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两个刚性管控措施是什么(中铝力推的五标一控)

网络上关于中铝的“五标一控”的新闻报道满天飞,各分公司均在不遗余力的报道推进的进展和效果,领导都说效果好!非常好!可是在我们的“微信交流群”和文章后的评论区,中铝的职工意见很大。

我们在拜读了“五标一控”的资料和大量报道文章后有了和大家一起探讨此现象的背后原因的冲动。小编认为这个“五标一控”并不是新东西,民营企业已经运营多年。

“五标一控”管理模式到底是啥?到底有没有效果?职工意见为何如此之大?按道理来说,国企员工的幸福感应该要远高于私企的,但为何现在倒过来了?让我们随笔者的报道来一睹芳容,深入了解此现象背后的根源。

一、“五标一控”管理模式起源于山西中铝华润并在中铝系统内全面推广

“五标一控”管理模式起源于山西中铝华润。2021年3月30日--4月1日,中铝股份推进电解铝“五标一控”管理模式工作会在山西中润召开。中铝集团各电解铝企业相关人员在山西中润参加会议,同时,中铝股份各电解铝企业还设视频会议分会场,共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认为,山西中润在实践中形成的“五标一控”管理模式是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电解生产管控理念和方法,是公司电解铝业务单元多年实践的系统集成。通过此次会议肯定了“五标一控”管理模式的效果,中铝各分公司加快了“五标一控”管理模式推广工作。

今年推广的“五标一控”管理模式,要求所有电解铝企业按一个模式作业,这是集中一贯管理、扁平化管理、高效管理标志性起步。

“五标一控”管理模式到底是个“啥”?各分项都说了个啥?

1、中铝系统对“五标一控”的定义和定位:

大宗原原料标准焙烧启动标准启动后期管理标准正常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生产操作标准数据化管控生产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电解生产管理模式,更是一种适用于各项管理业务的思维理念和工具方法。五个标准是基础,让生产管理有标可依,数据化管控是手段,让标准落地生根。

2、详解山西中铝华润SY500槽的“五标一控”管理模式

大宗原原料标准:原材料质量把关是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要结合生产需要制定内控标准,瞄准关键指标严格控制。

焙烧启动标准:焙烧启动执行关键控制点就能很好保障启动安全,启动质量,关键是过程管控要实现控制标准要求。

要认真研究制定电解槽焙烧启动执行标准,重点管控启动流程、启动关键控制点,明确焙烧启动关键控制点 16 条,

(1)、无效应湿法启动;

(2)、严格控制局部过热;

(3)、严格控制物料平衡解决局部过热;

(4)、中缝实腔物料焙烧;

(5)、严格确认所有启动条件;

(6)、启动前确认电解质水平不低于 400mm;

(7)、启动中灌电解质量不少于 20 吨;

(8)、启动前拆除软联接执行三级确认;

(9)、启动后电解质水平不低于 350mm;

(10)、启动后分两7次灌铝共 22 吨,24 小时开始灌铝 11 吨,32 小时灌铝 11 吨;

(11)、启动后在三个环节彻底打捞炭渣,一是启动后打捞炭渣,二是两次灌铝前打捞炭渣;

(12)、启动后按照阳极裂变量进行阳极找平;

(13)、启动过程和启动后严格控制 30v 以上效应电压;

(14)、启动后期管理严格执行高温高分子比建炉帮;

(15)、启动后严格按照标准梯度降低电压;

(16)、焙烧过程、启动过程、启动后、灌铝后等 72 小时四个阶段, 24 小时监控侧部、炉底、钢棒温度变化。

16 条关键控制点是大量电解槽启动实践的总结,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只要有一条做不到,都会影响到电解槽启动安全。焙烧启动管控要以关键控制点为主,抓过程落实,就能完全实现启动安全。

启动后期管理标准:启动后期管理是奠定电解槽生命周期稳定的重要阶段,在后期管理时间、管理技术标准上下功夫。

电解槽启动后期是电解槽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后期管理最重要的目标是在高温、高分子比下建立坚固、稳定的炉帮,实现电解槽内衬一体化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公司内部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认识,确定坚定不移的目标,用三个月的后期管理时间换取长久的生产稳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都要有耐心做这件事。启动后期管理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制定科学的启动后期管理工艺技术标准,启动后期工艺技术标准要遵循“两低一高”“三配一限”原则;

“两低一高”指低铝水平、低氧化铝浓度、高电解质水平,“两低一高”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电解生产最核心的问题,规整的炉膛,电解生产故障问题大多源于炉膛问题,而引起炉膛问题的主要因素为铝水平、氧化铝浓度、电解质水平三个技术标准的不合理;标准的设定要科学,符合生产实际,与电解槽设计、原料条件等关键要素结合起来,以理论计算为基础,确定合理的控制标准;

“三配一限”技术是指根据电解质体系匹配氟盐过剩量、匹配工作电压、匹配过热度限控低电解温度;三配很重要,决定电解生产效率和电解生产工作量;低电解温度对生产的影响很大,要严格控制温度底线。

二、明确启动后期三个月控制期;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针对后期管理需要,每个时间段的工艺标准是不一样的,要以电解温度管理为中心管理启动后期工作,要严格按照电压梯度降低电压。

电解槽启动后期电压梯度控制表

中铝两个刚性管控措施是什么(中铝力推的五标一控)(1)

电解槽启动后期电压调整图

中铝两个刚性管控措施是什么(中铝力推的五标一控)(2)

电解槽启动后期工艺指标控制表

中铝两个刚性管控措施是什么(中铝力推的五标一控)(3)

正常生产工艺技术标准:正常生产的工艺技术标准很关键,核心在于执行、落实标准,要持续改进标准,不断纠偏规范。

电解槽正常生产期工艺技术标准规定了电解槽生命周期内的工艺标准,遵循“两低一高”、“三配一限”原则,按照槽龄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生产条件不同,设定了不同的工艺标准,这种工艺技术标准能够实现电解槽长周期生产稳定运行。正常生产期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电解槽工艺技术标准化,解决电解工艺一致性问题,保障长周期的生产稳定。

电解槽正常期工艺指标控制表

槽龄

电解质水平

(cm)

铝水平

(cm)

分子比

槽温

℃)

91天~120天

18~21

21~23

2.7~2.9

940~960

121天~150天

18~21

21~23

2.5~2.7

940~960

151天~1年

18~21

21~23

2.45~2.55

940~960

1年~2年

18~21

21~23

2.45~2.55

935~945

3年~4年

18~21

22~24

2.45~2.55

935~945

5年~8年

18~21

23~25

2.45~2.55

935~945

8年以上

18~21

24~26

2.45~2.55

935~945

生产操作标准:操作标准化、精细化有助于工艺技术标准的执行,要规避因操作不精细而左右工艺标准。

根据电解生产运行工序,认真研究制定电解生产工序操作标准、生产操作指导书、设备操作说明书。操作团队要全面学习掌握这些标准,并严格执行工序操作标准,推行精细化作业,杜绝生产异常,工序标准的执行保障工艺的有效运行。

数据化管控生产:数据化管控电解槽是大容量、大系列生产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数据评判,把趋势,纠偏差,定方向,预知控制。

1、两级技术评判:

制定技术评判标准、建立生产数据库、建立评判分析模板、认真落实两级评判。坚持“部门周评判,车间日评判”不动摇,以技术评判判趋势、定方向、抓关键;评判严格按照评判标准执行,按照技术规范分析、按照评判模板推导,不能人为干预。

2、电解槽分类管理:

电解槽分类管理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电解槽一致性,包括工艺条件的一致性、生产槽况的一致性、原铝质量的一致性、经济指标的一致性,减少异常问题发生。根据工艺把电解槽分为“A、B、C、D、E”五类,每类对应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指标,电解槽分类管理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评价电解槽健康状况,A 类电解槽为最好,控制目标是 95%以上,A 类槽占比降低,说明系列电解槽趋于劣化;

二是持续改进电解槽状况,以分类层逐级提高电解槽类别占比数,持续改进电解槽运行状况;

三是减少电解槽异常损失,电解槽异常所带来的指标损失是很大的,消除低类槽,提高 A类槽,能较好地控制亚健康槽所带来的指标损失。

3、铝液金属平衡管理

用金属平衡管控铝液质量能有效地控制质量波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确定金属平衡基础数据,计算主要原料氧化铝、阳极、氟化盐、保温料中的 Fe、Si 含量,金属平衡基础 Fe 含量 0.048%,硅含量 0.02%;

二是控制生产过程增加金属,生产过程中增加的金属主要为化钢爪、化铁12质工具,在金属平衡基础数据上设定对生产过程的金属控制,评定生产管控能力;

三是降低保温料中铁含量,保温料中的铁含量要控制在 2000ppm以下,要通过保温料生产系统进行除铁。

4、数据统计分析

建立生产数据库、原料数据参与控制、生产数据跟踪监控、生产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应用、数据分级管控、数据管控模式。

工艺团队管控数据、进行数据评判,其他人员进行生产维护和评判结果表单的执行。

责任划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工艺责任,工艺数据的管控是工艺团队的责任,设定了工艺管控效果评价指标,与工艺团队绩效挂钩管理;

二是生产维护责任,评判结果表单的执行、生产运维过程指标的落实与生产维护人员绩效挂钩管理,有效结合,运维出最佳的生产结果。

三、“五标一控”管理模式有没有创新?

作为曾在民营、国营铝行业任职20多年的“电解铝”公众号小编团队,对中铝的“五标一控”管理模式是基本上肯定的。“五标一控”管理模式其实也正是中国民营电解铝企业运营多年的标准化,中铝不过是用理论的形式总结了出来,也

是必须要给个大大的“赞”的

四、“五标一控”管理模式为何会引起许多职工的不满?

“电解铝”公众号团队通过私下里与中铝职工的沟通,许多职工对“五标一控”是有意见的,甚至部分职工、干部均有离职的意向。主要意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标一控”管理模式还缺设备一标,应该改为“六标一控”!很多中铝的职工,下到基层员工,上到车间主任级,均说应该增加“设备标准化”!山西中铝华润为新系列、新设备、新投产,此时的指标都是短期的。据资料显示,山西中铝华润SY500KA铝电解槽自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投产,目前已经启动270多台槽,大部分槽均在1~2.5年槽龄间,并未体现出真实的指标情况,后续槽龄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而中铝系统部分老厂,槽型小、设备落后、槽龄长,强行对标难度大。职工的操作很多依靠设备完成,设备直接决定了工人的操作强度、工作量,间接影响了指标的好坏。

2、如此大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应用、考评对其它老系列来讲,工作量太大,员工工作强度、劳动量无形中增加不少。尤其是对于高龄槽多的老系列,从上到下头都是大的。

3、操作标准化是需要建立,各分公司要在提升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前提下开展工作,否则变成了“整人”的管理模式。

下面这图是某分公司报道操作标准化的图片,整槽维护全程依靠一帮工人在操作,这样的操作标准化真可行吗?

中铝两个刚性管控措施是什么(中铝力推的五标一控)(4)

小编曾任职的一家民营企业就2人整槽维护。一名天车工开多功能天车把老壳打掉,一名工人负责整槽维护,把保温料高度平整好、处理空垮、氧化。机械化的模式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4、工艺责任、生产维护责任不可分太细,责任也分不清。对于不稳定的异常槽来讲像“换极电压摆”等情况需要工艺和操作配合来提高电解槽稳定性(高极距),甚至要牺牲一段时间的效率、电耗来换取槽子的长期稳定。工艺组甚至要根据现有的操作实际情况来配合员工操作生产。异常槽各槽间参数搭配还有差别,不可用单一的工艺参数模式来处理,标准也不可能固定。

5、严格管理之前要先提高工人的待遇,莫让员工流血、流汗又流泪!否则员工工作量、工作强度上去了,罚款多了,员工怨言就多了,队伍人心不稳,操作就得不到保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中铝在力推“五标一控”管理模式下目前碰到的一大阻力之一。也是员工怨言最多的一大主因。

各位对于中铝“五标一控”管理模式有什么看法?欢迎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中铝##铝##电解铝##电解槽##电解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