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披甲之人(清宫剧中提到的)
前言
经常看清宫电视剧的朋友,肯定对一句话不陌生,叫“发与披甲人为奴”。这是一种清代的刑罚,一般是用在犯了某些严重罪过的大臣和他们家属身上。这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字面理解就是发配送给“披甲人”做奴隶。说起流放发配,那在中国的历史可是非常悠久了,南北朝时期流刑就被正式纳入五刑之中,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不过一提起流放发配,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去前线充军,或者去劳动改造,比如《水浒传》中宋江刺配江州,武松刺配孟州,就算是犯人也是国家的犯人,没听过说把罪犯发配给指定的一些人的。
那么为什么清朝要发配奴隶给这些“披甲人”呢?“披甲人”又是什么人,他们是普通士兵还是有着什么特殊任务呢?把罪犯送给他们为奴又跟充军发配有什么不同呢,给他们为奴隶是一种多么严重的惩罚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披甲人”,这个“披甲人”又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会有“披甲人”什么人是披甲人?顾名思义:披着铠甲的人;什么人披着铠甲呢?军人,士兵;什么士兵需要经常披着铠甲呢?边关驻守的士兵。
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人以入主中原的方式开始了对全国长达268年的统治。入关之后的满人依然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在关外的那些固有疆域和势力范围,因此驻守“关外龙兴之地”一事在清代就表现得尤为强烈。
这么重要的工作,清朝皇帝自然是优先考虑“自己人”。在一开始,皇帝是打算从八旗中抽调一群人回去驻守,但是此举立马引来了诸多八旗贵族的不满。
清政府在入关之后曾经许诺八旗子弟,要对他们进行“恩养”。所谓“恩养”就是说他们不从事劳作,所以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全部国家承担,同时还分发给他们土地和人口。所以在入关之后,八旗子弟的形象一下从快马弯刀的勇士变成了提笼架鸟的子弟,他们很快就代替前明贵族成为了新的地主阶级。
这些八旗子弟也不傻,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冰天雪地的东北关外。清代东北地区环境怎么样呢?拿“出镜率最高”宁古塔为例,宁古塔最早见于《清太祖实录》,是位于黑龙江省境内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设立宁古塔将军驻守此地,“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统辖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是清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但是根据晚明文人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记》中的记载:“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也就是说宁古塔在辽东很北的位置,离京城七、八千里,而且气候恶劣,大部分地区处于常年冰封,五谷不长的状态,是人迹罕至的苦寒之地。跟富足的中原和繁华的江南一比,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该不该回去。
那些八旗子弟刀头舔血地打了这么多年仗,不就是为了入关之后过好日子吗?现在到了享福的时候又让人家重新回到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那种恶劣的环境与其说是回去戍边,不如说是流放。
由于是抽调一部分人回去驻防,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一起入关的同一批人里有的人继续享受花花世界,有的人却要在冰天雪地里过一辈子,这自然是很不公平的。而且指望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的人再回去拿起武器驻守冰天雪地的地方?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满人不行。汉人呢?定鼎中原的清朝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了,历朝历代朝廷征发百姓前去戍守边疆也都是很常见的做法,而且汉人数量广大,相比于少数民族的满人来说,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那么汉人可以去守护满人的“龙兴之地”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朝皇帝的是不会放心让一群汉人去守护自己的老家的。本来,清朝初期汉人对于满人的统治就十分不满,反清复明的活动就十分频繁。其次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尤其是马匹、铁矿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还有大量的野生部族,把这些资源交给汉人,就如同把造反的一切必要条件交到了汉人手里,谁也无法保证以后会不会在关外窜出来一个李自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必须要找到一群信得过的,又不会心生不满的人回到冰天雪地的关外替他们看守自己的“龙兴之地”,这些“被选中的人”就是“披甲人”。
“披甲人”是什么人
那么,哪些人“如此幸运”成为了“被选中的人”呢?清朝统治者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那些曾经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降人包衣们。
包衣一词最早出现于《满洲实录》,指的就是的女真内部的下层成员,也就是被统治家族收养的、接纳的没有血缘的成员,主要从事一些杂役、随从、护卫等工作。说白了就是皇帝王公家的仆人。
这些包衣除了原有的从满洲带过来的之外,在清朝入关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投降过来的降人,其中有后金时代从辽东迫降的明代士兵和辽东地区的当地百姓,还有大量其他野生部族的人员和一些罪犯与奴隶。
由于这些人是降人,在清朝的地位自然没有八旗子弟那么高;又因为是包衣家仆,在皇帝眼中比那些普通的汉人要更加可靠。因此这些人就很“合理”成了“被选中的人”,被安置到冰天雪地,去驻守满清在关外的老家。
这些包衣降人们一个个忠心耿耿,为大清入关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却无法享受到胜利果实,甚至还要被赶往边塞苦寒之地戍边,这事情换了谁谁都不会满意。但是面对皇帝主子下达的命令,就算是内心再不满,也只能乖乖收拾行囊北上。
“发与披甲人为奴”
那么既然这些人一肚子怨气,把他们送到关外,就不怕他们造反吗?对于这件事,清政府当然想得到,首先之所以选择他们,就是因为在清政府的眼中,他们不同于那些被征服的汉人。他们虽然情绪不满,但是是绝对不会背主自立的;其次,家奴毕竟还是“自己人”,对自己人还是“心慈手软”的,皇帝特别给了他们一个发泄不满的通道,也就是发配给他们部分“阿哈”来供他们奴役和发泄。
阿哈是满语,指的是地位最低的奴隶们。清朝的实行的军事政治制度是八旗制,“以旗统军,以旗统民”。但是如果把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再细分的话,还能分为三类:也就是“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大多数被俘虏的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有汉人,也有蒙古人,朝鲜人等,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地位最高。
通过发配奴隶的方式,让这些被选为披甲人的降人们就有了发泄情绪的下一层对象,对安抚披甲人的情绪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清政府还是需要这些人继续为自己效力的。
由于披甲人所驻守的地方都是边塞苦寒之地,常年积雪冰封,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什么特殊任务的。清朝征服了朝鲜,又跟沙俄签订了条约,东北地区长年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然就算有冲突,披甲人也不是战争的主力,毕竟他们主要是看守。
因此大量富余的时间和无处释放的精力就使得披甲人对阿哈们的虐待极为严重。最开始的时候,清政府没有给他们配备的太多数量的奴隶,因为奴隶本就不多。但是没想到的是,经过披甲人的无情发泄,很快发配的奴隶们就不够了。
怎么办呢?披甲人的情绪还要继续安抚啊。于是清政府很快找到了解决措施,就是将一部分充军流放的罪犯改为发与披甲人为奴;在对罪臣进行抄家之时,也将其家眷罚没为奴,并赐予这些披甲人。
到了康雍乾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许多无辜的读书人因此受到牵连,比如翰林徐骏就因“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获罪。甚至有的当事人已经死去,还要被开棺鞭尸,连坐家人。除了那些需要被明正典刑开刀问斩的人之外,他们的子女家眷自然也是“难逃法网”。大部分人都会被官差送往边塞,发与披甲人为奴。
在清代,这个处罚是非常重的,基本上就相当于无期徒刑了。漫长的旅途和糟糕的环境,对于大部分娇生惯养的少爷小姐太太丫鬟来说,无异是去送死。
就算有幸没有死在路上,到了苦寒之地的披甲人手上,才是噩梦的开始。这些久居无人之地的披甲人对奴隶有着生杀予夺的绝对处置权,常年的驻守使得这些人心理发生了扭曲和变态。很多时候奴隶们的是生是死只不过是他们一时灵光乍现的想法而已,大多数被发配者会被折磨到生不如死,更不用说那些面容娇好的千金小姐们了。
如果想要逃离此地呢?那怕是想得太简单了。由于地处偏僻,周边不是前有猛虎后恶狼的森林就是常年大雪封山荒无人烟,逃出去了就算不被野兽吃掉也只能是冻饿而死。
结语综上所述,披甲人的存在,是清政府挑选可靠之人保卫其“龙兴之地”的特殊产物。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驻守,衍生用大量的奴隶让他们发泄地“发于披甲人为奴”的独特刑罚。在这种几乎变态的制度和惩罚下,无论是披甲人还是被虐待的奴隶们,他们都是受害者。他们在宁古塔在漫长的岁月里,仿佛被世界抛弃在了无尽的冰天雪地和寒风中。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