿美利加、吕宋等地,共以八种配制而成,其中肉桂、秦艽、白糖等三味在中国,其余噶高、瓦尼利雅、阿尼斯、阿觉特、墨噶举车等五种不在此。止知此八种而已,但此八种配制剂量,我一概不知,只知将此倒入煮白糖水之铜或银罐内,以黄杨木碾子搅和而饮。此种配方徐日升等亦知之。”——赫世亨奏折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6)

但是康熙是将巧克力当成西洋药品的,他看赫世亨洋洋洒洒900多字奏折中只字不提药效,颇为不满,直言赫世亨办事不妥当,下令再去问清楚。

“鲍仲义言味甘苦而性温,但未言益于何种身体、何种病,甚为欠妥。着再询问。”——康熙谕旨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7)

于是,赫世亨又找到鲍仲义,了解到巧克力并不是药品,而是属于西洋的茶品。赫世亨又询问清楚巧克力的功效和食用禁忌,然后按照鲍仲义的说法,再次回奏康熙。

“遵谕旨,再经询问,据鲍仲义言:绰科拉非药,犹如阿美利加地方之茶叶,一日饮一次或二次。凡为老者、胃虚者、腹有寒气者、泻肚者、消化不良者,均可饮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内热发烧者、劳病者、气喘者、痔疮流血者、泻血者,概不可饮用。”——赫世亨奏折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8)

康熙看巧克力只是一种西洋饮品,并无稀奇之处,顿感索然无味,再加上康熙平素喜欢饮茶,对华夏很多茶叶赞不绝口,而当时巧克力的口感不太受康熙待见。看到赫世亨的奏报,康熙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复“朕已知”。此后,康熙皇帝没有再过问此事,而巧克力的清朝宫廷之路,也戛然而止,巧克力在当时也就未流传开来。

后来到了光绪年间,上海《申报》上出现“送礼冬至蛋糕上市”的广告,巧克力开始与“冬至蛋糕”一起登陆沪上,并在功能类似于“南北货店”的洋行中售卖,于是巧克力又重新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而且巧克力的中文名也发生了变迁,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奉旨出国游历考察的清朝使节张德彝将康熙时期的“绰科拉”译为“炒扣来”。再到后来巧克力又被翻译为“朱古律” 、“朱古力” 、“朱鹄律”,再到如今广为人知的“巧克力”。

康熙挑战一天只吃紫色的食物(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9)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

金其斌《从绰科拉到巧克力:音译的道路漫长——四谈音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