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比普通血哪个更好(通用熊猫血让熊猫血)

熊猫血比普通血哪个更好(通用熊猫血让熊猫血)(1)

导读

“通用熊猫血”为RhD阴性血人群带来了福音。

“熊猫血”顾名思义,物以珍稀而珍贵,更是因其与生命息息相关。去年,浙江大学团队研制出“通用熊猫血”。通过细胞膜锚定分子在红细胞表面构建三维凝胶网络,实现了“通用熊猫血”的人工构建和安全输血。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这对于“熊猫血”的人群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福音。

什么是“熊猫血”?

通常所说的“熊猫血”,医学名词叫RhD阴性血。指的是Rh血型系统,在临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非常复杂,所含有的抗原数目最多。临床中最为常见、最为主要的仅有5个抗原DEeCc。

而在临床中,我们将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的血型,称为Rh阳性,红细胞表面不含有D抗原的血型,称为Rh阴性。由于我国汉族人中RhD阴性者约占3‰,加之输血时需要ABO同型,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RhD阴性血源因此相当紧缺,所以我们称之为“熊猫血”。

什么是“通用熊猫血”?

从结构上来讲,D抗原像钉子一样插在红细胞中间,有一小部分像触角一样暴露在外面。

而浙大团队将其进行了结构上的小小的改造。在细胞膜上引入特殊设计的锚定分子,用类磷脂分子复制出一根根“柱子”锚定在红细胞膜表面,将复制了细胞膜最外层唾液酸分子材料的三维凝胶网络均匀地构建在细胞表面,引入固定酶分子并借助酶催化反应形成稳定的结构。

也就说,通过一层三维凝胶网络,将RhD阳性的红细胞“伪装”成RhD阴性红细胞,有了这一层的伪装,输入到RhD阴性人体内的伪装后的RhD阳性红细胞不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不会发生溶血反应。

“通用熊猫血”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通用熊猫血”已经在小鼠体内实现了安全的单次及多次输血,具有正常的体内循环时间;同时也在兔子体内验证了RhD抗原的安全掩蔽,且不具备免疫原性。在动物体内的成功实现,那么,对于应用于临床的未来前景就是可观的。若能实现,那么解决了现实临床中很多难题!

一、 解决了RhD阴性血液匮乏问题

目前来说,无偿献血的血源仍无法满足临床的血液需求,更何况一袋难求的“熊猫血”,更是处于紧缺的状态,目前,“熊猫血”有三种来源方式:一是无偿献血,这种要靠有奉献精神的人主动献血,患者也要靠运气恰巧能遇到合适自己的血液;二是自体血储备,自己输自己的血,但这对患者的自身身体条件要求很高,需要经过评估才可以储备,仅适合择期手术患者;三是Rh阴性血特殊群体组织,因为知道自己是特殊血型的人,他们有自行组建的一个小团体,彼此之间互为供给血源,遇到紧急需要输血,血站供应不足时,他们可以通过群组织立刻找到合适自己的血源,就像一个移动式的小型血库。

但是有了“通用熊猫血”完全可以缓解这种紧张的局面,RhD阴性的患者不会因没有相同血型的血液而忍受病痛来等待分配血液,不会因为没有相同血型的血液而一次又一次择期手术,更不会因为没有相同血型的血液而四处求援。

二、 解决了紧急用血的难题

常规病人可以有时间等待血液供应,但遇到急诊外伤、大失血的患者,根本没有准备时间,最紧急的就是产妇,产妇大出血是很凶险的,紧急输血是刻不容缓的事。

在遇到以上紧急情况还没有相同Rh血型血液的时候,为了挽救生命,往往是异型输血。

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男性患者或者没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输注RhD阳性血,若产生抗体,以后输血只能输注RhD阴性血。

若患者是有生育需求的妇女,为了抢救生命,也只能输注RhD阳性血。但是,这样输血是有弊端和输血风险的,输注过异型血的人,日后产生抗体,只能输注阴性血液,而且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妇女,日后可能发生流产、新生儿溶血病等。

以上是目前紧急抢救时的方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进行异型输血,毕竟,异型输血风险高,存在不确定性,对患者日后的输血也存在弊端。但有了“通用熊猫血”,就不会陷入紧急用血时却找不到合适血液的窘境,而且,“通用熊猫血”可能也不用担心患者日后会产生抗体。

三、也可以应用于其他RhD血型抗原的患者

根据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抗-D试剂研究结果,将RhD 抗原分为5种:

1.D——正常D抗原;

2.弱D——抗原表位的质量正常而数量少的RhD 抗原;

3.不完全D——抗原数目基本正常,缺少部分D抗原表位;

4.不完全弱D——抗原数量少同时存在缺少抗原决定簇的D抗原;

5.增强性D——D抗原在数量上增加很多,其抗原性也强。

虽然以上RhD血型均有D抗原,但对于弱D以及不完全D型的患者,在临床中,按Rh阴性血型处理,也就是说,这两大类患者在临床中是输RhD阴性血液的,所以,“通用熊猫血”也可以应用于这些特殊RhD血型的患者。

如果在未来真的可以应用于临床,那么,“熊猫血”需求将不再是一袋难求,也就没有那么“国宝”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