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1)

来西藏的人各式各样,有旅游打卡、义工旅行、失恋疗伤、宗教朝拜、投机、谋生、文青圆梦、旅居……一切“离经叛道”的行为在这里都司空见惯。

Z21,北京到拉萨,乘坐火车需要近41小时,从城市到高原,是一次辞职后的喘息。

这次西藏之行没有提前做时间和路线规划,只想做一名走走停停的观光客,看什么风景遇见什么人一切随缘,只希望生活可以慢下来。

在西藏待了将近14天,在拉萨和日喀则停留,又在机缘巧合下走了阿里南线,转了神山冈仁波齐。踩了一些坑也收获了一些朋友,挺好,算是正负抵消了。

#Vol.1 一切离经叛道都在这里司空见惯

“坐上那火车去拉萨,去到那神奇的布达拉。”相信你看到这里已经在脑海里自动唱起来了。

仿佛所有从北京出发去拉萨的旅客都聚集在13车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位姑娘还带了民族乐器,上青藏高原之后在车厢即兴开始弹唱。

车厢有一队人马是专门去西藏徒步,大多是临近退休年纪。每人一两个重装背包,好不佩服,如果我退休以后也能保持这种状态就好了。

拉萨海拔3600多米,一般情况下不会高反,但是直接从低海拔地区飞拉萨的人还是建议在拉萨适应一两天。

中午下火车后在旅店休息,是刚上火车时随机选的一家青旅,计划到青旅后方便寻找旅伴。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2)

晴天的布达拉宫 拍摄/Yanni

9月末的拉萨还是比较温暖,中午热到可穿短袖,晚上加件外套就好。晚上出门散步到布达拉宫广场,路上竟然遇见了火车上的徒步队,其中一位大姐已经编起了一头彩辫,嗯,是非常地道的游客了。

拉萨的景点集中,一不小心就会和朋友打个照面。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大家不能出境旅游,再加上上半年基本家和公司两点一线,所以出游精力都释放在了十一长假。利用长假去个远的地方,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想法,于是西藏、青甘环线、内蒙成了今年十一的热门旅游线路。

#Vol.2/雪城和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建在拉萨市西部的红山上,海拔3600多米,是历代达赖喇嘛礼佛理政的地方。布宫下的白色建筑群被统称为雪城,面向布宫的右手边有一个珍宝馆,有西藏历史展览,可以免费参观。

布宫的门票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官方公众号或者网站都可以,也可以提前一天下午到线下购票。售票处在无字碑旁边,我刚开始以为要在预约时间内购票,结果看展览耽误了半小时也可以买票进入。(小提示:“冬游西藏”活动布达拉宫等景点免票)

在进入布宫前,建议先看看珍宝馆,对西藏历史和布宫的历史有大致了解以后再游览布宫会更明白一些。

最初的布宫是松赞干布在公元7世纪兴建,是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赤)尊公主,修建了千间宫殿。但吐蕃王朝覆灭后,布宫也随着战火和雷击消亡。现存的布宫主体建筑是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主持重建,后面历代喇嘛又陆续扩建。

布宫主要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喇嘛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冬宫”,红宫是佛殿和历代喇嘛灵塔殿。

先跟随“之”字型步道参观白宫,两侧都是高大的白色墙体,来到一片小广场后便是红宫的参观入口,限时参观1小时,不走回头路,不可拍照,白宫则无此规定。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3)

红宫入口 拍摄/Yanni

步道很宽,台阶很高,但不是很陡,都是大块石头堆叠而成,对于高原来说,很耗体力。布宫的步道让我想起印度斋普尔的琥珀堡,都建在山上,有河有湖,步道都在宫殿两侧,唯一的区别是琥珀堡的步道可以坐大象上去。

多数人参观布宫请了讲解或导游,独自出行的散客可以租讲解器或者蹭旅游团。我租的讲解器,讲解总是滞后,经常在已经离开某个讲解点后才播放讲解。所以在红宫里,基本都是听其他团的导游讲解。

红宫的佛殿布局紧凑,一个接一个,每个殿内都供奉了数尊佛像,光线昏暗,鼻尖始终萦绕着酥油灯的味道。殿内狭小、殿间狭窄、楼梯又陡,人又多,摩肩接踵,放眼一望全是人头。旁边导游竟然还在感叹“还好,今天人不多。”

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都在红宫,其中以五世达赖的最大。五世达赖是藏族历史上一位举重若轻的人物,他建立了噶丹颇章王朝,是格鲁派(黄教)的地方政权,推翻了噶举派(白教)的统治,这也是现在藏地大多是格鲁派寺庙和信众的原因。在清顺治年间,五世达赖还率三千官员和侍从进京访问,被授予“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称号。

塔葬是藏族规格最高的丧葬仪式,一般用于喇嘛或地位尊崇的人,死后将真身(或舍利)封印在塔中以供信众祭拜瞻仰。其他传统的丧葬仪式还有天葬、水葬,火葬也是现代藏民的选择之一。

整个布宫仔细游览下来需要3个小时左右,从红宫出来,沿着步道下去,可以俯瞰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它是拉萨最大的公园,公园里有标志性建筑龙王潭和龙王庙,潭水是重建布宫时,在此处挖石凿土而形成深坑,而后蓄水成为深潭。这里也是拍布宫倒影和夜景的绝佳取景点。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4)

布达拉宫后景 拍摄/Yanni

年轻的藏族小伙和姑娘喜欢在公园里跳锅庄舞,你也可以把它看成藏式广场舞,只要有音乐,大家可以立马围成一个圈开始跳。

#Vol.3/大小昭寺

大昭寺和小昭寺总是围绕着很多传说,包括调换释迦摩尼等身像、松赞干布抛戒指选庙址、文成公主马车陷于泥泞为保护佛像就地建小昭寺等等。

哪种传说最贴近真相已经无法考证了,这些传说在当时也许只是奇闻轶事、野史杂谈,但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猎奇心理。

大小昭寺在西藏的寺庙中,是明珠一样的存在,但大昭寺明显更受欢迎一些。

大昭寺供奉了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它是文成公主进藏时从长安带过来的,据记载光路上就走了三年。等身像就是和真人比例一样的佛像,十二岁等身像塑造的就是释迦摩尼十二岁的状态。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5)

大昭寺一角 拍摄/Yanni

许多信徒会在寺庙买金粉(液体状),然后将它刷在佛像上祈福,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等身像已经不“等身”了。

小昭寺供奉的则是释迦摩尼八岁等身像,它是由尼泊尔尺(赤)尊公主作为嫁妆带到西藏。但小昭寺却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所建,所以关于大小昭寺等身像调换的传说总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大小昭寺的兴建时期差不多,都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当政时期。但大昭寺主体建筑留存至今,小昭寺却几经摧毁。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6)

小昭寺 拍摄/Yanni

大昭寺有三层,仅前两层供游客参观。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在第一层的佛殿,下午5点去的时候佛殿门前挂着井字格的铁链,阻挡游客进入,有些其他佛殿也挂起了铁链。

逛佛寺最好跟着讲解员,可以知道寺庙的建造故事、佛像背后的典故、藏传佛教的特别之处,否则自己看每个佛像都很相似,感觉“千佛一面”。

大昭寺第二层是尼泊尔建筑风格。国庆前,有画工对檐廊、墙壁的彩绘进行翻新,上去一问,是有二十多年画功的师傅。

靛蓝色和金色是寺庙绘画最常用到的两种颜色,用来画莲花和佛像。同时它也是石窟壁画中常用的贵金属颜料,靛蓝色通常从青金石中提取,古时候需要从波斯进口,非常昂贵。

#Vol.4色拉寺

色拉寺在游客间最有名的是辩经,周一至周六下午,僧人们会在辩经场互相切磋。

在雪顿节时,色拉寺展佛台会进行晒佛活动,那时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一齐参与盛事,还有藏戏表演。

色拉寺依山而建,进入大门是一条主坡道,佛殿和僧舍分布在坡道的两侧。辩经场在左手边,右边是主殿和广场。

拉萨半日游推荐(来一场无目的随心游)(7)

色拉寺 拍摄/Yanni

主殿和其他佛寺一样悬挂着大幅黑色帘子,门口有人磕长头,游客不多。刚开始以为辩经地点在广场上,后来以为在寺庙里,跟着人流排队挤挤攘攘,以为是看辩经的,结果进去依然是拜佛,僧人像流水线上的熟练工,挨个按着排队人的额头贴向佛像下面的木龛,据说是项祈福仪式,可以说是按头battle了(谐音梗扣钱。

真正到了辩经场发现空间不大,场内铺满了小碎石和沙砾,树荫下挂着红色的布,僧人们就开始激情辩论。俯身、拍手、大脑飞快运转,一串串经义从嘴中飞出,灌入我的耳朵,但是我并不能听懂。

辩经结束后,可以爬上色拉寺后山,俯瞰拉萨全城。疫情前,寺中有边门通向后山,但自疫情以来一直关闭,我们不信邪,爬上窜下翻围墙试图探出一条近路,均失败,所有爬山客只能从大门绕出再上山。由于时间原因未能爬上后山,也许下次故地重游可以弥补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