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

上回为大家分析了风格产生的原理,同时列举近10年来的主流平面风格,还谈到目前为止,2022年最流行的“纯文风格”(史太浓命名)。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

平面设计史49回:破解风格的秘密

如无意外,史太浓版本的【平面设计史】应该是当前全网可以看到最新、最系统关于平面设计发展历史的分享内容。

回看记录,第一回的发布时间是2020年的10月19日,所以到今天为止全部内容合计用了1年零7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2)

平面设计史第一回的封面

感谢自己的坚持,同时感谢一路相伴的朋友,希望诸位跟我一样,在此过程中收获到成长与进步。

在完结篇,要跟大家探讨一个终极话题,就是:平面设计死了吗?

因为伴随媒介形式的不断推进发展,很多朋友患得患失,无论是计划学习平面设计的还是从业者,都在忧虑平面设计会不会过时,会否某一天就不复存在了?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3)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分析。

消亡还是再生?

其实在11年前(201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就曾出版《平面设计死了吗?》一书,作者为李德庚、蒋华、罗怡三位老师。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4)

史太浓手上的《平面设计死了吗》一书

我们此话题其实借用了此标题。

2011年恰好是我到社会工作的第二年,如今11年过去,当年三位老师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源自印刷媒介的衰落,毫无疑问,我们看到这已经是个无法逆转的事实。

在2022年4月27日,创办了42年的中国第一大牌IT刊物《计算机世界》宣布停办,讽刺在于,该刊物算是被计算机给间接“干掉”的。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5)

1993年时候的《计算机世界》

他们对外公告的理由是受疫情影响,公司现金流断绝所以无法经营,其实在这个出书的人比买书的人还多的时代,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事实的到来。

我当年的专业就属于计算机系,大一时候跟朋友还保留写信这样的传统联系方式,所以没有经历这些跨度转变的朋友,对于一个老牌杂志的停刊可能并没有过多的感觉。

目前除了印刷媒介的变迁,其实还有平面设计定义模糊的问题。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6)

不停萎缩的印刷行业

在过去的篇章我们曾经讲过设计行业的历史变化,首先建筑是设计之母,第一代现代设计师都是建筑师,而且基本都是综合能手,设计不划分太多的子类。

平面设计这个名词是在1922年才由美国设计师威廉·艾迪逊·德威金(William Addison Dwiggins))创立的,当时主要指代海报、书籍及字体方面的设计。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7)

威廉·艾迪逊·德威金

然后随着社会发展,市场营销活动复杂化等等因素,平面设计开始被拆分出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导视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等子类。

越拆越细已经是个趋势,比如有蛮多公司只专注于做海报设计、书籍设计,甚至前几年我才知道还有一些公司是从建筑公司分离出来,专门只做建筑物效果图表现设计的。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8)

艺术化的建筑效果图表现设计

而另一种拆分方式是专注于某个行业细分,比如只做房地产行业、电影行业、游戏行业或者医疗行业的不同平面设计。

稍微有数学基础的朋友就可以用两个变量推算出很多不同业态的平面设计公司,例如只做电影行业的海报设计公司,国内最著名的当然是黄海老师。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9)

电影海报设计

我身边一位前辈,大致50多岁,他们公司就20年来专注于做医疗行业的品牌设计,大凡这样定位的公司反而一般都发展得不错,因为良性循环会特别好。

说了那么多我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其实就是如今很少有客户会提出:我们需要做一个平面设计,而是变成很具体的设计诉求。

平面设计不知不觉已经被分拆为一堆子子孙孙,在不同时代背景,平面设计的指代会产生动态的变化。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0)

街头图文店曾经是早期平面设计的代名词

生于我们这一辈的朋友们有件事情会印象深刻,就是曾经看过满大街的“平面设计”店铺,其实这些店铺主要做名片印刷、菜单印刷与招牌制作的,如今一般被称作“图文快印”或者“广告制作”。

但在21世纪初,这样的店铺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几乎就等同平面设计,大家注意我没有说全部城市,因为90年代的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领先很多地区。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1)

1992年深圳举办的“平面设计在中国”展

所以在我们探讨平面设计存亡这个话题的时候,要先能清楚且与时俱进的界定出平面设计的当代含义。

此时再来看看印刷媒介消亡这个事情,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发生得很早,大致是21世纪70年代,就有传统杂志开始考虑从纸质本往电子化与数字化方向走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杂志彻底变成网站一类方式继续运营,一种是保留纸质版本的同时(因为总还会有人喜欢阅读实体书),成功开拓出新媒体运营的部分。

第一种情况以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为例子,该杂志在2012年彻底停止纸质版本的发行,改为付费阅读的网络版,而且更名为《世界新闻周刊》,至今仍然活得不错。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2)

1948年时候的美国《新闻周刊》

第二种情况以国内的《凤凰周刊》为例,如今仍然有纸质版本发行,但他们在2017年进军微信公众号,更名为“凤凰weekly”,也获得很不错的流量成绩。

这两种情况的转变都没有导致平面设计彻底没有用武之地,而是换了一种载体,同时也拓宽了领域视野,过去可能研究印刷工艺更多,如今可能研究如何提升封面图的点击率更多。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3)

2019年时候的《凤凰周刊》

事实证明,我们总会在变革之际面对恐慌,随后就慢慢找到了生存之道,当然,过程中会发生不少优胜略汰的事情,确实很多从业人员或者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不见了。

但,这就是自然之道。

动态视觉的影响

除了印刷媒介的转变,还有动态视觉的发展也时常被好事之徒作为恐吓大家“平面设计已死”的理由。

情况好比短视频兴起之后,不断有人恐吓大家图文时代已经终结,其实抽丝剥茧之后发现,大部分宣扬者就是早期的短视频从业者,希望营造焦虑让大家报读他们的付费课程。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4)

琳琅满目的线上短视频培训课程

想来好笑,这跟30年前通过吓唬老人家撞邪,骗他们取钱去拜神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但不可否认,影响确实是发生了的,就是迫使大家要增加自己的技能与认识而不掉队,比如保持图文栏目之余增加视频模块的开发。

平面设计也一样,如今确实会看到很多动态视觉展示,比如动态海报、动态logo演绎、动态的交互界面等等。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5)

动态海报

其实在48回谈网页发展的时候就聊过,任何动态都有静态基础,我们看到的动态海报难道不是应该先存在一个静态设计吗,这些关键帧是一定存在的。

就连最典型的影视制作,大部分都先有静态的分镜设计,构思清楚再进行拍摄,这个分镜设计就属于平面的范畴。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6)

电影分镜头设计

所以动态视觉的盛行因为媒介进步并不会逆转了,但其实没有所谓蚕食平面设计的市场,反而为平面设计开拓出不少新的土壤。

这样一来也为设计行业带来一种冲击,就是设计师的职能似乎回到100年前,综合性更强,界限模糊。

比如要掌握三维软件,要掌握视频剪接,要掌握更多软实力的驱动,比如企业战略,设计理论,消费心理学等等。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7)

C4D频繁被应用于平面设计

我们看如今很多平面岗位的招聘描述就可以印证这个情况。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不但没有死掉,反而被强化了,但正因如此,平面设计的门槛其实也同时被拉高。

最近一位站酷的年轻设计师通过平台添加我(相对我而言的年轻),提出合作诉求,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对方主要做字体设计,我问了一下价格,不贵,然后再看案例,真心不错,在过去我们能做出这样的案例收费是其报价的3-5倍是没问题的。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8)

平面设计水平呈现加速度的提升

这个情况说明以后的从业者水平需要越来越高,不然可能就很难有生存的位置与空间。

我们不要去排斥这种变化,社会就是如此进步的,设计市场在中国已经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变成如今的精耕细作了。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19)

越来越考究的平面设计

而平面设计在这个生态中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不但不可能消失,作用其实变得更加重要。

这里我们花一点小篇幅简单谈一点策略,面对这种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未来的策略

主要谈三点,谈这三点的时候,我的立场综合了三种角色,首先是一名设计师,其次是一间设计公司的经营者,再其次是一个行业观察者与历史研究者。

1、 如果你是名学生,要清楚认识平面设计职能,软件技术首先要过硬,而且软件类型涉猎可以广一点,学生时期时间是充裕的,只要分好主次,技多不压身,招聘公司喜欢这样的新人,很多经验或者观念是需要到市场真正参与锻炼后才会有的,急不来。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20)

2008年学生时期的我

硬实力方面站稳之后,在职场努力开发软实力,软实力也是在实战中才会进步最快,软实力包含综合人文素养与商科知识。

2、 如果你已经是名资深从业者,则要摆脱处在舒适区的习惯,要会“自找麻烦”,不然就会“被找麻烦”,在更行各业都似乎越来越卷的时候,平面设计不能幸免,但策略跟学生不同,资深从业者需要在自己掌握的技能或者方向中深扎。

毫无疑问,对比年轻人,资深从业者学习更多软件不存在优势,但通过深扎可以在自身掌握的技能中创造更多可能性,比如我们公司一位40岁同事,做设计只用CDR,但他可以将三维效果做得比一些用C4D的年轻人还好,目的达到就不在乎手段了。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21)

新生代设计师很多不使用CDR软件

除了技能,则是方向的深扎,应该不断往细分领域经营,直到无可替代。

我们看到如今一线大师普遍是70后,更年长的已经半退休,而年轻的尚欠火候,70后的一批设计师恰好是经验与视野最平衡的阶段,比如包装设计的潘虎、海报设计的黄海、品牌设计的广煜等等。

3、 要清楚认识到设计竞争的本质是形式的竞争,不管设计背后有什么深远观念,大众只会讨论你的形式,随后才试图接受你的观念,比如最近很火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给予大家的首先是视觉形式的盛宴。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22)

马岩松建筑设计作品

设计形式都是从历史大数据的观察思考而来,是一种化学效应,而历史风格形式一定是原料之一,所以在此也再次呼吁大家重视设计史的学习与研究。

我们开发形式,但不沉迷形式,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写在最后

内容到这里已经完结了,该为整个系列做一次结案陈词,我尽量简单。

首先是写作目的,当前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平面设计史书籍除了王受之教授写于24年前(1998年)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之外几乎都是外国人作品。

几乎都读过之后,发现外国友人不是问题,是经过翻译后感觉“味道”很怪,比如易读性差,每次阅读都要鼓起狠劲,不然容易分神。

平面设计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面设计死了吗)(23)

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平面设计史类书籍

还有一部分属于国内不同专家的专著,普遍讲究学术性,更像院校教材,不够通俗易懂,跟市场实战也有距离感。

再者是这些书籍很少叙述跟配图同步(后来我明白出版物中因为版权相关其实真的很难做到),所以对一名希望将知识用于实处的设计师并不友善。

所以我希望以设计师的视角出发填补一下这片空白,所以公众号中的图文版本就很适合大家参详。

当然也希望这个系列能出版为图书,这也是不少粉丝朋友的诉求,因为更方便阅读,此处也打个广告,本系列出版权暂未合作,欢迎有意向的出版社跟我联系。

再次感谢一路陪伴过来的朋友们,诸位的支持永远是我更新的第一动力。

山高水远,江湖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