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的他却遭遇一系列打击(剧本被烧3次背债300万)
郭宝昌写《大宅门》不容易。
第一稿,因为写了母亲“抱狗丫头”的身世,被母一怒之下,将书稿投了火坑。
第二稿,赶上了动荡不安的十年,即将成型的书稿被撕得撕,烧得烧。
第三稿,遇上了离婚纷争,前妻分家时一分不要,只要了书稿。
她知那书稿是他心头肉,报复似的一把火烧了。
四十载岁月心力瘁,一稿三炬灰烟散。
天命好似对他言:不可泄,不可写。
可他郭宝昌偏要逆命而上,写出这宅门的恩怨情仇。
等拿出最终的《大宅门》时,他已快迈入花甲之年。
“它是我生命的全部。”
郭宝昌曾不止一次说过这话。
哪可知,这何止是郭宝昌的全部,也是国剧的全部。
二十年来,我们再未等到一个如此恢弘的故事,一个如此鲜活的角儿——
《大宅门》
2001.4.15-2021.4.15(二十周年)
>>>>戏·说
郭宝昌命苦,也命硬。
2岁,母亲把他卖了,换了80块大洋。
三姨偷偷借钱将他赎回。
转手又以200块大洋给卖了。
一命几易,乱世求生,属实艰难。
好在,最后的主家是个大户人家,京城响当当的同仁堂乐家。
图源:网络
乐家家大业大,子嗣上百,怎会买个孩子?
原来乐家四爷乐镜宇的续弦夫人郭榕,进了门并无生养,需要个孩子在宅门里立住脚。
于是便收了郭宝昌,在外一直养着。
等宅门分了家,这才正式过继当养子。
只是这宅子有规定,不是乐家血脉不许姓乐。
乐四爷喜这养子机灵,赐了个名“宝昌”,又随了母姓。
郭宝昌这才有了名,有了根。
养母与郭宝昌 图源:网络
郭宝昌十二岁入宅,十八岁出宅。
宅门生活不过五六年的光景。
但那日子生生烙印在了郭宝昌的记忆里。
养母郭榕虽出身贫寒,却是个说一不二的厉害女人。
养父乐四爷更是传奇。
一泡屎折了2000两银子收购济南二十八坊,九天贡胶扬名天下,赤手空拳在乱世创立宏济堂名震八方……
一桩桩,一件件,日日熏陶着郭宝昌,让他16岁便立志记家族历史,书父母传奇。
乐镜宇 来源:网络
可五六年的宅门生活,烙印在郭宝昌身上的不仅于此。
还有,资本家少爷的身份。
64年,因宅门阔少身份波及恩师田风,致其含冤而死。
每每回忆至此,郭宝昌都悔恨:“我对不起他,他是因我而死。”
恩师因他而死,养母也因他含恨而终。
动乱年月里,少不经事的郭宝昌与养母两生决裂。
第一次,因郭宝昌投机自保。
第二次,因郭宝昌得了身世去探望了生母。
曾因想念郭宝昌哭瞎了眼的养母顿感心灰意冷。
临终留遗言,只有三个字:无牵挂。
一世的母子情,因这千斤重的三字,断了。
恩师,养母,成了郭宝昌心头上的两块疤肉,一旦提及便是摘胆剜心之痛。
丧师失母的同时,郭宝昌也一直挨着批斗。
一直斗到了四十岁,他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神女峰迷雾》。
戏宽了,路远了,郭宝昌有了机会可以筹措他的那段宅门往事。
原本定名为《乐家同仁堂》。
乐家后人出面,点了郭宝昌一句:“你是乐家人,但没乐家血脉,不能叫这个。”
换了名,改了戏。
郭宝昌最后拿出《大宅门》,乐家人还是不认,嗔一片胡言。
有人问到了郭宝昌,他只说这戏里的故事,七分真,三分假。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
这里的各种曲折缘由早已探不出究竟了,还是留给后世各自揣摩吧。
“片头有个人跪在大宅门前,那个人就是我郭宝昌。”
>>>>戏·人
圈里人都叫郭宝昌一声“宝爷”。
这么叫,一是身份够格,二是有爷范儿。
郭宝昌在圈里提携后辈,帮助新人,多少腕儿打不出名起就受过他恩惠。
当年,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宝爷一句话保住了《一个和八个》——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张艺谋等人铭记在心:“没有郭宝昌,就没有第五代导演。”
《艺术导刊》2001年6月号
而彼时,熬出了头的宝爷,一门心思砸在了《大宅门》上。
谁曾可知,这九九八十一难啊,还没完。
拍了三集,投资方突然出了问题。
莫名间,宝爷背了300万的债务。
再去找其他投资,来来回回八十多家,前前后后喝了两吨人情酒,可大多都是闭门羹。
那段日子,真真是把自尊心放在地上碾。
买断了版权的投资方问了一圈儿人,人人都知《大宅门》是宝爷的心血,没一个人接。
问到了张艺谋,张艺谋直接反问一句:
“您知道我跟郭导的关系吗?”
终了,还是遇见了贵人。
制片人俞胜利,曾一手掀起中国电视剧史上六次收视热潮的一个人物(之后的《天下粮仓》《大宋提刑官》都是出自他手。)
幸而俞胜利搭桥,《大宅门》得了央视的支持。
只是央视参与选角,第一个就定了二奶奶的人选斯琴高娃。
这就为难了,二奶奶那个角色本来定的宝爷的妻子柳格格。
如今换成了斯琴高娃,宝爷有些不愿。
“不成,斯琴高娃哪儿能演二奶奶啊,她太胖了。”
这话传到了斯琴高娃那儿,斯琴高娃愣是一个月减了16斤站到了宝爷跟前。
二奶奶这个角色还能让一让,白景琦这个角色是决不让步。
之前是陈宝国演的,这次还必须是他演,换谁都不成。
央视推荐了姜文、张丰毅,宝爷一律摆手不要。
白玉婷的少年扮演者就是金马影后马思纯(中)
杨九红,也是《大宅门》不能缺的重要角色。
宝爷当年看《霸王别姬》,蒋雯丽哭笑嗔怪的模样,只肖一眼,宝爷就定了她来演。
可蒋雯丽看了剧本,反而相中了白玉婷。
旁人劝她,傻啊,杨九红的戏重。
蒋雯丽拧着性子就是不肯。
别说,这还真有白家大小姐的倔脾性。
白玉婷故事取材自郭宝昌的十二姑,当年十二姑痴迷梅兰芳,因梅兰芳已娶妻生子,最终她决定嫁给照片
眼看着,宝爷的《大宅门》终于要成了,圈里的人纷纷来贺。
第五代导演们也合计着一起帮宝爷助助兴,都去客串个角色。
正忙着拍申奥宣传片的张艺谋,抽了两天来。
宝爷给了他大太监李莲英的角色,张艺谋就一边剃头一边背词。
后来又想和宝爷一起过过戏瘾,二剃头又来一遍。
媒体们瞧见张艺谋来了,便问陈凯歌来不来。
照理来说,在英国拍戏的陈凯歌来不了。
赶巧了,陈凯歌中间要回国三天,侯咏(摄影师)得了信儿,赶忙跟宝爷说,“凯歌说了,他第二天下午有点儿空儿。”
宝爷立马现编了一场戏,陈凯歌气还没喘匀就扮上拍戏。
侯咏也没闲着,扮演了日本兵甲,一句词儿没说,就跟在田壮壮扮演的日本军官屁股后面转。
田壮壮(左)侯咏(中)
当然了,这种热闹怎么少得了姜文。
起先宝爷给了姜文定了个角色。
姜文“嫌弃”官儿小,宝爷没辙,又给安排了个山东知府。
到了片场,看张艺谋的戏还没拍完,姜文就先拽着陈宝国猫在化妆间抠词。
最后,俩人上场,一场五分钟的戏一气呵成,痛快!
除了第五代导演们。
还有太多人来捧宝爷的场。
何群(《一个和八个》美术设计)扮成了当铺伙计,还时不时跑个龙套,管管服装道具。
宁静本来想演二奶奶,宝爷拒了,嫌太年轻,最后给了个老鸨的角色。
李雪健演了于八爷,最后一集,和陈宝国、刘佩琦飙了一场好戏!
《西游记》的服装设计鄢修平参谋起了《大宅门》老少爷们的打扮。
金牌作曲王赵季平给《大宅门》创了独一份的京腔京调的曲儿。
还有勾得白家大小姐七魂六魄的戏子万筱菊是张国荣的京剧老师宋小川,小香伶的扮演者是现电影频道美女主持瑶淼,慈禧太后的扮演者是陈宝国的老婆赵奎娥……
害,这戏里的演员真要细数根本数不过来。
一伙子人戏中拼技,戏外斗戏。
除了陈宝国一天七十多个镜头,其他人闲着就去刘佩琦的小屋里坐。
刘佩琦顺势整了个大宅门班门弄斧戏剧团。
还别说,剧组里的人大多都练过两下子。
斯琴高娃师从梅派,张丰毅在《霸王别姬》里学过,何赛飞那更是越剧团的名角儿……
这真真是群星荟萃。
日后,宝爷回忆起来都忍不住地叫好。
还记得,一次拍戏,张艺谋、姜文、宝爷在演,田壮壮当起了执行导演,侯咏把着机器拍摄,何群当美工,当时的电影学院院长做现场剧务。
这阵容一下子轰动了怀柔外景基地,许多摄制组不拍了,纷纷跑来看热闹。
人人都说,这场戏,空前绝后。
谁能想到啊,一语成谶。
>>>>戏·眼
《大宅门》有两个定海神针般的灵魂人物。
二奶奶和白景琦。
这对母子,皆有原型。
白景琦,自不必说,说的是郭宝昌的养父。
剧中,那些混蛋事、张狂事、霸气事基本全取材老爷子。
而二奶奶,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据郭宝昌言,二奶奶融合了乐家三代女人——曾祖母,祖母,养母。
剧中,二奶奶临危受命,接了白家这个烂摊子。
只因白家老太爷所不能忍的,二奶奶一一忍了下来。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就凭这句话,老太爷看出了二奶奶的机敏精明。
二奶奶能忍,能容。
卧薪尝胆,吃糠咽菜也要周旋出银两上下打点人情路。
以德报怨,无论宿敌怎么叫嚣,就事论事,以德服人。
连世仇詹王爷都服气:“有这么一个人,白家不会完。”
“容、忍”不过是权宜之计。
论起商场政坛的雷霆手腕儿,二奶奶叫一帮爷们儿乖乖认输。
当年,立下豪言:“三年五年盘不回百草厅,我这家不用当了。”
人人当她说笑,只见她牢狱救下大爷,大着肚子跑去摘匾,盘回了老号不说,还开起了分号……
对家恨她牙痒痒,说:“白家门儿里最坏的就是她。”
这是敢赌敢拼,闯下来的。
但这份“敢”能够做出事儿,里面必然裹挟着一份“狠”。
二奶奶向来说到做到,开弓没有回头箭,认定了的事,天大的难也要跨过。
即便是对亲人。
把儿子白景琦逐出家门,临走前,再心疼也绝不见一面。
只是,这“狠”一旦过了头,便就成了“毒”。
《大宅门》并没想把二奶奶写成无暇的大女主。
二奶奶再是个英雄,她也先是个人。
即便心思再活络,她也摆脱不了陈腐的老派思维。
她认定杨九红是低贱的窑姐儿,进不了白家大门。
之后,百般为难,千般折磨,也造成了白家女人们后来的重重悲剧。
即便,她知道杨九红也是个万里挑一的女人。
济南府头牌杨九红,为了爱情自赎身,拿私银赎回白景琦的大房儿子,东三省戒严,敢女扮男装闯关东送药……
这魄力不输她二奶奶。
可就因为过往身份,数百次的被白家人欺辱。
本以为,等到二奶奶归西,两人之争就算散了。
一句“杨九红不许戴孝”,让杨九红成了彻底的输家。
夹在两个强势女人中间,白景琦是有偏向的。
他知二奶奶的脾性,总不敢忤逆。
在外再怎么嚣张跋扈,碰见了二奶奶,他什么主意也没有了。
白景琦也算不上妈宝。
打小荒唐事也干了不少,杀德国兵、交日本朋友……
师父季先生曾说,“这孩子不会哭,自然带了一种刚性,生下来就笑,那是把世道都看透了,有这两样一定能成就大业。”
混不吝的白景琦果然成了大事,制秘方、打外贼,算得上是一代枭雄。
可一旦触及到私密的感情,白景琦怯懦的一面就展露了出来。
他始终挣脱不出二奶奶的强势。
对于这个母亲,他怕,也爱,但更多的是敬。
也正是因为这份难以权衡的敬,他牺牲了自己的几任妻子。
《大宅门》里,女人,有情有义,男人,有骨有肉。
近百十个人物,没有一个三言两语就能简单带过的。
他们围着宅门求生求死,就像攀附着一艘巨轮航行在最颠簸的航道。
从光绪六年到卢沟桥事变,在最波诡云谲的时代风云里,他们即便雄心壮志,也难逃时代铁蹄的践踏。
白景琦自小常把《说岳全传》的《挑滑车》选段挂在嘴边: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这故事说的是名将高宠大战金兵,杀敌无数,最终反被铁滑车压死了。
这里面有勇,有强,有胆。
更有着对时代无常的一声唏嘘。
当年,因慈禧的一句话,白家衰败。
后来,又是慈禧的一句话,白家活了过来。
是生是死,是兴是衰。
终究,蝼蚁众生敌不过命运的拨弄啊。
>>>>戏·终
2001年,《大宅门》登陆央视播出。
以最高17.74%,平均15.01%的收视率,登顶当年的全国收视冠军。
二十年了,这记录至今无一部剧能够打破。
图源:水印
相传,《大宅门》播出前曾立下了“四个不”——不得参赛,不得评奖,不得重播,不得宣传。
但难以预料的火爆,让一切“不”慢慢成了空谈。
《大宅门》的轰动效应被《北京晚报》在评点当年中国文化界十大重要事件。
名导谢飞更是称《大宅门》是中国电视剧的顶峰之作。
如此殊遇,如今再看,难有一部国剧可以企及。
荣光落晖,记忆蒙尘。
当年你我未曾品味出的戏中韵味,二十年后再看,处处都能咂摸出深意。
一院宅门,讲的哪止家族兴衰,人间冷暖。
那还有国与家的沉浮,家与人的牵绊。
而如此野心,我们再难看到,怕也再难盼到。
《大宅门》之后,郭宝昌又拍了一出同名话剧。
话剧结尾是一老一少的白景琦坐在百年老匾做的棺材上念遗嘱。
那份遗嘱,是白七爷潇洒一生的最后狂笑,也是对时代逝去的悲戚悼念。
这一幕,是《大宅门》真正意义上的终结。
一笑而过,一曲而终。
霎时,心中落空,积聚起难以言明的悲痛。
只觉得没了,好似一切都没了。
参考资料:
1.《郭宝昌,那个爷》,南方周末,2013
2.《鲁豫有约》,20050421、0422
3.《大揭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