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潜水憋气最长时间纪录(同样靠肺呼吸空气)

不久前德国潜水员斜塔斯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水下屏气17分钟19秒,惊人的纪录是靠作弊取得的。潜水潜析了30分钟的纯氧,如果不是先吸氧,他的记录是10分12秒,这仍然很惊人,一般人在水下屏气很难超过5分钟。但是这个世界纪录和海豹、鲸、海豚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相比,又不止一提了。 

无氧潜水憋气最长时间纪录(同样靠肺呼吸空气)(1)

在这方面海豹的表现尤其出色。例如生活在南极洲的威德尔海豹能一口气潜水大约80分钟,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海洋哺乳动物无法像鱼那样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同样靠肺呼吸空气,在潜水时也必须憋气,你也许马上会想到,是不是因为海豹的肺比较大,能够憋住更多的空气?那位德国潜水员能创造世界纪录,据说就是因为他的肺要比同样体格的人大了大约20%。但是海豹的肺与身体的比例并不比其他哺乳动物大。

海豹不是靠肺活量大取胜的,那么靠什么呢?肺部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输送给全身的细胞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越多,能够结合的氧气也就越多,就越能忍受缺氧的环境。海豹血液中是不是有更多的血红蛋白呢?是的,海豹的血容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有更多的红细胞,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血红蛋白。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开始潜水时,海豹的脾脏会往血液中注入更多的红细胞。人的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和产生淋巴细胞,对人的生存其实不是很重要。有的人因伤因病切除脾脏后还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某些哺乳动物的脾脏,还有储存红细胞的功能,包括海豹、马、狗。海豹有一个大的出奇的脾脏,里面储存了占全身2/3的红细胞。在海豹潜水的瞬间,肾上腺素会刺激脾脏收缩,释放储存的红细胞到血液中,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增加了60%。血液中红细胞过多也有副作用,会造成淤血。所以海豹潜水完毕,浮到水面后,血液中肾上腺素的量减少,脾脏舒张,又把多余的红细胞收回去了。  

大量的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能让海豹在水下呆上大约15分钟,剩下的65分钟怎么办呢?在海豹的肌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它们的构造和血红蛋白类似,能和血液中的氧结合,把氧储存起来。一旦血液中的氧浓度很低时,肌红蛋白中的氧就被释放出去,供肌肉细胞使用。肌红蛋白储存的氧,能让海豹在水下多呆大约10分钟,但是还有55分钟需要对付。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海豹的肌肉没有氧气可以利用,他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  

所有的动物都能在无氧的条件下产生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为无氧呼吸。我们人类也有这个能力,比如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的氧气供应不足,也要靠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但是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的效率比有氧呼吸低,而且会产生一种有害的副产物---乳酸。这就是为什么激烈运动后肌肉会酸痛,乳酸会降低血液的酸碱度,让它变酸性。体内大多数的酶对酸碱度的改变非常敏感,到一定程度就失去活性,会是致命的。  

海豹为何能忍耐如此长时间的100%无氧呼吸,却又不得酸血症呢?他们是通过巧妙的改变血液在身体的分布来达到的,在海豹潜水时,血液主要流向大脑、心脏、脾脏、眼睛、肾上腺、胎盘,这些此时至关重要的器官,而流向肌肉的血液大为减少,这样肌肉产生的乳酸就留在肌肉内,而不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危害其他器官。海豹浮出水面后,再逐渐增加流向肌肉的血液,乳酸将被氧气转化成有益无害的丙酮酸。

海豹潜水可不是在游泳池里玩憋气游戏,而是要潜到海底觅食,潜水深度有时能达到700米,潜水员穿上潜水服能潜到600米。当潜水员下潜水底时,身体所受的压力随之增加,呼吸到体内溶解于体液中的空气的量也随之增加了,其中的氮气是没法被人体利用的。当潜水员返回水面时,气压一下子下降,就像打开一瓶汽水,被压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往外冒泡一样,体液中的氮气也会冒泡,干扰血液循环,对身体造成损伤。得了减压症。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潜水员需要进入高压舱增压,迫使氮气回到血液中,然后在经历长时间的减让氮气缓慢的离开身体。海豹为何不会得减压症呢?仔细观察一下海豹在潜水之前的准备动作,你也许以为它会像我们潜水前一样深吸一口气,恰恰相反,它是大呼一口气,把肺内的气体排掉,就能减少潜水时溶解到体液中的氮气的量。  

此外海豹在潜水时肺会由于夹在胸部的压力而塌扁,肺里剩余的空气被挤到支气管和气管,从那里是进不了血液的,海豹就这样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避免了减压症,潜水前少吸一口气会少摄入一些氧气。不过一次深吸气的氧气,不过能供身体使用两分钟,这对潜水80分钟来说微不足道,完全值得为了避免减压症而牺牲掉。

无氧潜水憋气最长时间纪录(同样靠肺呼吸空气)(2)


无氧潜水憋气最长时间纪录(同样靠肺呼吸空气)(3)


无氧潜水憋气最长时间纪录(同样靠肺呼吸空气)(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