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怎么看待铲屎官带它出门(并不是所有猫咪被掐住后颈都不敢动)
很多人都见过猫妈妈带着小猫搬家的场景,有些是看到自己家的猫咪叼着小宝宝到处跑,有些则是在外面看到流浪猫带孩子搬家,或者是在网上看到这一场面。
猫妈妈在带娃搬家时,会叼住小奶猫的后颈皮进行携带,而小奶猫被衔着脖子时总是把四条小短腿和尾巴缩起来,整只猫就像一颗椭圆形的毛球,一动不动、不声不响,任由妈妈把它带到新的安全场所。如果有好几只宝宝的话,猫妈妈会用相同方式一只一只把它们带走。
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猫妈妈叼着小猫咪的后脖子时还有些担心,怕猫妈妈把小宝宝弄痛了。但是小家伙们被叼在半空中乖乖巧巧一动不动,也不像是不舒服的样子,我的担心就减轻了很多,然后就觉得很神奇。
后来长大了看动物世界和BBC的一些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发现不只是猫咪会这样,有很多野生动物在带孩子转移阵地时都会叼着它们的后颈皮行走。
后来询问了一些研究野生动物的朋友,自己也查了一些资料,终于明白了动物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许多哺乳动物在趋同演化的条件下,头部与后颈相连的地方都进化出了一块松弛的皮肤,这块部位叫做颈背(scruff),它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在幼时能够被母亲更方便携带着转移居住地。
哪怕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狮子、灰狼、花豹等强大的食肉动物,它们的幼崽也一样生活在危险中,毕竟大自然是残酷的,为了让幼崽安全长大,有时候转移巢穴和居住地点很有必要。
为什么选择在后颈进化出这么一块区域呢?因为这里最合适,刚好可以被叼在嘴里。躯干太粗,脑袋太娇贵,如果是叼着爪子和尾巴到处跑,幼崽就会比较痛。而后脖颈的这块皮肤很松弛,而且比较厚实,就算被咬在嘴里也不会痛。
幼崽被叼住颈背时,神经中枢会很快给出反应:妈妈要带我搬家了,赶快把四肢和尾巴收好,免得搬家路上磕磕绊绊受伤。这是屈肌反射的一种,叫做颈背反射,有些小猫的反射比较特殊,不会把四肢蜷缩起来,而是张开四肢,后半截身体向后反向弯曲,这样也能起到四肢离开地面的效果,意义是一样的。
大部分拥有颈背区域的动物,屈肌反射都只在它们幼时比较稳固,长大了以后没人再叼它们后颈了,这种反射就会渐渐趋于失效。
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有些猫咪长大后会完全忘记这一本能,有些猫咪还是会跟小时候一样被捏住后颈皮就消停了,还有些是介于两者之间,一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习惯了以后照样活蹦乱跳,仿佛被掐住命运的后颈皮的不是它一样。
另外,公猫在发情期与母猫做繁衍后代的事时,几乎都会趴在母猫后背上咬住它的后颈,这也是来自同一种本能——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住母猫不让它反抗。但有些母猫长大了就会遗忘这一反射,所以不是所有母猫被咬住后颈都不反抗,被咬了也照样回头冲着公猫一顿揍。
有时候医生在检查猫咪身体时会捏住猫咪后颈进行控制,但是不建议铲屎官平时老这样做,更加不可以用捏住猫咪后脖颈的方式把它从地面上提起来。
原因有三,一是这样携带猫咪只适合它小时候,长大后猫咪颈背区域的皮肤松弛度会下降;二是猫咪长大以后体重会增加,小时候它很轻,可以只靠揪后颈提起来,长大以后再这样做会让猫咪很痛;三是很多猫咪长大后就不再有颈背反射了,揪痛了的话会让猫咪记仇。
正确的抱猫姿势是这样的:一只手伸到它前肢和胸口交界处用手掌托住猫咪的前胸,另一只手和手臂从猫咪离你较远的外侧揽过去,手掌稳稳托住猫咪腹部,并让它后肢能够踩在你身上或手臂上,不然四肢都腾空会让猫咪感到恐慌,而且无法将自身体重支撑在让它感到安全的地方。
动作一定要轻缓平和,不能像动画片里拉飞奇举辛巴一样,唰的一下就把猫咪给举天上去了,那样也会让猫咪感到害怕并记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