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

[IT168试客]

耳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影音视听设备,通过它来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作为有线耳机而言,它们不能和终端设备分离的属性极大的约束了我们的使用场景,并给我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可以让有线耳机秒变无线的神器——小米蓝牙音频接收器。

整体包装采用了透明的硬塑料盒的材质,塑料盒底部标注着它的名称。蓝牙接收器的形状为长方体,通过透明的塑料盒外包装可以清楚地看到产品底部的“MI”LOGO。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

包装盒的侧面同样有黑底透明的小米“MI”LOGO,简洁大方。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2)

包装盒的背面标注着这款产品的型号参数,其重量仅为30g,无线连接支持蓝牙4.2及以上版本,传输距离为10米。充电端口为Micro USB接口,充电时间为2小时。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为4小时。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3)

整个产品的取出方式为抽拉式的设计,产品本身则被一块U形的塑料所包裹。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4)

产品的所有配件包括机身、3.5mm音频转接线、说明书及三包凭证。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5)

机身采用了纯白色的设计,机身附带背夹,背夹底部则有小米的“MI”LOGO。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6)

机身顶部为3.5mm耳机接口。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7)

机身底部则是Micro USB接口。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8)

机身背面上方为多功能键,下方则是其指示灯。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9)

背夹的打开角度约为15°,按压的力度适中,并不会感觉到很硬。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0)

背夹内侧标有产品的全称以及型号等信息。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1)

充电时指示灯为红色常亮,充电完成后指示灯会自动熄灭。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2)

3.5mm耳机接口可以兼容市面上绝大部分产品,我们先用小米胶囊耳机作为尝试使用。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3)

长按背面的多功能键3秒即可开机,开机后耳机会听到“设备已启动 电量充足”的语音提示,指示灯为红蓝闪烁状态。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4)

此时打开手机蓝牙,搜索可用设备,找到名为“Mi Bluetooth Audio Receiver”的设备并点击连接即可。连接成功后,可以在耳机中听到“蓝牙已连接”的语音提示。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5)

这款接收器支持同时连接两部手机,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手机A成功连接接收器后,长按多功能键3秒,耳机中听到“蓝牙正在搜索”,接收器进入等待连接的配对状态。使用手机B搜索并连接接收器。连接成功后,再次在手机A的蓝牙设备列表中找到接收器重新连接即可。连续按压多功能键5次,可以清除接收器所有的设备连接记录。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6)

设备兼容性方面,除了可以连接安卓智能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iOS设备,搜索连接方法和安卓设备完全相同。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7)

音乐播放过程中,单击多功能键为暂停功能, 双击则可以切换至下一曲。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8)

传输距离方面,实测在8.5米左右时已经开始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和官方所称的10米稍微有点差距。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19)

有电话接入时,耳机中可以听到“来电话了”的语音提示,短按多功能键即可接听电话,长按可以挂断。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20)

音质方面,基本保持了和直接插耳机时同样的表现水平,在保证信号稳定性的同时,高信噪比低失真的信号输出可以让你获得更加真实的现场感,获得了较高的音乐输出质量。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21)

背夹的使用也丰富多样,夏季的短袖T恤,裤子的副兜,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样出色的牢固性让它在移动使用场景中更加干净利落。

小米蓝牙便携式音响匹配(告别线材的束缚)(22)

综合这几天的使用情况来看,小米蓝牙音频接收器的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信号稳定,音质清晰,满足日常使用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它的出现解决了耳机和设备无法分离使用的烦恼,让我们可以告别线材的束缚,更加方便地使用耳机进行娱乐。99元的价格相对来说还可以接收,性价比不错。好了,这次的评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