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怎么摆正自己的心态模板(善待老人浅析)
国家卫健委10月15日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到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口14740万人,占比为55.83%;70到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占比为30.61%;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占比为13.56%。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与老年人相关问题也不断涌现。人口老龄化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正在变老”、“未富先老”也已成为国际上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
独身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生活圈子狭窄,心理上承受的孤独与失落,远远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独身老人的子女在为其不断提供物质安逸的同时,又有几个能够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期待”
独居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无退休金的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
第二类:企业退休的经济条件一般的独居老人;
第三类:事业退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独居老人。
由于人近花甲,老人们不仅是社会角色有了变化,而且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均有所改变。当岁月变迁,老人的心理会在一定程度形成落差,而子女们又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多数外出打工就业,只留下年迈父母在家乡居住,无法时常陪伴左右。独居老人们经常一个人发呆,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每次跟子女打电话都有说不完的话,想要他们陪伴又怕耽误他们工作,时间一长,很多老人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精神不振,心情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的情况那么,独居老人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呢?
从心理学角度老年人有以下七个常见的心理需求:
1、健康需求
人到老年,常会有恐老、怕病、惧死等心理,因此健康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尤其重要的事情。身体健康,是保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
2、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等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子女孝顺将使他们老竹所依。老年有所依靠,老年人心理上才不会失落、孤单甚至绝望。
3、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和谐;邻里关系融洽,互帮互助。
4、安静需求
一般老年人都喜欢安静,怕吵怕闹,环境过于喧闹会让老年人烦躁不安。
5、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可能会出现低落情绪,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意出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抑郁,为疾病埋下祸根。
6、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以后,生活寂寞,子女又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而且任何人都无法取代配偶的地位。因此,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让老年人有一个快乐温暖的晚年。
7、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一些国内专家也在出谋划策,可以实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制,建立孤寡、独居老人定期寻访制度。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建立相关档案系统,及时了解老人情况;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完善居家养老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孤寡、独居老人提供免费服务。
以及建立志愿者帮扶系统,依托基层老年协会、志愿者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助服务,广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探索建立起以一对一、多对一结对为主要形式,提供生活照料、情感关怀、紧急援助等服务。
那为我们为人人子女,当我们的老人选择独居后,我们在过好自己的日子的同时,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一、保持与老人必要的陪伴和照顾
如果老人选择了独居,为人子女记得保持与老人必要的陪伴和照顾。老人独居一定不要让他离你们太远,适当的距离就好。吃过饭了带有爱人和孩子散步到老人那里坐坐,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及时补齐
二、节假日接老人一起欢聚一堂
节假日一定不要让老人独居一室度过,接老人或是全家去到老人居住地一起欢聚一堂。
再开朗或是开明的老人,最落寞的其实就是节假日时别人家的欢声笑语衬映着自己家的冷清安静,此时,老人会聊入一种莫名的糊口,心情会跌入冰点,会从生出各种不好的念头。节假日不要只顾自己家人的外出旅游玩耍,记得和老人一起过一个团圆、欢聚的假日。这种心灵的慰藉堪称灵药。
三、不要插手老人找老伴的事
如果有可能的话,给老人找一个老伴,两个人相互照顾共度余生。
为人子女,让老人有一个温暖的老年生活吧,毕竟,未来的我们也会变老!
善待老人,与君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