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是《道经》最后一章。此章与第32章和后面第57章关系极大。道有三大,体大,相大,用大。道常是体大,无为是相大,无为而无不为就是用大。老子此章是在对《道经》作一个总结,然后开启《德经》。

世人怀疑道的价值,第32章宣讲“道常,无名”,无名之道有用吗?此章讲不仅有用,而且道用无不周普,无处不在,可以说是“无不为”。“无不为”就是道是万能的含义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

第三十七章

第一段: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段: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第三段: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第四段: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经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断句。王弼注:“道常无为,顺自然也”,无为就是顺自然,因物之性。河上公注:“道常无为,道以无为为常也”,无为是道的常态。注解都很精辟,但缺点是都把“常”理解为修饰下文。“道常”是《道德经》的固定术语,实际即是常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无名”也是专业术语,第41章有“道隐,无名”,显然,隐是与道搭配,不是修饰无名。

司马迁说老子道家学说是“无名自隐”,说明“无名学说”是老子的根本教法。道是真常的,绝待的,道体是不变的。道体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文化精英重视。在人没有诞生之前,道是否在发挥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道一直在发挥作用,与人存在与否没有关系。野鸭的脚短,野鹤的脚长,二者都很好,这不是人设计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

庄子提醒世人不要想去截断野鹤的长腿来弥补野鸭的短腿,听任自然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无为。“躁胜寒,静胜热。”胜寒的方法有多种,躁动(运动)御寒是一种,但北极熊长出绒毛御寒是无为的妙法,远远胜过躁动的有为御寒。但无为一词一旦从圣人口里出来,就会吓着世人,因为世人的心是有为的。“道之出口,淡而无味”,世人无法接受。

世人总是想改变一切,想使野鸭的腿变得长一点,使野鹤的腿变得短一些。庄子举出野鹤和野鸭的例子,反映了世人看到野鸭和野鹤的第一心理反应。学人都当做有趣的故事看,但庄子绝不是讲故事,而是讲世人的真实心理。世人不仅想改变野鹤野鹤腿的长短,而且想改变一切,甚至改变道赋予自己的本性。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3)

无为的道与有为的心发生了巨大冲突。世人有为的心合理吗?会把世人引向何方?世人不知道后果,因为他没有预测能力。世人有一种算命的古老职业,算命就是要预测未来。世人很想预测未来,但做不到。古代巫师能够预测未来,因为巫师能够“通灵”,算命先生的前身就是古老的巫师。

老子认为预测未来并不困难,“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要掌握了道,从古到今,从今到未来都可以预测。预测未来最可靠的不是巫师,而是对道的领悟。从天文学上可以看到,掌握了规律,就知道太阳的运行轨迹,几千年、几万年都没有问题。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4)

世人有为之心太强了,不知道自己的有为会发生什么后果。世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有为会发生的后果,一定赞同老子的无为法则。如果容许世人截鹤之长补凫之短,结果一定是世上从此没有野鹤野鸭了。世人认为这很公平,但破坏了道所赋予的本性。何止没有野鹤野鸭,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动植物。一切动物植物都要让世人满意,以充分满足世人有为的心,则对自然界必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世人有为的心比天大,世人只要有能力改变,一定会像大象闯进瓷器店,整个大自然都遭受彻底破坏,这是不争的事实。感谢造物者,世人的实际能力没有跟上有为的心。如果那一天跟上了呢?大象闯进瓷器店的情况是否会发生?一定会的。世人还没有理解无为法则就具有了超强的能力,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5)

老子知道这一定会闯大祸,人类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同步增长,无为法则是遏制人类有为之心的破坏力的唯一拦绳,好像航空母舰甲板上的拦绳一样。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在培训世人,虽然世人的能力有限,但世人有为的心太大,这十分可怕。所以老子开了一堂“无为”的课,让世人在能力没有太大之前听听这堂课程的内容,这就会改变世人超强的有为之心。

世人超强的有为之心既累垮了自己,又破坏了生存环境,这种害人不利己的事本来是世人最不愿意做的,但世人确实这么做了。老子要改变世人有为的心,无为法则这堂课很必要。实际上只有老子开了这堂无为法则的课。当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老子这堂无为法则的课太重要了,只有大宗师才有这样的预测能力。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6)

很多人听了老子这堂无为法则的课,被老子的理论深深折服,知道自己身上这颗有为的心,实际上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加以抑制,迟早会把生存环境和生命体本身彻底破坏。但有人又提出来了,老子的无为理论很好,但是否会陷入另一个极端,这个世界会因为人遵循无为法则而陷入混乱吗?人类社会会因为人的无为而变得无序吗?

只要不破坏自然界的平衡机制,则自然界就会自我良好运行。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个重大发现,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更重大的发现。自认为充满智慧的世人想过没有?世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二大智慧,无为的智慧和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7)

如果怀疑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妙理,则世人有为的心一定泛滥成灾,破坏一切。这是老子在玄同大定中观照出来的,老子一定要在世人有为的心彻底破坏这个世界的生存环境和生命体之前,阻止这种最坏的情况出现。也许老子多虑了,但世人从中听懂了许多,对自己有为的心开始反思,变得谨慎起来。这就是老子的价值。如果我们指望老子一个人就能够使这个世界保持生态平衡,那有点天真,但老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有为和无为是二大命题。一边是世人强烈的有为的心,一边是自然界冷静的、完美的无为法则。世人现在受到二边的夹攻,一边是有为的心,一边是无为的自然法则。世人由此变得无奈了还是更清醒了?毫无疑问,世人由此变得更清醒和更有智慧了。世人的智慧是因为遇到挑战而增长的,人的大脑适应各种挑战,愈挑战愈强大。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8)

这得感谢老子。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无为而无不为是因果合一法则。人在无为而无不为的因果合一法则面前该扮演什么角色?老子给世人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而且也是更考验智慧的难题。人的大脑的理解力的边际在哪里?大脑智力研究专家说人的大脑开发不足5%,尤其是右脑开发。这些都只是估计。只要有挑战,大脑的智力就没有边际,一旦失去了挑战,大脑的边际就出现了。

老子显然是挑战世人大脑的边际,因为世人面对的挑战很多是未知的。如果没有智者出现于世来挑战世人大脑的边际,则世人的大脑必将退化。一定程度程度上,今天的文化精英有较高的适应挑战的能力,这正是老子这样的智者向世人常识挑战的结果。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当缺乏老子这样的逆转人类思维逻辑的“法家拂士”(孟子语)则人类应对挑战的能力会大为下降,大脑也必然会退化。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9)

老子的无为法则和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成为黄老思想的核心,并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哲学,可以用于治国。汉初终于获得应用的机会,汉文帝、汉景帝深受老子无为思想和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鼓舞,从中获得灵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受到后世赞美的文景之治。

老子无为法则是极富远见的,作为一种治国哲学也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老子无为思想对于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价值更为巨大人类面临着在有为的心与无法法则之间实现平衡的现实压力。如果没有老子的无为法则,则人类有为的心就没有制衡,正像奔驰车没有刹车一样危险。人类文明需要无为法则。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0)

“无为而无不为”是另一个重要法则。如果对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没有充分的认识,则无为法则就会被世人有为的心战胜,从而使无为法则失效,世人会害怕无为法则。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捍卫了无为法则,没有后者,前者不可能被世人付诸实践。一个口味很重的食客是不能品尝清淡滋味的。正是无为而无不为法则为无为法则提供了坚定的支持,使世人不得不更加重视无为法则。所以无为法则离不开无为而无不为法则。

帛书甲乙本没有“无为而无不为”,使现代部分注释家怀疑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是后世道家所妄增,不是老子的原意,这是不知道无为法则和无为而无不为法则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缘故。王弼本河上公等古本无为而无不为法则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义理昭然,怎么能够否定呢?如果没有无为而无不为法则,则无为法则就显得十分空虚了。二大法则是缺一不可的,无为法则和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是最大的妙法,是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1)

无为而无不为法则与第38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一句有义理上的内在呼应。只有理解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才能更好的理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句经文的内涵。上德者已经掌握了“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所以自己只是道的忠实执行者,无不为的理想世界不是上德者的恩德,而是道常无为的自然结果,因此无以功德为(行无为之事,不居无为之功)。下德者没有修炼“无为而无不为法则”,以为都是自己的功德,因此有以功德为(行无为之事,居无为之功)。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2)

第二段经文: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河上公注:“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侯王守道则万物自然运化而效忠于自己。守道是学习《道德经》的关键,学道不守道则毫无意义。“守道”是老子的戒律。此章与第32章、第57章是关联章,知道关联章更易理解经文。第32章讲“自宾”,此章讲“自化”、“自定”,第57章讲“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五十七章经文: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二章义理关联性极高。老子引用远古圣人的教证,这是很规矩的讲经传统。可惜我们不能知道这位远古圣人是谁,伏羲氏、神农氏还是混沌氏?经文可以解读为侯王要做好表率,民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不是使民效忠自己的私意。七自(自宾、自均、自化、自定、自正、自富、自朴)都是“无为而无不为”法则的具体表现。侯王守无为,民则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3)

来看经文的主语:

万物将自宾(32章)

万物将自化(37章)

天下将自定。(同上)

三句的主语都是万物(天下),第57章的主语都是民。万物包括天地之间的万物和万民,民只包括人类族群。无为和自然都是老子最重要的思想,七自与无为而无不为和自然有密切的关系,都是从二者中引申出来。侯王若能守道,治天下易如反掌。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4)

无为法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就是需要建立共同认可的规则供世人遵循。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无为法则会失去作用。建立规则不是为了世人有为的心,恰恰是约束有为的心,建立规则就是守道的表现。侯王若能守之,就是侯王最需要认识规则、建立规则,并自己带头遵守规则。

释德清注:“以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故侯王但能守之者,而万物不期化而自化矣。此言守道之效,神速如此。”“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只要侯王坚守,天下万物不需你去关心,就会自己运化,毫无差失,守道神速如此。侯王借口很多,都说自己“日理万机”,忙不过来,好像自己是天下的救星。其实只要守道,“日理一机”也不需要(规则就是一切)。孔子形容舜之无为,垂拱而已,就是穿件衣服,拱手而已。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5)

第三段经文: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此句经文大有深意。王弼注:“化而欲作,欲作成也。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不为主也。”万物运化中,产生目的性,目的性就是欲望的根源。这种目的性是违反无为法则的,实际上就是万物中运化出了有欲望的人,反过来破坏无为法则。老子对人的欲望的危害性是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的,一部《道德经》就是医治欲望的不二妙药。第46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对欲望的谴责十分猛烈。

释德清注:“万物之始化皆无欲”,万物刚开始运化时还是无欲的,大概还是植物阶段,但到了动物阶段就有欲望产生,到了人的阶段就欲望无限放大,不可再放任自流了。对于人的欲望必须对治,不然道生万物,万物运化,最后毁灭在人这个“化而欲作”的阶段上。道的丰功伟业就被所造物破坏了。奥古斯汀《论自由意志》说,自由意志是人的最根本的特征,但正是自由意志使人的欲望大增,不可遏制自由意志具有二面性。西方哲学对人的自由意志研究很深,东方哲学则没有关注人的自由意志。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6)

经文: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注释家对“吾”没有引起特别注意,实际能够从中窥探老子此段经文的语境。第42章说:“吾将以为教父”,与此句句法和语境相类。前面是“侯王若将守之”,此处是“吾”,显然大宗师是世人的引路人,佛被称为“天人师”,大宗师就是人间导师,也是侯王的导师。

如果不是侯王的导师,就不会用“吾”这种语句。“镇”是法力无边,只有法力无边才可以称为镇。与“吾将以为教父”结合起来读,老子一定是具有某种非凡力量和非凡智慧的大宗师。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7)

朴是道的一相,指纯朴性、古朴、真朴,是人为的戒断。朴已经宣说很多次,第15、28、32章都宣讲朴。无名之朴与“道常,无名;朴虽小”一句显然有密切关系,是从第32章转化而来。第1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之朴代表天地之始的时刻,万物还没有开始时候的那种原始性,“未始有物”的时刻,也可以说是种子态。“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让有欲望的物种(人)返回到万物没有被创造出来的时刻,回到原点,这当然是很有效的妙法。但这时人已经诞生,让人的心回到天地之始的未创时刻,这就是修道。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8)

返回天地之始,这是美妙无比的,让人的心灵顿时见证不可思议的妙境。庄子说:“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三木)。只有守愚的修道士才能做到,用智的世人是没有机会的。世人用智为乐,不知道自己“牺牲”有多大。守愚者少私而寡欲,见素抱朴。

孔子一次见到老子,老子刚沐浴完毕。只见老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头发直竖。孔子感到老子的灵魂已经不在了(出神状态)。过了一会儿,老子的灵魂回来了,身体才有活气。孔子问:“我刚才眼睛看花了吗?您刚才到哪里去了?”老子回答:“吾游于物之初”(田子方)。这大概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的境界。“镇”之一字,与后世道家镇字都是特殊术语,是一种祭法,有非常大的摄受力。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19)

第四段经文: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无名之朴为什么如此有效呢?因为无名之朴将产生十分美妙的觉受,令人不想再回到世俗的欲望中去一旦享受到无名之朴的美妙觉受,任何人间“乐与饵”都索然无味。这是无名之朴的特效,老子深有体会。游到天地之始,看清了万物的生生灭灭,来来往往,一切尽在心中,真的十分快乐。

孔子问:“那是什么境界?”老子说:“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同上)镇之以无名之朴,回到天地之始,那是美妙无比,只有至人才能做到。为什么这么美妙的无名之朴也“不欲”呢?释德清注:“譬夫以药治病,病去而药不忘,则执药成病”。这个道理很难明白,这是双遣,遣之又遣。用无名之朴来镇住欲望,欲望消失了。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0)

无名之朴虽然美妙无比,但毕竟是药,病好了,还继续吃药,那又成为另一种病了。贪图无名之朴的妙味,时间久了,欲望会死灰复燃。所以要彻底根除欲望,就不能对无名之朴生起贪心。要铲除欲望,还要铲除欲望的种子。

禅宗说:“不作有想,不作无想”,“不立文字,不立也无”。禅宗不立文字,连“不立”的念头也要抛弃,彻底清静。佛教说阿拉耶识是种子识,老子要铲除的就是阿拉耶识中最细微的欲望种子。《金刚经》和禅宗大德对贪图法乐也同样贬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名之朴是妙法,妙法再舍,舍之又舍,离之又离,直至不可思议的清净地。这就是“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的道理。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1)

经文:天下将自定。

河上公注:“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河上公的意思是自定就是自正,万事万物都在应该在的位置上,正像一支部队,各就各位,不会错乱。世人总是将治国安邦当作是什么天大的难事,只有个别授天命者才可以胜任,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把欲望根除把欲望的种子连根拔除,天下根本都会在自己的正位上。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再次遣除无名之朴之后,就入大定了。“定”与“正”意义相同,后文“清静为天下正”,就是佛法的正定,如三摩地,如如不动。

遣除对“无名之朴”的贪欲(法乐),只有依靠入静,静即玄同大定。入玄同大定了,天下将自定。释德清注:“若欲朴之心,亦是欲机未绝,须以静制之,其机自息。机息则心定,而天下自正矣。故虽无名之朴,可用而不可执,况有名乎?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2)

灌园长者使用最原始的办法抱瓮取水灌园,子贡教他新发明的桔槔提水的高效办法。长者告诉子贡,“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存于胸中,就会染污本来的纯白之心。不是他不知道这个新发明,而是“羞而不为”。子贡一下觉得自己好愚蠢,只看到桔槔的高效,没有看到对人心的污染。机心是对世人纯白之心的最大染污,世人毫无所知。

释德清知道对“无名之朴”也不能贪着,法乐虽好,但也不是最终的归宿。最终归宿就是清净地,即老子的“静”地。《道德经》提倡修静,第16章说“致虚极,守静笃”,第45章说“清静为天下正”。修行人必须入清净地,这就是入玄同大定世人不扰乱这个大自然,本来就是秩序井然,不必治理。这是最基本的法则。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3)

此章用“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捍卫这个世界的本来状态,唤醒世人抑制有为的心,不要让有为的心破坏这个世界的秩序。欲望是生物进化的必然产物,对生命既有促进和破坏双重作用。只有用无名之朴才能制服,即修道士必须返回生命创造之初的时刻。无名之朴是无比美妙的,既有镇压欲望的神力,又有安慰人心的作用。

但真正的修道士必须弃绝欲望的种子,继续前行,进入清净地,安住在玄同大定中。“无为无不为”法则捍卫了无为法则,“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捍卫了“无为无不为法则”。经文不是对无名之朴的放弃,而是对贪着法乐的戒断。朴的修法极为重要,无名之朴更是殊胜,不能错会经文。六祖以“无人无我”作为禅定的要义,义理相同。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4)

《道德经》从王弼河上公以来就有《道》和《德》上下而篇。司马迁《老子列传》中说老子著上下五千言。五千言是概数,帛书《道德经》虚字较多,有五千二百多字。此章是《道经》最后一章,意义非同一般。“无为而无不为”是宣说道的无所不能(万能),这是道的大用。

世人总是相信有为,不相信无为。但有为则有不为,有为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是短暂的。有为几乎是妄为,“不知常,妄作凶”(第16),事与愿违的。这是对世人有为的心的告诫。道是真常的,而世人的寿命极为短暂,这是有为的心所造成的。修道士入清净地,与道同在,就能证悟不生不灭的实相。下面大宗师带领我们深入《德经》的妙理。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5)

《道德经》虽然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二篇,宣说道妙德善二大主题,但不可把《道经》和《德经》绝然分开,很大程度上《道经》和《德经》的义理是贯通的,无法分开的。《道经》和《德经》的分篇是相对的,主要是便于理解二大主题。《道经》以道为主,以德为辅,《德经》则以德为主,以道贯通。第38章是宣说德的妙理,第54章宣说修德五步(身、家、乡、国、天下),其他章与《道经》没有根本区别。

第40、42章都是继续宣说道体,第51章是尊道贵德。因此把《道经》理解为宣说道,《德经》理解为宣说德,那就错会了《道德经》分上下篇的方便法。第37章和第38章以“无为无不为”互相联系在一起,上德是“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最佳表现。《帛书道德经》把《德经》在前不是老子教法的本来面目。

道德经第40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三十七章精解及译文)(26)

断句争议。此句经文通常断句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有断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一句。这样断句把“常”视为修饰“无为”或“无为而无不为”,而且“常”字失义(即可以被替代)。传统上第32章也是“道常无名”断句,把“常”视为修饰“无名”。这样的断句不确。“常”是修饰“道”的,而且是固定用法,不可替代,不能失义。

文本争议。帛书甲乙本此句经文作“道恒无名”,与第32章首句完全一样。这是帛书传承师没有得到完整传承的缘故,未理解无为法则和无为而无不为法则之间的关系所致。第24章和第38章,帛书都出现严重的文句丢失,都是因为对老子微妙难识的思想误解所作的改动,不能因此证明《道德经》原本就是帛书文本。帛书文句丢失之处都是最难理解的地方,因为难以理解,所以改动。第37章抄写第32章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据此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后人增添,更是对老子思想的理路的误解。今天注释家怎么能够被一个古代宫廷的二流传承师牵着鼻子走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