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1)

微谈乐是魏薇老师公众号“魏薇浅谈音乐”旗下新专题节目,是魏老师在音乐生涯和教学历程中总结的一些音乐理解,教育理念,都是魏老师教学多年来沉淀的音乐之道。希望魏老师为大家总结的微谈乐,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浅谈《肖邦练习曲》教学演奏剖析(三十八)

Main points

《肖邦练习曲》op25.no8

第20首 降D大调(Op.25,No.8) 活跃地( Vivace)

这是一首六度双音练习曲,在钢琴文献中专为六度而写作的练习曲并不多,比较著名的还有德彪西《12首练习曲》的第4首等。肖邦这首练习曲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当一个学习者告别莫什科夫斯基或克莱门蒂等程度的练习曲后,他就开始进入了肖邦的练习曲。这首练习曲和作品25的第2首以及作品10的第9首都是可以作为初学者选择的。不过,对于一些手掌比较小的学习者来说,这首作品的技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技巧方面

六度技巧对于手掌的伸张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1.进行分手练习,开始时先不用踏板,完全依靠手指自己来连接。弹奏时,手掌要打开,让手指提前抬起来做好双音的下键准备。在弹奏中,手腕要松弛,手腕的重心不要偏低,它可以稍稍抬高一点儿,这样既能使臂力顺畅地到达指尖,也方便手指的左右移动。

2.由于旋律非常歌唱、非常抒情,因此,在触键时要注意指尖应该放平一些,不要太直立,尽量让触键深厚而连贯。

3.右手的指法要当心,双音中的高音是旋律线,要突出它并尽可能连接好。下键时高音需要弹到底,而大指所弹的低音则可以虚一些,有时甚至可以比高音稍早一些离键,这样有助于高音的连接。

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2)

4. 左手也需要单独练习。左手声部的音型都是分解和弦,有时六个八分音符为一个和声,有时三个为一个和声。所以在下键时,我们最好能以一个完整的和声把位来准备手指,而不要弹完一个音再临时想下一个音。

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3)

音乐方面

在演奏中,发声清晰与否关系到演奏的质量。对于这首六度练习曲,由于手的把位比较开阔,要想将旋律线条弹得很清晰是十分不容易的。声音如果不干净,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

1. 手指不够灵活,运动技巧有问题。

2.双手的声音比例没有控制好。

3.踏板的踩法不合适。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解释一下对于踏板的理解,有几个方面可能会对于踏板的使用产生影响:

a.作曲家的写作用琴 当肖邦在创作时,他所标明的踏板,一定是以他所使用的那架钢琴的声音效果为标准而写作的。我们都知道,不同的钢琴会有不同的踏板效果,有的踏板需要踩得很深才有丰富的延音,而有的踏板只需浅浅地踩一点儿,延音效果就很明显了。所以,我们今天的钢琴和肖邦时代的钢琴效果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b.场地效果 演奏场地不同,踏板的使用效果也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在一场演出前演奏者需要走台,去试试舞台上钢琴的手感和踏板。如果场地的声音发干,那就多踩一点儿踏板;如果场地的声音混响较多,那就要适当地减少踏板的运用。同时最好能有人在观众席倾听,以帮助演奏员辨别声音的感觉。同样,在教室里练琴的效果和在家练琴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需要我们用耳朵作出判断和调整。

c.演奏水平 每个学习者的弹奏能力都不一样:一个技巧出色的演奏者踩了一种踏板,可能声音效果还不错;而另一个技巧稍弱的人用同样的踩法,也许就会声音浑浊。我们可以想象,肖邦作为一个钢琴家是拥有非凡的演奏技巧的,他在这首练习曲中所写的踏板都是按和声进行来更换的,例如开头部分,每六个音换一次踏板,我们完全应该按这种和声规律来踩。但是,非常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时候抬起踏板?”或者“一次踏板踩几个音?”这是因人而易的。如果完全死板地依照乐谱,将六个音踩在一起,一个技巧不够好的人可能会弹出很脏的声音。我们常说“踏板是用耳朵来‘踩'的”,这是在要求我们既要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又能灵活使用。

在德国亨勒出版社版(埃瓦尔德·齐默尔曼编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版(帕德雷夫斯基编订)两个版本的《肖邦练习曲集》中,这首六度练习曲的第13-18小节都是没有踏板标记的,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难道肖邦的意图真的是这几小节一点儿踏板都不需要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我们应当按音乐情绪的发展和和声的变化来安排踏板。法国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托在他所编订的《肖邦练习曲集》中这样写道:

“建议以下六小节都采用本小节的踏板方式。

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4)

第20首 降D大调(Op.25,No.8)

肖邦练习曲op25no2右手示范慢速(魏薇微谈乐浅谈肖邦练习曲)(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