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心为主君意领气形)

师父一直要求我们平时有点体会都要记录下来,我一直也在想写写,不知怎样入手写。

我平常也教了一些学生,教学时也能观察到学生的问题所在,看到初练拳者身体的不协调,动作的僵硬,也会想到自己,自己也是从学生这样走过来。

师父常说:“练拳没有巧,坚持不懈,心安在当下就行了”。但很多人会说,我是在认真学呀,也在认真做,可是就是做不好,可能是太笨的缘故吧。

其实是他们没有真正理会到师父说“当下心安”的内涵。

开州四维拳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心是主君,意领气行”。

今天带着大家做领劲走顺缠逆缠,但有些学员在反复反复动作之下仍自我陶醉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习,不按照这个原则来,我的脑子里又一次蹦出这句话了。《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

说到底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心为主君意领气形)(1)

心主宰着身,身体百骸无不从心。因此心是主君。

那么心如何领导、察知、控制、驱使身体的呢?

这里就有一个关键:“心之所发谓之意”,这个意在心与身之间进行联接,在心的角度上代表着心,在身的角度上代表着身。

人自出生后,后天情欲渐长,先天元气渐消,又为六气所侵,七情所感,六欲所扰,从而使得身体消耗无滋,百病生,形神涣散,各种杂念、想法、欲望掺杂,心体被蒙蔽,以至于心不控身,而身不顾心,身心背离的现象。

四维拳行架一书规范第一条强调的就是用意,在拳架运行时要根据拳式动作不断的用意领着前行,用意专注于动作运行之前,使任何招式动作都有目的指向,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的促进完成这一目的的运行。一动无有不动,这个一动就是意动,意的指挥,意先行。无不动,是指外形配合意动,跟随意的指挥,依次向着目的而行,没有顾此失彼的乱动、妄动。用意是贯穿在整个拳架运行之中,所以就有了心是主君,意领气行的规矩要求。

初学用意,要一边想一边动,初始会存在着意与形不统一的情况,意与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造成精神与身体两方面的紧张,只要悉心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动作就会与意相配合。熟练后意就会专一、专注、专诚,这时心就自然而然的静下来,最后达到无极而太极的混混沌沌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静状态。

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形者外显于形象也。是故,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相感不外一气之流行。所以拳架子是形与意的统一结合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在练拳时出现闭目养神,似睡非睡,动作松懈,散漫随便,没精打采等等现象,都是拳之病,没有真正达到意与形配合一体。

《说文》曰:“意,志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至少包括三种含义,一是目的性,二是持续性,三是坚决性,概括为坚决的向着一个目的持续前行。《春秋繁露》曰:“心之所谓意”,这也说明意必须要有载体才能达成目的性,否则,意无法在时间空间内得到具体的体现和落实,就成了空中楼,水中月,镜中花,变成了空想,臆想。练拳运行过程中要内意与外形相统一,意动则形动,意注于形中,开合虚实内外合一,意到劲到,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最终志于道,参阴阳,合造化。

这就是内三合的真正含义,同时因意形合一致身心一体,心体工夫无形之中造就出来。

说到底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心为主君意领气形)(2)

龙溪曰:心之通明是谓圣。即:圣人通过持之以恒,下学上达,经过一定时期的笃实修养,来达到觉悟的境界。

因此龙溪告诫门人:“实修实证,弗求速悟,水到渠成,自有逢源时在。”

开州四维拳《初学下手切要》第九条:“曰拳即曰心,四肢百骸无不从心。”

所以,师父从一开始就要求学者:按三专之法,专注、专一、专诚,层层递进,以复本心之灵明。

四维拳弟子: 桂红宇

202103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