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观古今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登楼远望,长天大地。

壮观的天地与厚重的时空感,一同涌进人的心灵,最是能让人生出深深的感动,生出一种昂扬的胸襟与抱负。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1)

一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寥寥20字,却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头两句,一写山,一写水。

在一个黄昏,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倚楼远望。

一轮落日正依傍着西山慢慢沉没,滔滔江水奔腾咆哮着滚滚向东。

诗人仅仅用了10个字,便将这万里河山缩于尺幅,是何等的恢弘阔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两句由写景转入说理。

如果你想把千里之外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两句诗因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议论,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诗更年年入选小学课本,成为许多小学生的启蒙诗。

它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胸襟与抱负,是要去攀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过更好的人生。

而这种永远怀揣着自信与魄力的人生态度,正是盛唐气象最好的反映。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2)

史书上关于王之涣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出身望族,自幼聪颖,仕途坎坷,是盛唐边塞诗人中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仅流传下来6首诗,却凭借两首诗独步千古。

流传较广的,是他与王昌龄、高适等的一则逸闻趣事——《旗亭画壁》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天,冷风扑面,大雪纷飞。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便相约一起到酒楼畅饮。来到酒楼时,恰巧有四位梨园女子,正在演奏曲目。

王昌龄灵机一动,对其他两人笑道:

“我们三个如今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没能分出个高低。不如我们今天来比一比,谁的诗歌被唱的多,谁就最厉害。你俩儿看怎么样?”

其他两人满口答应。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3)

这时第一位歌女率先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第二个歌女唱: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君。

高适伸手画壁:“这是我的《哭单(chán)父梁九少府》。”

第三个歌女唱:

奉帚平明金殿开,簪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这是我的《长信秋词》。”

王昌龄得意地对王之涣说:“看来我要赢了!”

王之涣可没那么轻易服输,他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的一位说:

“你俩看着,如果这个最有气质的歌女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要是唱的是我的诗,你俩可要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了。”

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4)

这时轮到最漂亮的那个歌女唱了,只听她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曲调苍凉而雄浑,一时令酒楼里的客人都怔住了。

王之涣这下得意极了,揶揄王昌龄和高适道:“啦啦啦,是我的《凉州词》,你们这两个手下败将还不快拜我为师。”三位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又名《出塞》,是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是边塞诗中的极品。

它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壮阔荒凉,气势阔大,慷慨而不沉郁。

“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由近及远,眺望黄河,但见那汹涌澎湃的河水竟如一条玉带般,迤逦地飞向云端。

一个“上”字,将黄河的蜿蜒无际、上接云端淋漓地描摹了出来,想象可谓奇伟。

“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一座寂寞的孤城横亘于阔大的画卷之上,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加见出孤城地势的险要,处境的孤危。

由此引出守卫这座漠北孤城的征夫们。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表面上是写边地苦寒,实际上却含蓄着无穷无尽的乡思离情。

可即便是写乡愁滋味,整首诗也全然没有衰飒颓唐之感,反而因其气势的恢弘阔大,呈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情调。

这是独属于盛唐人的气度与襟怀。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凉州词》的故事还有后续:

据说清朝的慈禧太后,对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喜爱得紧,就要一位书法很好的大臣将这首词写在檀香扇上。

谁知这位大臣实在太紧张了,写的时候,竟然少写了一个“间”字。

慈禧太后很快就发现了,立刻召这位大臣过来,拉长了脸问:

“你是当我不识字吗?怎么少写了一个字。”

大臣冷汗直冒,正在这时,他急中生智道:

“老佛爷,臣没有漏字,只是将这首诗略作调整后,重新断了句。不信我念给您听。”

大臣是这样断句的: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反复读了一遍,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就放过了这个大臣。

慈禧最狠的一首诗(凭两首诗独步千古)(6)

大臣凭着机智逃过一劫,不过诗词君却觉得相比原诗,重新断句后的词,逊色许多。

诗词都是讲究音律的,断句后的词,音调更谐婉些,却不及原诗读起来更为铿锵有力,也便缺少了原诗那恢弘阔大的气势、苍凉悲壮的胸襟。

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意见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