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户外丢沙包(山东民俗志记载的儿童游戏之十六)

幼儿园游戏户外丢沙包(山东民俗志记载的儿童游戏之十六)(1)

丢沙包又叫“打鬼子”“打马尾”等,近代流行于山东各地。可三名儿童参加,用出手拳的方式决定分工后,两名儿童在相距一二丈的距离相对站立,中间站着一个儿童。游戏开始后,由站在两端的儿童用沙布袋朝中间儿童打去,中间的儿童急忙躲闪。如果扔出的沙布袋儿被中间的儿童接住了,他则有了一个“保险球”,可以抵消被沙布袋儿打中一次。如果中间的儿童躲闪不及被沙布袋儿打中了,则算输。被打中的儿童,要和打着他的那个儿童互换角色,继续玩此游戏。反应快的儿童,可以接住许多保险球,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输。

幼儿园游戏户外丢沙包(山东民俗志记载的儿童游戏之十六)(2)

此游戏也可多名儿童参加。游戏前,先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或三组。分两组时,一组站在中间,另一组则分别站在两端,用沙布袋快速地打中间一组的儿童。如果沙布袋被某儿童接住了,便有了一个保险球,该组的其他儿童被打中可以用这个保险球抵一次。如果有一个或数个儿童已经被打下场,剩下的儿童能连着接一个或数个保险球,那么下场的儿童可以再上场继续玩。如果中间一组的儿童全部被沙布袋儿打下场,则要与另一组互换角色。分三组时,方法不变,只是当中间一组的儿童被打下场时,第三组的儿童上场当打沙布袋的一方,而原来打沙布袋的一组则换到中间躲闪沙布袋。如此轮换上场,兴尽而止。玩这一游戏的多为女孩,也有男孩和女孩一起玩的。

幼儿园游戏户外丢沙包(山东民俗志记载的儿童游戏之十六)(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