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16课教程 一起通读论语第16课

【原文】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第16课教程 一起通读论语第16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第16课教程 一起通读论语第16课

论语第16课教程 一起通读论语第16课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本义站得住,这里是指立身社会。结合孔子后面讲的“不知礼,无以立也” ,具体是说知礼而立身。

(3)惑:疑惑、迷惑。

(4)天命:一种解释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也有解释为命运、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责任等多重含义,说不大清楚。赞同不必要翻译的观点。也许,在命运的偶然性和个体的有限性中,充分展示生命的自由选择和把握,就是乐天知命?

(5)耳顺: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逆耳的忠言也能正确对待。也有解释为听其言而知其人,也通。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也有解释为同“纵”,意思也差不多;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知礼自立;四十岁解除迷惑;五十岁乐天知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顺耳入心;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