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大课间助力体育)

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而大课间也恰恰是这一小时的“主力军”。管宁实验小学大课间主要包括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10分钟跑操时间,在学校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校园通行道路,操场跑道,足球场等区域,因地制宜启动“三循环”跑操模式,让校园里的每位学生每天奔跑1千米以上;而第二部分主要为15分钟的“体育 学科”项目化学习时间,以“足球 、篮球 、跳长绳 、仰卧起坐 、接力赛 、踢毽子 、跳格子 、乒乓球 、板羽球 、长绳 ”等内容与学科相结合,孩子们在操场既锻炼了身体,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并且我们的项目化学习富有浓郁的娱乐性,使孩子们能在玩中学、赛中学、学中乐。

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大课间助力体育)(1)

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大课间助力体育)(2)

、二年级的“接力赛 口算数学”,人人奔跑50米后,迅速回答10题数学口算,再返回起点,50米的速度练习和数学的速算一样重要;三年级的“仰卧起坐 英语”人人每做一个仰卧起坐,要朗读一个英语单词,所以孩子们的词汇积累有更新动力;五年级的足球 统计,孩子们在完成绕杆射门后,还要参与统计图的绘制等。大课间更加关注了德育、STEAM教育的引领。

“大课间时间宝贵,如何让每个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锻炼,这需要用项目化的思维去设计和调配。让安全、享受、合作、人格、生长的体育精神去浸润孩子的生长。”管宁实验小学校长洪志明说。

为了让每一位师生在大课间活动中能充分的运动起来,学校体育组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和设计,他们将大课间的时间、场地、项目和开展方式进行网格化,为师生锻炼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运动参与度以及运动效率;他们增加进出运动场的通道,出台《大课间出操的8条建议》,把出操时间从原来的8分钟提升到5分钟;操场队伍取消了两列纵队的排列方式,采用“五横九纵”方阵排列,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区域化活动的有效性;为保障孩子们的阳光运动,让每一位参与锻炼的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体育器材,他们积极联系学校管理层,统计各种锻炼需要的体育器材,学校也给予了充足的保障,为学生们准备了300个足球,200个篮球……

学校体育组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学生喜爱的足球、棋类、篮球、呼啦圈、乒乓球、跳长绳等内容都列入校本课程。两位体育老师推出“传统游戏课程”,引领着孩子们进行大课间活动。

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大课间助力体育)(3)

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大课间助力体育)(4)

经过两年磨合,管宁实验小学大课间从德育、体能功能转变为教学、德育、体能三位一体的STEAM课程。孩子们在大课间学得开心,练得有劲,人人都能从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