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吴敬梓形象(写出儒林外史的吴敬梓)

提起吴敬梓,我们都会想到另一个更加有名的人物,那就是范进,在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这一篇,因为对一些人性刻骨贴切的描写,以及对当时社会阴暗特征的辛辣讽刺,而广为流传,也被选进了课本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儒林外史中的吴敬梓形象(写出儒林外史的吴敬梓)(1)

《儒林外史》通篇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黑暗的讽刺,以及对一些人物性格刻画的坚守自我的高洁,受到了后世很高的评价。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不过,写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生的才华,却也是人们眼中的败家子。

从吴敬梓的写作风格来看,就能发现他其实对现实社会的一些规定和条条框框很是不屑,所以在他穷困潦倒之时,他也拒绝了参加考试进朝为官的机会,导致晚年生活非常的窘迫。

儒林外史中的吴敬梓形象(写出儒林外史的吴敬梓)(2)

吴敬梓早年对于官场的了解全部来自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着想,却因为为人正直不会拉帮结派而受到打压。这个经历一方面增加了吴敬梓对父亲的敬佩,让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让他对于官场的黑暗人性的冷漠失望透顶。

于是在他父亲过世后,吴敬梓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带着满腔才华也不愿谋取一官半职糊口。成了人们口中的败家子,孩子们的反面教材。虽说他讽刺政治,但为人如此大手大脚没有规划,败家子也是没有冤枉他。

儒林外史中的吴敬梓形象(写出儒林外史的吴敬梓)(3)

不过他这一身才华却总归没有浪费,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儒林外史》,去揭开一些表象看看展露出的真实,总归还有文字抚平时间的烙痕,留下磨不灭的记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