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种司令员是什么级别(同样是大兵种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先后抽调部队组建了空军和海军。具体情况是,1949年8月,按照军委命令,当时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率领兵团机关干部2600余人回到北京,与军委航空局合并,组建了空军领导机关,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1950年4月,按照军委命令,当时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的萧劲光,率领兵团机关干部1900余名回到北京,组建了海军司令部,萧劲光出任海军司令员。
不久之后,到了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当时,萧劲光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名列十位大将的第六位;刘亚楼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或许有很多人表示不解,萧劲光和刘亚楼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几乎不相上下,后来都担任大兵种的司令员,为何一个能够成为大将,一个却只是上将呢?其实,从本质上讲,1955年授军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毕竟是首次,没有任何的参照标的,所以需要综合考量将领们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职务和功勋。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萧劲光和刘亚楼两位将领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职务和功勋,或许能够从中找出他们二人军衔差别的原因。先来说一说萧劲光将军。萧劲光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03年,1922年加入组织。在军事生涯中,萧劲光先后经历过井冈山军事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红军长征中,萧劲光曾经担任过红三军团参谋长一职,跟随部队胜利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萧劲光出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抗战胜利之后,萧劲光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不过,萧劲光还没有到任,就在半路接到了转赴东北的命令。后来,萧劲光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在此时期,萧劲光指挥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系列大战。新中国成立之后,萧劲光主持了海军的筹建工作,并出任海军首任司令员。
说完萧劲光将军,再来说一说刘亚楼将军。刘亚楼是福建武平人,出生于1910年,1929年加入组织。在军事生涯早期,刘亚楼同样参加了井冈山军事斗争和红军长征,在长征中担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师长等职务。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刘亚楼最初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教育长,参与负责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学工作。不久之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刘亚楼被派到前苏联参加学习,期间还参加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在前苏联红军中还被授予了少校军衔。
1945年8月,刘亚楼跟随前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地区作战,他后来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航空学校校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特别是在平津战役中,刘亚楼出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仅用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打了一个漂漂亮亮的攻坚战。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工作需要,刘亚楼主持空军的筹建工作,并出任空军首任司令员。
综合对比来看,萧劲光和刘亚楼两位将军的军事生涯履历几乎差不多,唯独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亚楼被派到前苏联学习,没有在国内任职。在1952年我军评定军事干部的级别之时,萧劲光的军队级别是军委委员级,而刘亚楼的军队级别是正兵团级。由于1952年评定军队级别,与1955年授军衔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所以刘亚楼的军衔比萧劲光低一点,也是符合常理的。要知道,正兵团级干部之中,除了王树声、许光达之外,大部分都是上将军衔。
另外,1955年,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这次授军衔是综合考量,不仅要考虑将领个人的履历和功勋,而且还要平衡各个部队之间的关系。大将军衔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当时原先的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部队,都有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而且东北野战军有三位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已经占了十位大将的百分之三十。如果刘亚楼再被授予大将军衔,那么就不好平衡了。各位读者,你们认为是不是这样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