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只属于他自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在闻是教育精品微课上,王瑞君老师的《让孩子成为自己》让小编印象最刻的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几千亿个精子优选出的最好的那一个,因此,他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生命借助父母而来,爱是生命成长的营养,最好的爱,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来替父母完成人生缺憾的人,孩子有权利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而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而丢失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感受当下!
我们生而为人,是一种幸运,小编祝福大家都能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上周末参加朋友的婚礼,许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见了面。
聊天时自然免不了商业互吹,从怎么保养头发到穿什么鞋好看,夸一通对方眼光品味,顺便交流购物心得。
但一向开朗活泼的小言很少出声,只偶尔配合地笑笑。
我这才想起,一直以来最开朗最合群的小言已经很久不在朋友圈晒生活了。
以前,小言是我们几个好朋友中最时尚的人,经常给我们科普品牌和各种护肤化妆产品,我们一直以她为风向标,她说哪个好,我们就攒钱买。
因为这个兴趣爱好,小言去做了时尚编辑。她还自己开了个公众号讲穿搭和挑选美妆,积累了一批粉丝。她每天都和我们分享今天涨了多少粉丝,有多开心。
有了孩子后,一切都变了,全家的重心都转移到孩子身上。
养孩子花销大,那就减少个人支出。时间不够,就降低了公号的更新频次。
后来,孩子要上早教,要报各种班,她渐渐有心无力,放弃了公号。
再后来,她辞去了时尚行业的工作,转投其他行业。
小言苦笑着说:“虽然现在的状态不如以前,但是只要孩子好,一切都好。”
孩子好,一切都好。
你是不是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
一开始是“只要孩子好,一切都好”,“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后来逐渐转变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怎么样。”
“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给你怎么怎么样。”
有人说,家人,尤其是亲子关系,应该要像树林,彼此的根系在地面之下支撑,而地面之上又能够各自成长共担风雨。
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精力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逐渐失去了自已的追求和梦想。
papi酱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那天,做了一个专门说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专题,提到了人生的幸福感。
发这个视频的初衷,源自papi酱去年在微博po了一张和她妈妈的聊天截图。
她妈妈说,你最近很忙很累吧,妈妈很心疼,你要照顾好自己哦,妈妈现在要去K歌了。
这条微博最高赞的评论说:我妈经常表达我一切都是为你活着,我真的真的很累。
这一次,papi酱描述了她和她妈妈相处的状态。
过年在家时,她的妈妈会问她有什么安排,因为自己有个聚会,担心她在家里吃饭的问题。即使她已经结婚多年了。
早几年她妈妈退休时,papi酱给她报了个老年大学,她妈妈觉得,孩子不想在家看到自己。
冬天冷时,家里有台取暖器,只要papi酱在家,取暖器一定只在她的房间里,妈妈只会说:“我不冷。”
没有子女希望父母一直任劳任怨,毫无生活可言。
而当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给孩子带来的,更多的是负罪感,因为孩子可能认为你这糟糕的生活都是自己造成的。
papi酱说:“我们都希望对方可以过得开心,过得幸福。
你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子女,尤其是在子女独立以后,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源于子女,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可以是养花,和朋友的聚会,吃到好吃的菜,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组成幸福感,而不是仅仅只有子女。”
是啊,幸福感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家庭生活、感情状态、工作状态,小到今天晴朗的天气,一本让你颇有收获的好书,一杯可口的奶茶,这些都能组成你的幸福。
就像papi酱说的那样:你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应该100%来自子女,你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
台湾艺术家汪晓青在某社交平台里发了一组母子照,引起了大量关注。
从2001开始,汪晓青几乎每年都会拍一张与孩子的合影,从预产期前一天至今, 18年已经过去。
28岁那年,汪晓青刚到英国念艺术博士,刚上了一两节课,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完全不在预期中的孩子,让措手不及的汪晓青在卫生间大哭了一场。
一向喜欢小孩的汪晓青犹豫了,她是个艺术家,艺术家是一个非常坚持自我的角色,可是身边的经历告诉她,很多母亲几乎都是一个牺牲自我、抛弃自我的角色。这跟艺术家实在太冲突了。
这时,她一个36岁的丹麦同学也怀孕了,与她相反的是,这位同学讲到宝宝时非常开心。
她决定生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传统母亲的样貌。
她说:“我想赌一下有没有可能,他成长为他,我还能是我。”
所以,从2001年预产期的前一天的第一张照片开始,几乎每年,汪晓青都会和孩子合影,记录当时当时的心境。
和一岁的宝宝一起按下快门;庆祝受伤的孩子终于可以再一次自己行走;孩子说自己温柔,喜欢画画的孩子成为自己的创作源泉;面对不听搬迁时的不安;两人的身高一样时;她通通用照片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花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拍这些照片呢?她说:“我想告诉大家,母亲不是一个单一、刻板的牺牲者形象,而是创造者,不但创造了生命,也在亲子关系上持续地创造着多样化的生活体验。”
这十八年,孩子,也成为了他长成了一个独立的、能够接纳平等和多元的个体。汪晓青经历了博士毕业,做原住民文化的研究,参加请愿活动,创办一个绘画机构,把美好的艺术传递出去,她还是她,依旧保持了自我。
“今年,他即将18岁,而我也终于能再次穿下我20岁时的衣服了。自从生产之后我一直都无法再穿回20岁时的衣服,现在可以把这些衣服拉上去,我觉得真的好清爽,也很感动。虽然无法回到二十几岁的状态,但做母亲的这18年——他终于成长为他,而我依然是我。”汪晓青说。
做母亲的这18年,他终于成长为他,而我依然是我。
之前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与其说是一种奉献,不如说是一种控制。给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无条件的牺牲,父母,不该只是一个牺牲自我,抛弃自我的角色。
因为人生的幸福感不是100%来源于子女,而是你本身。
我希望,我们做了父母以后,也能像汪晓青那样,将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个体,而“我还是我”。
做好父母,更要做好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