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深刻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所包含的理念、任务和举措,使之成为具体的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创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1)

(漫画/张婷婷)

宏观的筹谋擘画,明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以前瞻性的目光去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就好比站在雄伟高地上去眺望远方,此时此刻所处的位置,是决定“看多高”和“走多远”的关键要素。曾深刻阐释了“十四五”的五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内在逻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当顶层设计者标定了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形势任务,既在战略上布好局,又在关键处落好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就是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于担当、砥砺奋进,从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接下来会踏上怎样的道路、迎接怎样的挑战,需要客观清晰的判断。

回望已经收官的“十三五”,中国走过一段“当惊世界殊”的历程: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拥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北斗组网完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基本成型,5G商用加速,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为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下一个五年要走的道路提出更高目标。

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近”与“远”,“五年规划”里见真章。在宏观的筹谋擘画之中,我们明确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要谋求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又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使红利和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继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无论从哪个方面去看,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都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保障,需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开拓出崭新空间,担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一往无前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十四五”规划中,无论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都是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尤其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举旗定向更是号角吹响,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人民沿着一个个重要节点奋发前行。要打开“十四五”的生动局面,就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蓝图变成现实场景。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实际的抓手来破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纳入“十四五”规划,正是源于中国经济对宏观时局的深刻把握。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体一样,既需要造血的内循环,也必有供氧的外循环。内外双循环,也就此输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方向清、目标明,才能行动敏。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扭住“内外双循环”这个战略基点,在五年规划中开拓出经济发展“新空间”,这将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大助力。作为改革开放的“示范生”,广东就提出,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双区”建设不仅引领着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也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也将由此进入到一个更加纵深的领域。

从容的形势驾驭,输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在系统规划和审视形势之中,去科学地描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而赢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动权。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是中国这趟快车“升级换档”的现实要求。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要部署,还是“十四五”规划里的重要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秉轴持钧的关键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之所以是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还在于它与当前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往外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更多“顶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勇于开“顶风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艘巨舰驶入深水区;朝内看,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大,产业层次偏低和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还在,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这使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解开诸多难题的一把“钥匙”。诸多语境的交织,让我们必然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住了则后来居上,错过了则一步慢、步步慢。”此时此刻,按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快进键”,已是一种时不我待。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不失时机、蹄疾步稳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破题。从聚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打造新型城镇化;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到搞好创新驱动发展;从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通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梗阻”,搬掉阻碍要素配置市场化、畅通内外双循环的“绊脚石”,让资源配置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发展红利真正释放出来。

知易行难,当前我们经济发展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尤其需要笃定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信念,就此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尽管前方道路上的艰和险在增多,但此刻无论从哪个角度辩证去看,时和势始终与我们在一起。这是信心使然,更是发展必然。(韦丰)

责任编辑:王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