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

3月11日,“硬派武侠”宗师徐浩峰导演在《倭寇的踪迹》之后,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箭士柳白猿》终于要上映了。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1)

而不似曾在内地上映过的《倭寇的踪迹》。2012年,这部影片只在金马影展上与少量影评人和媒体见过面,并在当年金马奖上获得包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在内的三项提名。

而少数看过本片的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包括: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2)

“怪里怪气的电影,很好看。”

“从人物设计上看到了很多《师父》的影子,但有些表达还是很生硬。”

“儒侠义士,文人风骨,长枪短弓,浩峰射雕。承“倭寇”之风,柳白猿更兼内在意境,“虚”气质犹胜“冷”兵器,“冷幽默”的现代性与“长枪短炮”的传统性有机结合,奠定作者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也间接影响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看过的徐浩峰导演最独特的电影,非常的反电影,与他的文风一致,形散神聚。”

大概由于去年年末的《师父》口碑一路看涨,加上作为《一代宗师》编剧之一的徐浩峰越来越被普通影迷所熟知,所以今年,这部《箭士柳白猿》也终于得以和更多影迷见面了。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3)

2015年,徐浩峰导演新作《师父》让更多人认识并愿意去了解他的“硬派武侠”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4)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5)

3月6日晚,《箭士柳白猿》首映礼,右二为导演徐浩峰

不管是从观众评价,还是已经上映过的《倭寇的踪迹》和《师父》的风格来看,徐浩峰的武侠,必然不能像此前观众被大多数作品灌输的那般,同样技法炫目、快意恩仇。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6)

《倭寇的踪迹》剧照

怪腔调、械斗、民国武士风骨,这些元素一向是徐浩峰作品中不可缺的。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7)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8)

《箭士柳白猿》剧照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9)

徐浩峰

正巧,2012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的徐浩峰携《箭士柳白猿》在母校进行展映时,他接受了1905电影网的专访。我们在此特别选取了部分采访原文,供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以下为徐浩峰采访原文

日本三部顶级推理片烂片(这部拍完快四年的怪片儿终于要上映了)(10)

1905电影网:《箭士柳白猿》在电影学院放的时候,台下坐的都是自己学校的学生,感觉紧张吗?

徐浩峰:不紧张,之前《倭寇的踪迹》在学院放的时候,发现学生们还是比较接受的,他们允许你有一些出格的和变化的东西,或者说以类型片的标准看,有些“不那么正经”的东西。我应该说是兴奋,想知道观众们对于影片的一个感受。作为一个导演来说,在影片拍出来之后,是希望能与观众有一个交流的。

1905电影网:对于学生们的反应,您有什么看法?

徐浩峰:上次《倭寇的踪迹》放的时候,基本上是满场笑,因为片中有很多黑色幽默的东西。到“柳白猿”的时候,我减少了黑色幽默,也不再用比较搞笑的台词,而是用一些眼神或者动作这种浅幽默。可能是因为有第一部的基础,第二部中这些幽默的点还是被观众捕捉到了,所以其实学生们还是很敏感的。

观众的反应也让我对建立中国武打的类型片有了信心,因为类型片的模式是“追看”的,就是先有了一个基础之后,观众会在这个基础上寻找新的变化,并且在看的时候他们能迅速识别出这个新的变化元素在哪。“倭寇”和“柳白猿”两部影片是在两个月之内在电影学院放映的,我就是想做这样一个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我觉得还应该继续多拍,希望能够建立起这样新的观赏模式。

1905电影网:“柳白猿”这部影片有一些部分意义藏的比较深,会担心观众看不懂吗?

徐浩峰:应该说新一代的观众被好莱坞培养起来的电影观是直白、当下即懂。我们那个时候受的教育是,电影是需要“品”的,要有余味。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影片中要有一些东西在生活中得到延伸,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电影观。中国电影在做了20年商业探索后,对于艺术片和大众电影的要求都已经变得很低。其实大众电影如果卖的票多了,也就是商业片,小津安二郎导演的每部影片在日本都是很卖座的,人们喜欢看他的电影,就是因为里面有很多余味,有触动人生活的东西。

但是现在这种电影观已经消失了,就像我感慨武林的堕落和消失一样,我也感慨这种电影观的堕落和消失。但是我是固执的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所以我要在自己的电影里面保持这种东西,并希望能慢慢培养观众。当然我这么做不是要在电影史留名,而是我本能的认为电影就应该这么拍。

1905电影网:您说“柳白猿”是一次动作上的“习作”,对于本片的动作,您做了哪些尝试?

徐浩峰:现在的武打片中的武术套路,往往是为了表演效果而设计的。而“柳白猿”里面出现的武术,包括用抢和用弓的用法,在民间和历史上都是有据可循的,而这些东西首先就被现代武打片淘汰了,可以说我是用他们淘汰的东西在拍电影。我觉得一个东西的珍贵,不在于独创,而在于普遍性。“柳白猿”片中用的武术是在民间存在的,而不是我独创的,只不过将其搬上银幕是比较少见的。

例如在片中我使用了划勒巴子(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条凳上,膝盖抵膝盖进行比武,先倒下或者摔出去的为输)。划勒巴子在上世纪1910-1920年的天津非常流行,但是近年来知道,并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和比武的人也比较少了。但是你如果问一些正宗的武林后裔,他们是知道划勒巴子的。我也是小时候见过,所以想在电影中将其恢复过来。

片中还有使枪的镜头,之前日本人拍了一个纪录片,就是日本大枪对中国花枪,意思就是说中国的枪法是像京剧一样的花枪,没有实战用途。我看了这个纪录片是很忿忿不平的,因为事实不是这样。京剧上的花枪是那种两手在枪杆上伸伸缩缩,变化多端的;而真正的中国大枪体积是很大的,所谓“一力降十会”,因为自己的分量在,所以不玩那么多花活,而我在影片中也保留了这个枪法的原貌。

我在片中用的枪法也不是自创的,而是北方最流行的两种枪法。一种是岳武穆十三枪,不是有太极十三枪嘛,也有形意十三枪还有八卦十三枪,其实都是岳武穆岳飞的那个十三枪,只不过各门派叫法不同。还有一种叫赵子龙十八枪,这个就是八极门、通背他们练的枪法。而这两种枪法,用的都是大枪。我也希望影片能够发行到日本,告诉他们其实中国人是用大枪的。

1905电影网:最后影片出来动作效果你满意吗?

徐浩峰:目前为止还挺满意的。武术要求的是一种实感,这个是你用任何特效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在拍武戏的时候,我们往往一个下午只拍一个镜头,一次拍20多条。演员在中间还要练半天,体力不支的时候还要吃点六味地黄、西洋参含片之类的补充精力。

1905电影网:在您心目中,一个完美的武术或者武打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形式?

徐浩峰:我觉得一个完美的动作设计,它应该有一种“文献性”。我们有那么多古老的传统,你把它在电影中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未见得就比现代的东西难看。另外就是传统和电影的结合问题,你不能说为了好看,就对武术进行包装,有些东西往往一包装就变味了。

电影就是“视听”嘛,画面方面,我可以拿一些古画来做电影的构图;听觉方面,中国人的听觉的意境和西方的交响曲是完全不同的。例如中国的古琴,弹着会断,要听的就是这样一个余音。我就想能不能把古琴这样一个声音理念,用到电影的声音里面。而武术自古与书法、琴艺是相通的,例如当代“草圣”林散之,他是个武术家。我就想能不能利用这种更新的视听语言来表现这种传统,这个也是我在“倭寇”和“柳白猿”里面一直在尝试的。我认为这个是有巨大的可能性的。

1905电影网:您说要拍的“武侠三部曲”,最终要达到怎样的一个效果?

徐浩峰:当时想拍的是一个“判决三部曲”,例如“倭寇”是刀的判决,是对身份的判定;“柳白猿”是对箭的判定,而箭又是对时代的判定,因为在片中弓箭是被时代淘汰的。第三部是一个“拳的判定”,讲的是一个开武馆的,想把一个拳法发扬光大,但是最后发现武馆建立起来了,拳却失去了意义。和现在很多事情一样吧,事情做成了,但是却失去了当初的初衷。

1905电影网:您说“柳白猿”也吸收了一些类型片的元素,之后的影片会迫于压力做出一些商业上的妥协吗?

徐浩峰:我觉得商业或者类型片,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东西。这个世界是不允许纯粹的,人本身就需要一个平台来和别人交流,我也是在寻找这样一个平台。第三部影片我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大的资金量,因为这也要求有更多的观影人群,资金回报也相应的会大一些。

“倭寇”和“柳白猿”这两部影片是我对古典电影的一个“完成”。电影大师伯格曼之前有过一个判定,说他们那一代的电影在80年代后就死掉了;另一位大师安东尼奥尼也表示了赞同。你当时会想,他们是不是太悲观了。但是后来发现,从80年代到现在的30年里,电影的视听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电影开始剔除高端,变得浅薄化和庸俗化,虽然偶尔还有“返祖”的好片出现,但是大体上趋势是“非电影化”的。现在很多影片都是MTV化,晚会化或者电视栏目化——一大段特效后,加上一点“你爱我,我爱你”或者报仇的胡椒粉,中间可能还插播一段广告。

还是老的片子才是有魅力的,并且在好莱坞的体系里,你也可以拍出好片,拍出有根的片子。例如诺兰的《致命魔术》,那个就是讲了魔术师这个行业;再例如《教父》,也是长盛不衰。我作为一个电影专业出身,与大众接触的时候,没办法拍一个时髦的东西,你让我拍一个“少年派”,我也不会。所以我在第三部影片的时候,还是会用经典电影的技法去做一个尝试。

中国人是一个诗化的民族,正因为有这种诗化、散文化的东西在基因里,所以中国电影不管在任何时期,都会表现出这种诗意。你像谢铁骊导演的《早春二月》、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都表现出了那种诗意的天赋。所以我的前两部影片接的其实是中国电影的这个脉。

包括我的老师,他们都是第四代导演,主要干的就是两件事:电影的纪实美学和散文化叙事。散文化可不是纪录片的拼接,散文要有审美和诗情画意的。我在青少年时候受到的是这种教育,所以前两部影片出来的是这样的感觉。等到第三部的时候,我在想能不能把经典化的叙事手法和前两部的诗意的经验结合在一起。第三部讲的是开武馆的故事,所以它是一个行业片和武侠片的结合,这就要求有更扎实的叙事。

距离采访已经过去三年多,如今徐浩峰的第三部“开武馆的故事”,也就是去年底上映的《师父》也已经接受市场的检阅,影片几千万的票房与好口碑不符,却也在意料之中。

三月,这个所谓的非热门档期,《箭士柳白猿》选择上映。估计包括徐浩峰本人在内,也没有对这部无明星、无话题、无超强特效影片票房报以希望。不过,就像《师父》的监制、资深导演张黎所讲“在行将朽烂的时候,水果会发出一种浓烈至极的异香,特别诱人。民国就是这样一种毁灭之前的绚烂。徐浩峰抓住的就是这种特质……现在市场大了,电影量多,当然是好事。但我总觉得差了点情怀和个性。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徐浩峰这种人,你不能指着用他来圈钱。”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上映这样一部“四不像”武侠片,就当给看腻了千篇一律货色的有心人多个观影选择好了。

编辑:离心力

如果你想转载本文,请在后台与我们联系~

注明文章来源:1905电影网 CCTV6_m1905 并保留下方二维码

欢迎无限量转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