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秦汉时期甘肃的礼俗文化(皇朝文献通考之甘肃)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三 舆地考【十五】,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文史博览秦汉时期甘肃的礼俗文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文史博览秦汉时期甘肃的礼俗文化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三
舆地考【十五】
甘肃省
谨按,禹贡,以黑水西河,表雍州之界。自孔、郑通儒,不言黑水所在。杜佑以为年代乆逺,或至堙涸,故无以详焉。盖雍州自夏殷以降,西北二边,世为戎翟错处,如西倾、积石、潴野、弱水、三危、黑水之区,皆没于外域。而禹贡之旧疆,遂不可复问。秦时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而止。汉武征匈奴,始取浑邪、休屠王地,开置河西四。羣史称其地势,西北邪出,隔絶南羌,西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至晋代张轨、吕光之徒,乗时割据,五凉相断,皆自保一隅,与中土隔絶。隋唐时,虽暂置郡县。天宝以后,河西陇右,全没于土番。大中号称牧复,而名存实亡。流传五代以及于宋,河陇复为西夏所据,莫能混一。惟元代以甘肃与陜西分省,并列十一省之中。明初,以其介在边陲,多改为卫所,以陜西行都司领之。至于嘉峪关外,初设赤金、蒙古等卫,以为屏蔽。嘉靖而还,诸畨内徙,但以闗为中外之巨防。
我朝开拓边疆,若宁夏、西宁、凉、甘诸卫,并已升为府县,其西,自肃州而外安西五卫,北接天山,乆为列圣抚绥驾驭之地。我皇上布昭神武,全定金方,是以升安西为府,改哈宻巴里坤为厅,为闗外之雄封,西陲之鎻钥。盖伊吾瓜沙之间,宛然腹地焉,以视禹贡所谓,西被流沙者,固逺出乎其外矣。
甘肃,明陜西布政使司,共领府八,其临洮、巩昌、平凉、庆阳四府为今甘肃省地,又置陜西都指挥使司于西安,领宁夏、洮州等卫及镇羌等千户所,又置陜西行都指挥使司于甘州,领甘州、肃州等卫,及镇夷等千戸所。
本朝初设甘肃巡抚,驻甘州卫,设宁夏巡抚,驻宁夏卫,其总督及布政、按察二司,则统于陜西。康熙三年,移陜西右布政使司,驻巩昌。又増置按察使司,分领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四年,裁宁夏巡抚。五年,移甘肃巡抚驻兰州。六年,改右布政,为巩昌布政使司。八年,移布政、按察二司,俱驻兰州,改巩昌布政,为甘肃布政使司,后俱移驻临洮,以临洮府为会城。五十七年,于嘉峪闗边外,开置靖逆厅,以同知分治,领靖逆,赤金二卫。雍正二年,省行都司及诸卫所,改置宁夏、西宁、凉州、甘州四府。五年,又于边外,开置安西厅,以同知分治,领安西、沙州、栁沟三卫。于靖逆厅改置通判。七年,升巩昌府属之阶、秦二州,俱为直隶州。又改肃州卫,为直隶州。乾隆二年,以兰州为省治,改为兰州府,巡抚及布政按察二司,俱驻兰州。二十五年,以平定西域,改安西、靖逆二厅,置安西府。又于哈宻城,设通判分治。于巴里坤城,设同知分治,并直隶于安西道。二十九年,裁甘肃巡抚,以陜甘总督,自西安移驻兰州府,兼理甘肃巡抚事。三十八年,増置镇西府,改安西府为直隶安西州。升平凉府属之泾州,为直隶州。又増置直隶迪化州。凡领府九,直隶州六,道所辖之厅一,各卫所俱以次裁,改入州县。东西距一千九百八十里,南北距二千七百五里,东至陜西邠州长武县界,八百六十里。西至河州闇门接番界,一千一百二十里。南至四川龙安府平武县界,一千二百九十里。北至边墙一千四百十五里。东南至汉中府略阳县界,一千四百三十里。西南至洮州厅接番界,一千一百三十里。东北至陜西延安府保安县界,一千二百四十里。西北至安西州境外地,三千余里。
在京师西南四千四十里,自安西州西北为哈宻城,距安西八百七十里,自哈宻西北为巴里坤城,距哈宻三百三十里。
兰州府为省治,东西距一千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七百六十里,东至巩昌府安定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闇门接西番界,一千九十里。南至巩昌府岷州界,三百三十里。北至凉州府平番县界,四百三十里。东南至巩昌府安定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巩昌府洮州厅界,四百六十里。东北至宁夏府中卫县界,四百四十里。西北至平番县界,一百里。
自府治至京师,四千四十里。明洪武初,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复升为州,属于临洮府,其临洮府所共领州二县三。
本朝初属陜西省。康熙三年,分为甘肃省,初以巩昌府为省治,复以临洮府为省治,以兰州属于临洮府。乾隆三年,改兰州为省治。升为兰州府,增置皋兰县,为府治,改旧临洮府治之狄道县,为狄道州,与河州及金县、渭源县来属。又以巩昌府之靖逺县,就近来属。凡领州二县四。
皋兰县【附郭。乾隆三年,升兰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
金县【在府东南八十里。初属临洮府。乾隆三年,改属兰州府。】
狄道州【在府南三百十里。初为临洮府治,乾隆三年,改县为狄道州,属兰州府。】
渭源县【在府南二百五十里。初属临洮府,乾隆三年,属兰州府。】
河州【在府西二百里,初属临洮府。乾隆三年,属兰州府。】
靖逺县【在府东北二百三十里。明正统时,置靖卤卫,属陜西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裁卫,设同知治此,属巩昌府。八年,改置靖逺县。乾隆三年,改属兰州府。】
巩昌府,在省治东南四百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五里,南北距八百十里。东至秦州界二百二十里,西至兰州府渭源县界七十五里,南至阶州界五百三十里,北至兰州府靖逺县界二百八十里,东南至阶州成县界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岷州境外西番界三百四十里,东北至平凉府固原州界七百四十里,西北至兰州府金县治二百九十五里。
自府治至京师三千八百里。明为巩昌府,领州三县十四。本朝初属陜西省,后分属甘肃省。雍正七年,降徽州为县,升阶、泰二州为直隶州,以文县等七县分属二州。八年,改置岷州及靖逺县。乾隆三年,以靖逺县改属兰州府。十三年,改置洮州厅,凡领州一,县八,厅一。
陇西县【附郭】
安定县【在府北一百八十里】
会宁县【在府东北二百十里】
通渭县【在府东北二百里】
漳县【在府南七十里】
宁逺县【在府东南九十里】
伏羌县【在府东南一百九十里】
西和县【在府东南三百十里】
岷州【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明洪武十一年,为岷州卫,属陜西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属巩昌府。八年,裁卫,改属岷州。】
洮州厅【在府西南二百六十里。明洪武四年,为洮州卫,属陜西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属巩昌府。乾隆十三年,裁卫,以旧驻西固城同知,改为抚番同知,移治于此。】
平凉府,在省治东六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五百八十里,东至陜西邠州长武县界二百十里,西至巩昌府会宁县界二百九十里。南至陜西鳯翔府陇州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庆阳府环县界四百三十里,东南至鳯翔府麟游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秦州秦安县界三百十里,东北至环县二百四十里,西北至寜夏府中卫县界四百里。
自府治至京师三千二百八十里,明为平凉府,本朝初属陜西省,后分属甘肃省。乾隆三十八年,升泾州为直隶州,以崇信、灵台、镇原三县往属,领州二县二。
平凉县【附郭】
华亭县【在府南少西九十里】
固原州【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
静宁州【在府西二百三十里】
隆徳县【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庆阳府,在省治东一千八百里,东西距三百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东至陜西延安府甘泉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平凉府镇原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陜西邠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延安府定边县界二百里,东南至邠州三水县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平凉府泾州治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延安府保安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宁夏府灵州花马池界三百八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由呉堡路二千五百里,由大庆闗路三千七十里,明为庆阳府,本朝初属陜西,后分属甘肃省,领州一县四。
安化县【附郭】
合水县【在府东七十里】
环县【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真宁县【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
宁州【在府南少东一百五十里】
宁夏府,在省治东北一千一百里,东西距五百三十里,南北距六百六十里,东至陜西延安府定边县界三百七十里,西至贺兰山边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平凉府固原州界三百七十里,北至边界二百九十里,东南至庆阳府环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南至固原州界四百里,东北至边界三百里,西北至边界二百二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四千五十里。明洪武初,为宁夏府。五年,废。九年,改置宁夏卫,后又增置宁夏前卫、后卫及中屯、左屯、右屯等卫,俱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顺治十五年,并前卫入宁夏卫,并中屯卫入左、右二卫。雍正二年,改置宁夏府,以各卫所分置一州六县。乾隆四年,以新渠、宝丰二县,省入平罗县,凡领州一县四。
宁夏县【附郭。治府东境。明洪武初,置宁夏左屯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宁夏县为府治。】
宁朔县【附郭,治府西境。明洪武初,置宁夏右屯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寕朔县,与宁夏县并为府治。】
平罗县【在府北少东一百二十里。明永乐初,筑平卤城。嘉靖三十年,置平卤所,属宁夏卫。本朝初为平罗所。雍正二年,改置平罗县,属宁夏府。乾隆四年,以新渠、宝丰二县省入。】
灵州【在府东南九十里。明洪武中置。灵州所属宁夏卫。 本朝雍正二年,改为灵州,属宁夏府。】
中卫县【在府西南三百六十里。明置寕夏中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中卫县,属宁夏府。】
西宁府在省治西北七百七十里,东西距三百五十里,南北距三百九十五里,东至凉州府平番县界二百六十里,西至青海番界九十里,南至黄河接兰州府河州边外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大雪山接凉州府界二百三十五里,东南至河州界四百二十里,西南至番界五百八十里,东北至番界二百八十里,西北至番界五百八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四千五百七十里。明洪武六年,置西宁卫,属陜西行都司。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西宁府,分置西宁县、碾伯县。乾隆二十六年,又置大通县,凡领县三。
西宁县【附郭。明置西宁卫。 本朝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
碾伯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明洪武初,置碾伯卫。成化时,改为碾伯所,属西宁卫。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县,属西寕府】
大通县【在府北二百二十里,本西番地。 本朝雍正二年,以番众归附,置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改为县。】
凉州府,在省治西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九百三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宁夏府中卫县界五百九十里,西至甘州府山丹县界三百四十里,南至番界四十里,北至边界四百八十里,东南至兰州府皋兰县界五百二十里,西南至番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边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山丹县界二百六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四千三百四十里。明洪武九年,置凉州卫。十二年,置陜西行都指挥使司,治庄浪卫。二十六年,移治甘州,以各卫所属之。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凉州府,以各卫所分置武威等县,凡领县五。
武威县【附郭。明置凉州卫。 本朝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
镇番县【在府东北二百里。明洪武二十九年,置镇番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县,属凉州府。】
永昌县【在府西北一百六十里。明洪武十五年,置永昌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县,属凉州府。】
古浪县【在府东南一百三十里。明正统三年,置古浪所,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县,属凉州府。】
平番县【在府南三百三十里。明洪武十年,置庄浪卫。三十一年,改为所。永乐元年,复为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康熙二年,复为庄浪所。雍正二年,改置平番县,属凉州府。】
甘州府,在省治西北一千四百九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凉州府永昌县界二百二十里,西至肃州髙台县界一百里,南至青海番界一百六十里,北至边界四十里,东南至凉州府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畨界二百里,东北至边界一百里,西北至髙台县界一百二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五千八十里。明洪武五年,置甘肃卫。十五年,改置甘州中、左、右、前、后五卫,以陜西行都指挥使司,自庄浪移治于此。本朝顺治十五年,裁中、前、后三卫,存左、右二卫。雍正二年,裁行都司,改置甘州府,分置张掖县、山丹县,凡领县二。
张掖县【附郭。明为甘州中、左、右、前、后五卫地,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顺治十五年,并为左、右二卫。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以卫地,改置张掖县,为府治。】
山丹县【在府东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山丹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改置县,属甘州府。】
镇西府,在省治西北四千三百四十里,东至图古哩克,接喀尔喀界,西至干沟,接沟,接迪化州阜康县界,南至天山,逾山接哈宻界,北至哈布塔克,接塔尔巴哈台界,
自府治至京师七千五百十里。明属哈宻及卫拉特地。本朝康熙五十四年,内属。雍正九年,筑巴里坤城,以安西同知,驻防其地。乾隆三十八年,置镇西府,以巴里坤城为府治。领县二。
宜禾县【附郭。乾隆三十八年置,为治。】
竒台县【乾隆三十八年置,为治。】
泾州,在省治东八百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陜西邠州长武县界七十里,西至平凉县界五十里,南至灵台县界三十里,北至镇原县界四十里。
自州治至京师三千一百二十里。明省泾川县入州,属平凉府。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八年,升为直隶州。凡领县三。
崇信县【在州西二十里。初属平凉府。雍正三年,分属州。】
镇原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初属平凉府。雍正三年,分属州。】
灵台县【在州南九十里,初属平凉府,雍正三年,分属州。】
安西州,在省治西北二千四百里。在嘉峪闗西八百七十里,东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余里,东至肃州界五百七十里,西至古营盘,接流沙二百九十五里,南至南山二百里,北至青墪硖,接哈宻界二百余里。
自州治至京师六千五百八十里。明初为沙州卫,及赤金、蒙古卫地。成化时,改沙州卫为罕东左卫,后皆废。
本朝初,为边外地。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卫及赤金卫,兼设同知,治靖逆厅,领二卫,在今玉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又置栁沟所,兼设通判治之,在今渊泉县东二百三十里。雍正二年,筑城于布隆吉尔地方,置安西卫,设总兵驻守,为安西镇,兼设同知治之,在今渊泉县东一百六十里。四年,増置沙州卫,又裁栁沟通判,改栁沟所为卫,并属于安西厅,改靖逆同知为通判。又改赤金卫为所,属于靖逆厅,共为直隶厅。二十五年,改筑安西镇城,于旧城西百余里之都尔伯勒津地方,移安西卫及同知,俱治此。又移栁沟卫于安西卫城,后复改靖逆厅属之赤金所为卫。乾隆二十五年,以西域平定,裁卫所,改置安西府,以安西卫置渊泉县,为府治,其东境并栁沟卫地入之,以沙州卫置敦煌县,以赤金卫置玉门县,其西北境并靖逆卫地入之。二十七年,移安西府治敦煌县。三十八年,改安西府为直隶安西州,省渊泉县入玉门县,凡领县二。
敦煌县【附郭。明初,沙州酋长内附,置沙州卫。正统以后,内徙甘州,其地为罕东酋长所有。成化十五年,置罕东左卫。嘉靖以后,复入于吐鲁番。本朝雍正四年,置沙州卫,属安西厅。乾隆二十五年,改置敦煌县,属安西府。二十七年,移府来治。三十八年,罢安西府,仍属州。】
玉门县【在府东三百九十里。明初,赤金、蒙古内附,置卫。正徳以后,为吐鲁番所侵,内徙肃州,其地遂废。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卫,为靖逆厅治,兼领赤金卫,后改赤金卫为所,寻复为卫。乾隆二十五年,以赤金卫改置玉门县,省靖逆卫入之,属安西府。三十八年,罢安西府,仍属州,以渊泉县省入。】
谨按,安西一府县,皆在嘉峪闗外,玉门最东,与肃州接壤,次西则为渊泉,又西南则为敦煌。自敦煌县城西一百五十余里,为古玉门闗,为汉时赴车师前王庭,至疏勒所经,谓之北道。其南则为古阳闗,为汉时赴鄯善,至莎车所经,谓之南道。又西为白龙堆,自白龙堆外为流沙,东西弥望数百里。禹贡所谓,余波入于流沙者,于是在焉。汉书,楼兰国东垂,近汉当白龙堆,后汉又名为鄯善。自鄯善而西,则为且末国。今自府西南境外四百里之色尔腾海,在古当为鄯善国地。自色尔腾海西七百里之噶斯,在古当为且末国地,皆属今安西府边界。自噶斯而南,为古小宛国地,其西为古精絶国地,接今西域和阗东境外界。
阶州,在省治东南一千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五百五十里,东至陜西汉中府略阳县界二百里,西至巩昌府洮州厅界九十里,南至四川龙安府平武县界三百里,北至秦州礼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汉中府宁羌州界五百二十里,西南至番界四十里,东北至秦州徽县界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洮州厅界一百五十里。本州岛境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界成县,西界洮州厅,南界文县,北界巩昌府西和县。
自州治至京师三千九百四十里。明洪武二年,降为阶县。十年,复为州,属巩昌府。本朝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以文县、成县来属。领县二。
文县【在州东南二百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阶州。】
成县【在州东北二百八十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阶州。】
秦州,在省治东南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至陜西鳯翔府陇州界二百里,西至巩昌府伏羌县界九十里,南至陜西汉中府略阳县界三百四十里,北至平凉府庄浪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汉中府鳯县界三百十里,西南至阶州界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平凉府华亭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巩昌府通渭县治一百八十里。本州岛境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界清水县,西界伏羌县,南界徽县,北界秦安县。
自州治至京师三千七百十里。明洪武初,省成纪县入州,属巩昌府。
本朝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以秦安等四县并,降徽州为徽县来属,凡领县五。
秦安县【在州北八十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秦州。】
清水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秦州。】
礼县【在州西南二百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秦州。】
徽县【在州南少东二百八十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降州为县,分属秦州。】
两当县【在州东南二百七十里,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秦州。】
谨按,古雍、梁二州分界处。自陜西省之宝鸡县、鳯县入甘肃省界为两当县、徽县,又西为成县,有铁山、木皮岭,及鹫峡、羊头峡诸隘,皆秦陇之阸塞。又西为岷州,及洮州厅之境外。自厅西南三百余里,即西倾山,所谓西倾,因桓是来者也。与华阳东西,凖望相直,其北为雍州境,其南为梁州境,自西倾又西厯青海界,为大积石山,当西宁边外西南五百余里。禹导,河自此始,其南濒赐支河曲,即古西戎析支地,为古雍州界尽处。
肃州,在省治西北一千四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凉州府张掖县界三百里,西至嘉峪闗外西安府玉门县界九十里,南至番界一百二十里,北至边墙三十里,东南至张掖县界四百五十里,西南至番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边墙一百里,西北至边墙六十里,本州岛境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界髙台县,西界玉门县,南至番地北界边墙。
自州治至师五千五百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改置肃州卫,属陜西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裁卫并于甘州府。七年,改置直隶肃州,领县一。
髙台县【在州南二百七十里。明景泰七年,置髙台所,属肃州卫。 本朝雍正七年,改置县,属肃州。】
迪化州,在省治西北五千七百二十里,东至穆垒乌兰乌苏,接镇西府台县界,西至安济哈雅,接库尔喀喇乌苏界,南逾天山,接辟展属界,北至额彬格逊淖尔,接塔尔巴哈台界。
自州治至京师八千八百九十里。明属卫拉特。
本朝初,为凖噶尔库本诺雅特游牧处。噶勒丹多尔济之昂吉。乾隆二十年,大兵进讨凖噶尔,噶勒丹多尔济率其属迎降,地皆内属,有旧城,周三里。赐名迪化,别于旧城北,建新城。三十八年,改设直隶化州于城西,建巩宁城为州治,领县三。
昌吉县【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绥来县【在州西北三百八十里】
阜康县【在州东北二百四十里,以上三县,并乾隆三十八年置。】
哈宻厅,在省治西北三千二百七十里,在安西府城西北八百七十里,东西距九百四十里,南北距六百余里,东至塔里雅沁,通喀尔喀界四百十里,西至额什墨克,通吐鲁番界五百三十里,南临沙碛,东南至博罗特口,及星星硖半池泉,接安西府敦煌、渊泉二县界六百六十余里,北至天山,接巴里坤界一百余里,至京师七千一百入十里。明永乐时,鞥克特穆尔内附,封为忠顺王,兼置哈宻卫,即以其头目领之。成化以后,属于吐鲁番。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内附,授以封爵。旧有城一。五十六年,增建哈宻新城,为官兵驻防之所。乾隆二十五年,设通判,治此,为哈宻厅,直隶于安西道,其所属有五堡,曰素穆哈拉垓为头堡,在哈宻城西十里。曰阿斯塔纳为二堡,在城西八十里。曰托郭齐为三堡,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曰拉卜楚喀为四堡,在城西一百四十里。曰喀喇都伯为五堡,在城西一百六十里。
谨按,哈宻部自元末,族子纳古尔受封为威武王,寻改为肃王。其弟鞥克特穆尔,嗣于明永乐二年,内附,改封为忠顺王。四年,设哈宻卫,以其头目玛哈穆特和卓等,为指挥等官。忠顺王卒,其兄子托克托嗣。八年,又封托克托弟都哩特穆尔,为忠义王,同守哈宻,由是二王并贡。其地东去肃州,西去吐鲁番各千五百里。北数百里抵卫拉特,以天山为界,为西域要道。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后又止封忠顺一王,其地为回回、辉和尔、哈喇辉三种杂居,头目不相统属,其王不能制。至成化后,吐鲁番强盛,数夺其国,旋复旋失,卒为吐鲁番所据。嘉靖后居此者,为宻克满克木,非忠顺王之裔,亦后属于吐鲁畨。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哈宻回人头目逹尔汉伯克阿布都拉,遣使奉表入贡。三十六年,阿布都拉遣子敦帕伯克,擒获噶尔丹之子及其官属,来献。
圣祖仁皇帝嘉之,赐赉有加,授阿布都拉,为扎萨克一等部长,赐印纛,以其所属编旗,视各蒙古,传至其子敦帕孙阿敏嗣。雍正五年,封阿敏为护国公。七年,晋封为固山贝子。乾隆五年,其子玉素富嗣,封护国公。十年,封固山贝子。二十三年,封贝勒。二十四年加郡王品级,令管辖回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