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

《儒林外史》里有一个人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这个人的形象实在是太鲜明了,通过这一个人,也正好就能明白吴敬梓写这本书的真正用意。

这个人是匡超人。

匡超人原本就是一个农村小孩儿,心地善良,特别勤快,尤其对父母,非常孝顺。小时候上过几年学,后来由于家贫,就跟着一个卖柴的客人到省城帮忙记账,可是没想到,那个客人没干多久就倒闭了,这个时候的匡超人也没钱回家,于是二十二岁的匡超人只好就在省城靠给人算命混口饭吃。

时来运转,正在这时,匡超人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恩人,马二先生,至于他是怎么遇到的,我们先卖个关子。马二先生看匡超人可怜,就送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家孝顺父母,读书科举。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1)

到了家里,父亲重病在床,匡超人为了伺候父亲,直接拿一个被单,睡在父亲旁边,每白天杀猪卖豆腐,晚上服侍父亲。由于他父亲晚上睡不着,总是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睡着,匡超人就读书陪到两三点钟,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

他哥哥为了给他接风洗尘,偷偷买了一只小鸡炖了,并跟匡超人说别告诉父母,毕竟一只小鸡不够这么多人分 ,但匡超人不肯,先盛出满满一大碗鸡肉送给父母吃之后,自己才肯吃。

有一天晚上,村里失火,一直烧到了匡超人家里,匡超人先是背出父亲,然后再去扶出母亲,并没有一点犹豫,因为在他看来,孝顺父母,是头等的第一要事。

可谓是孝顺懂事到了极点。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2)

由于匡超人出了名的孝顺,而且勤学上进,名声都传到了当地最高长官李知县的耳朵里,李知县特别喜欢匡超人,资助他考了个秀才。这是他的第二个贵人。

但是刚考中秀才,李知县就犯事被抓了起来,匡超人听说可能会连累到自己,赶忙跑去了杭州避风头。

到了杭州,匡超人认识了一堆假名士,所谓假名士,就是那些本身也热衷于科举做官,但却由于实力不行,没考上进士,于是便摆出一副无心科举,讨厌做官的一群人。

这些人没考上科举,因此就找到了一条出名的捷径:刻诗集,结诗社,诗酒风流,充当名士。

插一嘴,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你会发现,今天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我说句不是很好听的话,文学圈子里,大家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相互捧臭脚。

这些人表面上潇洒风流,骨子里对于功名富贵的执着,其实并不比别人要少。所以,他们摆出一副清高的模样,其实是幻想着能够做到名利双收。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3)

科举是很难的,但出名其实是没有那么难的,于是匡超人结识了这群人,加入了相互吹捧的队伍之中,发现,居然还有这样一条成功的捷径,近墨者黑,思想就发生了转变。

其实你可以细品一下这条捷径,是不是除了我刚说的文学圈之外,在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在做跟那些假名士一样的事?

后来,匡超人又认识了他的第三个贵人——潘三

潘三这小子是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市井流氓,主要的谋生手段就是违法犯罪,比如拐卖人口啊,帮人替考啊之类的。

潘三劝匡超人别跟那群假名士混,混不出啥好来,于是匡超人就跟潘三混,帮他做事,比如帮他拐卖人口,帮他替人考试等等。

但是潘三虽然是一个市井流氓,为人却特别讲义气,他对匡超人非常好,不但帮匡超人在城里买了一个房子,还给他娶了一个媳妇,虽然潘三做的是违法犯罪的勾当,但于私来说,他算的上是匡超人的第三个恩人。

这时的匡超人,已经彻底从当初的纯真朴实的性格,转变成了一个虚伪无情的人。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4)

这时候,曾经的老师李知县从京城里来信给匡超人,原来李知县当时只是被人诬告,现在不仅官复原职,还升了官,匡超人想要去投奔老师。

可是在去之前,他先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逼自己那个城里的妻子回到乡下,为了逼迫成功,甚至在妻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就将房子给卖了。

到了京城,老师问他有没有结婚,因为觉得老丈人官职低,怕被老师笑话,匡超人直接就很干脆地回答没有结婚,于是他不但得到了老师那貌美如花的外甥女,还得到了一笔十分不菲的嫁妆。

回到杭州,发现潘三被抓了,匡超人下意识先想到自己,因为他毕竟曾经是潘三的帮凶,在得知潘三一人将所有责任全部包揽过去之后,才放下心来

潘三得知匡超人从京城回来,托人联系他,想要匡超人去探望他,两个人聊聊天,可匡超人居然以自己身份高贵自居,不肯屈尊前往监牢。

并且他还对人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人性的丑恶和情感的凉薄,在这一句轻飘飘的话语当中,体现的真是淋漓尽致!

那么,匡超人到底是怎么碰到他的第一个贵人马二先生的呢?

那天,匡超人在街边摆摊算命,趁着摊前冷清之际,他拿一本马二先生写的书看,正巧被路过此地的马二先生看到,马二先生于是便出了个题,让匡超人写篇文章。

匡超人写完后,马二先生给的评价是:才气不错,但是还欠缺一些理法。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5)

等到匡超人小有名气后,一次,他跟人吹嘘说:“我的文名也够了,每次我出书,全国各地都抢着买,最少都能卖出一万多册。他们那些读书人都在书桌上供着我的牌位,上面写‘先儒’匡子之神位。

一个人听到这话就笑话他,说:“先儒的意思是已经死了的儒生,你还活着,为啥还得到了这么一个称呼?”

匡超人听到这话,不禁面红耳赤,可还是要争个高下,说,先儒其实是先生的意思。

那个人又接着问他:“有一个马二先生,你觉得他写的文章咋样?”

匡超人说:“哦,那个人啊,也是我朋友,写的文章理法不错,就是才气不怎么样。”

终于,匡超人用自己的亲身行动,报复了自己的第一个恩人。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经历(儒林外史里的这个人物)(6)

倘若没有马二先生,匡超人这时候应该还在街头给人算命,每天为着下顿饭而发愁;如果没有潘三,匡超人此时也只不过是一个整日与假名士为伍的假名士而已,幻想着美丽前景,却身无分文。

虽然马二先生挺迂腐,只知道科举考试,潘三做的是违法勾当,但于私来说,他们都算得上是匡超人的恩人。可匡超人的眼睛里已经彻底没有了当初的淳朴,对于昔日的情分,毫不惦念。

可以说,匡超人这个形象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人由天真的少年,经历过社会洗礼之后,自然而然变成世故模样的过程。

你说他错了吗?似乎也说不上,总之,我们只能说,他变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