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

新年伊始,我在我的全年必读书单里,加入了《道德经》


理由无他,只因这本书,实在是妙极了。


年少初识,还是在金庸武侠的绝世神功《九阴真经》,开篇第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出自《道德经》。


不明觉厉!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


长大后,为人妻母,做了员工、领导,再翻开,才发现“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等等“中式智慧”的博大精深:


20岁求生存,它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不要事事抢着争先,因为,枪打出头鸟;


30岁求安稳,它说“上善若水”,但“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能包容万物,也能水滴石穿,做人如此,才有力量


40岁求健康,它认为“致虚极,守静笃”,养生的关键是养精神,保持内心的平和,比进补有用1000倍

.....


也难怪,作为“万经之王”,中国最高智慧的它,一流行,就是2000年。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2)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口中的“生命之书”,它只短短5126个字,就讲透了在中国社会生存,受用一辈子的处事智慧。


让你读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不过,在一位“嗜国学如命”的老灵魂眼里,《道德经》的真正妙处,还远不止于此。


因为《道德经》找到人生目标

真正活得好的人,都“为而不争”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3)


他是黄向军。


很多人认识他,可能是因为他在网上解读《道德经》,已经有近500万人观看了。


妙趣横生,又突然让人醍醐灌顶的风格,让一众网友亲切地称他国学怪才、说书大咖。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4)

▲黄向军家里满满当当的藏书


不过,在成为“怪才”之前,他也只是小城里,一个书痴罢了。


出身文化之都邹城的黄向军,从小就热爱国学,尤其偏爱《道德经》。


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道德经》之妙,在于它原文5126个字,解读却有5000万字。


因为没有标点,光是开篇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有3种断句,3个不同的解释。


从来也没定论。


但在黄向军看来,《道德经》本就不是读的,是用来悟的。


作为“生命之书”,那些真正受益的人,一定是从中,照见过自己的人生。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5)


就像他,一毕业,就听从家里的安排,阴差阳错做了高中计算机老师。


那时候,他的大学同学们,要么早就拿到大公司的offer,要么自己创业当了老板。


他却只能日日夜夜做着完全不感兴趣的事情,在苦闷中消磨生命......


他不甘心,更不快乐。


他只想学国学。可在那个年代,舍弃教师这个体面的工作,学这种冷门专业,所有人都认为“这孩子是读书读傻了吧!”。


想考上北大,更是痴人说梦!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6)


在外界的干扰和嘲讽下,最终,还是《道德经》的“为而不争”帮他下定了决心。


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心态上保持不争,就会有好结果。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


摒弃一切杂念后,才一年时间,黄向军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宗教专业的研究生


专门研究道家。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7)

▲右边是黄向军


我们知道,《道德经》原本是丢失的,为了求得“真经”,在北大的日子里,黄向军对比了5个版本的《道德经》,逐字逐句精读原文。


还结合国学宗师钱穆 、北大教授楼宇烈、李零等20位学者的学术成果,不断解析。


这一扎根,就是30年。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8)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9)


作为一个“国学疯子”,为了避免一家之言,他甚至还读完了儒家、佛教、道教三家现存的大量学术成果,通读西方哲学著作。


这才有了后来,他对于《道德经》那些别具一格的解读。


他的人生,也开始一往无前。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0)


从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再到市井摊贩

听他讲《道德经》的人,都能照见自己的人生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1)


黄向军讲的《道德经》,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能让人听上3遍、5遍,10遍仍觉不过瘾?


我想可能是,近50年的人生阅历和30多年专业学术研究碰撞出的火花吧:


谈到夫妻相处,他说“以天下之至柔,骋天下之至坚”,懂得“智慧式示弱”,小事上不争输赢,两口子能和睦得多;


也因此,黄向军和爱人相识20多年,从来没红过脸。


讲到孩子教育,黄向军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学会“榜样教育”,与其一味管教,不如做孩子的榜样;


黄向军的女儿,4岁时就已识字2000,手不释卷,学习根本不用操心。


聊起人生活法,黄向军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浮躁的当下,学会“远离垃圾快乐”,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拒绝无用社交,把时间都花在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上,幸福感极高。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2)

▲黄向军的幸福日常


人到中年,大半辈子和国学《道德经》打交道,这本经书,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他撰写的《道家基础经典精编》《汉译禅修》等多部著作,被很多学子奉为大学必读。


他举办了500多场线下分享会,在北大清华校园,在西门子等上市公司,也在北京的胡同茶馆。


他的听众,也从教授学子、名企高管,到街边摊贩、小区居民、耄耋老人、孩童,不一而足。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3)


每次讲完,他都能听到这样的评价:


“总能从他的讲解中,照见自己的人生,当下一些烦恼的事,也能瞬间豁然开朗了。”


他对于这本中国最高处世智慧的解读,也让无数人从《道德经》中取到了自己的“真经”,解开了人生的困境。


《道德经》的智慧,

我们读了到底有什么用?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4)


黄向军的学员明姐,是个“陪读妈妈”。


眼看着离中考没剩多少时间,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不上不下,她心急如焚。


本想着做家务时听听《道德经》,用来静静心。没想到,女儿也跟着听上了瘾,还意外帮到了她。


期末考试,第一次进了全班前十,作文还拿到了全班最高分。


重要的是,懂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后,女儿心态好了很多,紧张的初三学习,准备得游刃有余。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5)


说实话,明姐女儿的结果,在黄向军看来,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道德经》,本身就是一本集文学、逻辑、思想之美为一体的国学经典:


文学上:语句优美,多用排比、比喻,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能很好地陶冶情操;


逻辑上:对“有无”、“强弱”、“福祸”的探讨,让孩子从小学会全面看待问题,锻炼出强大的思辨能力;


思想上:“上善若水”、“宠辱不惊”,随手一翻就是金句,能让孩子养成上等的品性;


所以说,有远见的父母,都早就带着孩子读《道德经》了。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6)


黄向军的邻居瑞瑞,小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老公是一家公司的中层,可有段时间,一回家就唉声叹气:下属越来越难管,职场水太深......


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瑞瑞也跟着头疼起来:我能做点什么呢?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7)


瑞瑞想起,古话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就马上将黄向军解读《道德经》中的识人之术分享给老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话说得太好听的人,反而不可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喜欢争论吵架的人,行动力一定很差;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从来不卖弄。


谁可用,谁不可信,一眼就看穿。


懂得知人善用后的老公,在管理上真的做得顺风顺水,下班后的笑容都明显多了起来。


这都是因为,《道德经》里的每一句,都讲透了中国人的人性,作为处世参考,极为好用。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8)




若觉人生迷茫

便来读一读《道德经》

道德经顶级智慧(道德经最厉害的5个)(19)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其实,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枕边书”: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就读不懂中国文化、在中国社会生存的道理;


马云行商数十载,只有《道德经》从未离身,他说,古圣人完全能解读今天的人心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更把《道德经》作为的生命之书,30岁后的处世参考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