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路回忆录(生活散记那年高考)

我在无中“陪考”的日子

▓ 陈修强

高考之路回忆录(生活散记那年高考)(1)

每年都有高考,唯独今年的高考让我格外关注,原因无他,只因我女儿是一个“考二代”,我们两代之间整整相隔了28年。

1993年的高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无奈就读于陡沟中学的我虽然在高一及至高二上半学期依旧能保持相对优秀的成绩,然而由于不堪回首的原因,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很快到来的高考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毕业考试合格后领取毕业证书的手续,就像父母种的庄稼,虽遭天灾,但到了收割的季节,明知没有多少收成,但这个必要的程序还得要走,否则就对不起这一年来的付出。

高考前一天,我和表弟来到县城的叔外婆家,其时叔外公已经去世数年,家中只有叔外婆与表妹在家。

叔外公在世时,母亲也曾带我多次去过,由于外公外婆早逝,唯一的舅舅与我母亲便视叔外公为父亲,而读书出身并在县城工作一辈子的叔外公也对舅舅及母亲的照料超出了一般。

所以当我们两手空空来到叔外婆家时,叔外婆并没有多说什么,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指着客房里的一张床:“你俩就睡这里吧。”

床上铺着一张草席,好在是夏天,对年轻的我和表弟来说,这已经足够,我们来自农村,肯定是舍不得花钱住旅馆的,在县城亲戚家有免费的吃住,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事了。

见我们扒拉完几大碗米饭后,早已吃过一小碗米饭的叔外婆站起身来,阻止了我们收拾碗筷:“你们早点睡吧,明天就要考试了,知道你们能吃,我特意多放了米,但没想到还是不太够,明天再多放点……”

不由得红了脸的我们像做贼似地立马低头钻进了里屋。

七月的夏天自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由于叔外婆家临近环城马路,还能依稀听到几声知了的叫声,或许正由于这几声蝉鸣,让疲惫的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次日一早,当我们吃过早饭,穿过长满杂草的县体育场来到无中考点时,我不由得出了会神。当时的我们并没有提前看考场的习惯,毕竟无中在我眼中也就块巴掌大的地方。

虽然我们在乡下的普通高中就读,但我们并没有把无中或一中放在眼里,要不是为了心心念念的中专,无中一中还不是随我们挑吗?至于哪所学校更强,对我们这些校外人来说并无实际意义。只可惜,最后一年复读时由于被人举报,连参加中考的资格都被剥夺,只得无奈地去了离家最近的陡沟中学。

站在无中吵闹的校园里,望着比我们乡下中学多出的一幢幢教学楼与一排排浓荫蔽日的大树,我的心底还是莫名地涌起了一股淡淡的遗憾与忧伤,如果当年我早点进入无中或一中,那么我的成绩会不会半途中落呢,有更好的师资会不会让我重新振作?……

一阵尖锐的电铃声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都已经来到我学生时代最后的考场,再去后悔自己荒废的岁月还有意义吗?

其实那次高考,还没考试就已经决定了我的命运,我和其他绝大多数考生一样都是陪考的角色。我们心静如水,面无表情,鱼贯而入各自所在的考场,在填过至今都没几人知晓的姓名后,就开始了不紧不慢的答题。不会?那就空着吧;会的,就直接填上答案。没有犹豫,也没有彷徨,恍惚中仿佛我整个人都悬在半空中,头脑也是麻木的,只有手中的笔在机械地滑动着。

高考之路回忆录(生活散记那年高考)(2)

是的,虽然明知高考无望,但我依旧来了,并不是抱着爆冷门的希望来的,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只是不参加高考,在我的内心就等于惧怕高考,那就会被别人耻笑,会被当作懦夫与战场上的逃兵,也会比零分更让自己感到耻辱,所以我依旧来了。

就这样不以“考”喜不以“试”悲,六门课一门接一门地考着,时间也一天挨一天地熬着。叔外婆也依旧没有什么多余的话,一切全埋进她脸上那几条岁月留下的深深的皱纹里。

当最后一门课终于结束时,我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慢慢走向校门,打算不再回头,然而不知怎么的,就在我双脚麻木双眼空洞地跨出校门后,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转回了头,看着校牌上题写的“安徽省无为中学”几个字久久地发呆,虽然木牌久经风雨,字的颜色已经斑驳,但依然掩饰不住苍劲的笔锋。

就在这一刻,我忽然觉得无中有点可爱了,与新锐一中比较起来,喜欢读史的我更加喜欢无中的厚重,只是我连做她学生的资格都没有,我还是一个高考失败者,我哪能奢谈对无中的喜爱呢……

别了,无为中学,我知道就在这个大门中,走出了多少杰出的人才。我深知,当学生寂寂无名时,他们会以学校为荣;当学生功成名就时,学校就会以学生为豪。然而我只是个曾借你无中宝地参加高考的乡下学生,与你并没有一丁点关联,更没想到的是我的母校就在数年前灰飞烟灭,连一丝让人念想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一个念头油然在我的心头升起:无为中学,此生我不能成为你的学生,就让我的孩子来实现我的愿望吧。

没想到二十八年过去,我食言了。毕业后,经过十年流浪,我终于抓住机会,打败数百名本专科生成两幸运者之一,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低头走进报社,通过三年自考取得南师大专科与本科,而我的孩子也同样走进南师附校,于今天结束了高考。

无为中学,我知道,我现在变化的是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是与从这个校门中走出的人才差距越拉越大,不过我已学会淡然处之,只想告诉你,我不变的是我的身份证开头依旧为342623,不变的是我此生对你永远神往的情怀。

高考之路回忆录(生活散记那年高考)(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