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1)

中华石龙子

早些年,山区小城里的河道边多坡地。空闲的坡地也常被闲不住的人开垦成自留地,自留地沿着坡成小梯田状,种些时令蔬菜。那天,蹲守着地里拍摄着上一垄地的小虫儿,忽然感觉到边上的草叶丛里有动静,眼角一喵,原来是只中华石龙子(我们叫它为四脚蛇)。相距的很近,百微镜头下,可以很轻松的拍摄到它的特写。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2)

只是它并没有打算在这儿停留,溜了个弯便转向离去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3)

待它转向远去时,不由心中暗喜,原来,这是只断了尾巴的中华石龙子。知道石龙子在遇险的时候会断尾逃生,也记得在小的时候在捉石龙子的时候,有见过一回一小段断落的尾巴在地上抖动着。可真正看着这石龙子断尾后的截口的模样,也只是在这回的不期而遇中,头一回看见,还拍着了张片子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4)

真的很好奇,这石龙子,怎么能在这样的断尾处,重新生长出完整的新尾巴

神奇的大自然。

石龙子(爬行纲/蜥蜴目/石龙子科),约1,275种蜥蜴的统称。

别名:四脚蛇,守宫,山龙子,石龙蜥,猪婆蛇等

生活习性:石龙子,四肢发达,前肢5指,后肢5趾,指、趾端均有钩爪。尾细长,末端尖锐,易断,断后能再生。栖于山野草丛中,爬行迅速。分布长江流域和以南地区。

栖息环境:石龙子生活于低海拔的山区,平原耕作区,住宅附近公路旁边草丛中,及树林下的落叶杂草中,丘陵地区青苔和茅草丛生的路旁,低矮灌木林下和杂草茂密的地方,均可见石龙子

主要价值:捕食害虫,有益于农林业。成体去内脏干燥后加工成中药材有解毒、散结、行水的功效。鲜品去内脏洗净后同瘦肉一起蒸煮,可治小儿虚弱、疳瘦等疾

传统食用:在中国两湖、两广、安徽福建及其他地方均有将中华石龙子用作食材的习惯,两广地区有一种以石龙子剁成肉馅的饼在民间很是流行,福建地区有用石龙子作为汤料和菜肴。

行走山城绿道期间,共遇上三种石龙子。

中华石龙子(石龙子科),常见。

体长20-30cm。白天活动,常发现在路旁、田间、土埂或石块不动,伺机捕食,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亦吃小蛙、蝌蚪等,偶尔也会摄取植物茎叶。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5)

手机拍摄:中华石龙子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6)

手机拍摄:中华石龙子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7)

手机拍摄:中华石龙子

丽纹石龙子(石龙子科),常见。

体长约22~27cm.体型略微肥胖,全身鳞片光滑, 后腿外侧有不规则排列的大形鳞片。身体背部为黑色,上有五条金色纵纹延伸至尾巴基部;成蜥身体背部为褐色或灰褐色,体侧有红暗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8)

手机拍摄:丽纹石龙子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9)

手机拍摄:丽纹石龙子

相对于成体的丽纹石龙子,幼体丽纹石龙子,尾巴的蓝色更为鲜艳浓郁。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10)

手机拍摄:丽纹石龙子,幼体

南滑蜥(蜥蜴目/石龙子科)

体细长而略扁,头体长略短于尾长。身体两侧上半部始自鼻孔,通过眼,经耳孔上缘,四肢基部上方,向后延伸至尾端,各有一棕褐或黑褐色纵带。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11)

手机拍摄:南滑蜥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12)

手机拍摄:南滑蜥

最大的石龙子排名(有断尾逃生的绝活)(13)

手机拍摄:南滑蜥

拍摄地点:福建三明,绿道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生态摄影之乐趣。如果有误请指正并见谅,谢谢您的观看支持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