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的生命之道(盲道从下井到上山)

当很多电影人都在向钱看,向厚看时,导演李杨却依然保有着一个文人般的犀利目光,来审视着这个时代,观察着当下的社会,表现着世道中的人心。如今的李杨,还有一年就将步入花甲之年,但他那种强烈的内心表达,对电影的热情与毅力却丝毫不减。拿他的这部新作《盲·道》来说,从2014年拍摄,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时间,影片中的那位小女孩都已从当时11岁的孩子,出落成了15岁的大姑娘。好在这部《盲·道》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将在2月2日与观众们见面,李杨所精心烹制的这道既有现实苦味,又有人情暖味的菜肴终于要上桌了。

盲道的生命之道(盲道从下井到上山)(1)

2003年,一部《盲井》让很多人认识了导演李杨,与他同辈的导演很多都向现实低了头,向商业和资本妥协了。要知道,在前一年张艺谋的《英雄》已开启了中国的商业大片时代,而李杨依然坚守着初心。《盲井》在口碑上取得空前成功后,他又在4年之后推出了“盲”系列第二部作品《盲山》,相较于《盲井》中井下的人性黑暗,《盲山》更加贴近于现实,关注女性,更具内心冲击力。自此,“盲”系列真正成为了金字招牌,同样成就了李杨导演在华语电影圈中的地位。如今,《盲·道》来了,看得出十几年如一日的李杨对这部作品非常注重。

从题材上来说,这部影片延续了导演李杨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风格。在这部《盲·道》中,他将乞讨者这个群体用极为写实的电影语言呈现了出来,让观众来洞察这个人群的江湖与人性。比如男主赵亮这个人物,表面上的坏形象与内心中的善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代表了当下“坏人多不得好死,好人多不得好活”的畸形社会现象。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在公安局的晶晶依然被人贩子似的继父领走,继续让她在暴力的恐吓下乞讨为自己赚钱。这是整部影片的第二个反转,原来警察帮不了晶晶,不得不说这是对现实与法制体系的一种控诉,非常有深意。

在晶晶再次落入魔爪后,赵亮开启了以自救的方式来送晶晶回家。接下来是第三个剧情反转:怎料历尽送晶晶回家后,赵亮才得知是她的父母将女儿卖给了那位“继父”,而且家里的后爸还曾意图猥亵晶晶,甚至还要收6万钱将女儿卖给赵亮。家是心灵的港湾,但在这部电影中却成了狼窝之外的虎口,人性的复杂与黑暗,在影片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到了人性嗜血的一面。如果说这样的故事是带血的,那接下来的镜头便是聚集到了另一个群体上,那就是:看客。在赵亮被前来抓晶晶的坏人用刀捅伤后,有很多人在围观,却无一人上前,甚至没人打110和120,只是在重复着“别多管闲事”这冰冷的四个字。

盲道的生命之道(盲道从下井到上山)(2)

这些人就像是鲁迅在《药》中所说的:吃沾血馒头的人,这是人的劣根性的赤裸裸体现。剧情进展到这里,影片就此戛然而止,没有交代赵亮的死活,也没有将坏人绳之于法,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很李杨,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从导演角度来说,从曾经的下井到上山,再到如今这部《盲·道》,李杨一直在路上,近六十岁的他如十六岁般的为梦执着,就像一位海明威式的“斗士”,用自己的电影语言告诉着所有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