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郑娟与秉昆的暖心瞬间(人世间7对夫妻各有泪点)
《人世间》迎来开播以来的最大泪点:
周家三个孩子在历经了万千变化之后都成了“孤儿”,周父、周母双双离世,成为太多观众不愿意看到的意难平。
但是,两位老人的离世并不会让日子停摆,接下去的剧情还有更多可看之处。
不过《人世间》带来的思考,绝不仅仅是每段故事的表层意义,从剧中7对夫妻的相处和经历,甚至可以窥见到成千上万个家庭:
他们历经苦难、携手同行、千锤百炼……每对夫妻都有各自的故事和模式,但最让人感动的却不是贯穿全剧的秉坤和郑娟。
1.国庆VS吴倩:抱怨悲哀如果说剧中最“聒噪”的一对夫妻,可能就是肖国庆和吴倩了。
作为“六小君子”之一,多年之后,肖国庆混得最差——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与媳妇吴倩的婚姻,充满着令人不堪的鸡毛蒜皮和抱怨争执。
当然了相比肖国庆,吴倩似乎更令人“讨厌”:
她免费住着秉坤借给自己的老屋、上着秉坤给介绍的工作,但是在对方需要要回房子时,第一次撕破了脸。
她不懂感恩,而且各种抱怨,最终还因为不想和公公睡在一个炕上,间接地导致了公公的意外去世。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吴倩的刁蛮自私背后,其实是肖国庆的无能——没错,剧中的国庆也是实打实的好人。
在好友秉坤眼中,“他认死理儿、能吃苦”,而且坚守底线,在秉义的工厂找到一个门卫临时工的工作时,依旧为了一个钢珠和厂里的混混死磕。
不过国庆人再好,也抵不过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诸多凡事皆因穷”,两人所有的吵架大抵都是因此。
在时代的洪流中,可能有无数肖国庆经历着同样的、甚至更难以忍受的苦难,是剧中最为悲哀的一对夫妻。
2.赶超VS于虹:互相温暖
孙赶超和肖国庆、周秉昆都是光字片里长大的孩子,所以从起点上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幸运的是,赶超娶了安静沉稳的于虹为妻,尽管于虹的戏份不多,也曾经在聚会时抱怨生活不易,两人甚至还曾经因为赶超的妹妹孙小宁高考落榜、无处居住的事大打出手。
但是总体上,于虹和赶超的婚姻是温暖而平和的。
于虹后来和乔春燕一起去洗浴中心工作,她撞见按摩女和客人交易后,想要辞职,两人在回家路上,春燕却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但于虹不能苟同,还回家告诉丈夫。
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婚姻带给于虹的依旧是安全感和保障,哪怕日子过得再苦,但是她依旧有着自己的底线。
而孙赶超虽然也混得不好,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下岗之后,他不断寻求机会,哪怕去打小零工,依旧过得朴实而知足。
尽管接下来的剧情,赶超会因为妹妹染病等现实情况继续痛苦,但是起码他的身边有个知冷知热且专一温柔的老婆。
3.德宝VS春燕:欢喜冤家
其实,尽管剧中没有交代,但是在原著中曹德宝原本的家世是不错的,起码比周秉昆他们都强,只不过家道中落。
但是他也因为一把别人没有的小小口琴,就轻松俘获了光字片第二优秀的女孩:乔春燕,还上演了一段“光速”的移情别恋。
曹德宝之所以比孙赶超和肖国庆更优越,还在于他的性格圆滑世故,左右逢源,所以一跃成为了生产车间主任。
而他娶的乔春燕更是周秉昆眼中“世界上最会来事儿的人”,所以两人的婚姻其实属于珠联璧合型。
不过由于时代的浪潮汹涌,他们的婚姻、事业也在其中经历了三起三落。
尽管后来两人在剧版中的走向似乎都不太完美:
曹德宝背弃朋友陷害周秉昆的哥哥周秉义、曹春燕因为洗浴城的不法行为受到了惩罚。
总体来说,这一对实在是欢喜冤家,简直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最好典型了。
4.秉义VS冬梅:克制责任
总体来说,周家长子周秉义对于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贡献,可能唯一的贡献就是:
他考上了北大,还娶了“官二代”郝冬梅。
不过周秉义与郝冬梅之间的婚姻,其实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美满。
也许,两人年轻插队的时候有过真情实感,但是那种感觉也是建立在互相温暖的基础上——当时的冬梅像个“孤儿”一样漂泊无依,是秉义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
不过随着冬梅父母的重回高位,两人的爱情便充满了不稳定性,其中包括门不当户不对的差距、郝冬梅不能生育的事实,以及周秉义“倒插门”的无奈。
不去看周秉义对周家的种种自私行为,单说他在“夹缝”中处理一切矛盾的能力,确实是高手。
他清醒、冷静,面对来自岳父母的一切不满都能理性化解,左右逢源,哪怕委屈了自己的父母也在所不惜。
表面上,这是他爱郝冬梅的表现,但事实上也许这只是他在尽自己的责任,和维持完美人设的必选之路。
如果不是这样,他不会在远赴俄罗斯公干时与小护士产生真真假假的暧昧情愫——毕竟那里天高皇帝远,他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而对于冬梅呢?连自己的母亲都能看到的一份报纸,她看不到吗?显然她看到了,但是她从未闹过,甚至从未提起过。
也许,她深知自己不能生育,无奈之下选择了妥协;也许,她根本不爱周秉义,只想维持“相敬如宾”的夫妻现状罢了。
个人认为,这对夫妻尽管看起来衣食无忧、位高权重,是剧中“混”得最好的一对,但是他们之间的冷漠、克制,真的很可怕。
5.化成VS周蓉:虚空浪漫作为全剧中最不讨喜的角色之一,周蓉的种种做法确实没有人能够苟同,她与冯化成的爱情似乎也变成了一根刺,刺痛的不仅是周家人的亲情,还有观众的神经。
尽管当时只有19岁的周蓉千里迢迢远赴奔爱,看起来浪漫勇敢、充满理想,但是到头来却是虚无缥缈的。
周蓉为了这段婚姻付出过许多:她不顾父母的担心任性私奔、忽视父母的意见草率嫁人、无视弟弟的困难托付女儿……
可以说,周蓉和冯化成的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全部建立在践踏家族的基础之上,而且,他们也不算成功,甚至连一套自己的房子都是费尽心力才得到的。
周蓉的婚姻让大众看到:诗人的生活也有一地鸡毛,哪怕他能将文字变成“花儿”,但是转身也会为吃喝拉撒争执不休。
在这段婚姻里,冯化成永远在坐享其成,嘴上还在抱怨妻子不再崇拜自己,而妻子在解决问题时永远想到的只有蔡晓光。
但是奇怪的是,在面对蔡晓光的问题上,冯化成从来没有质疑过,甚至还安心享受着对方带来的红利。
从这一点上来说,冯化成对于周蓉的可能就不是爱,只是一种被人崇拜的清高和优越感。
哪怕是他出轨在先,和妻子摊牌,还要追问一句:“你我之间只是一场错误?从来没爱过?”
杀人诛心。
好在,周蓉在这时也依旧维持着自己的自尊和底线,一句“否认”努力挽尊。
所以,周蓉与冯化成之间的婚姻,最不可取:
它是一种建立在特殊时代的虚空浪漫,没有什么根基,所以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轰然倒塌了。
6.秉坤VS郑娟:双向奔赴
作为剧中实打实的主角,周秉昆与郑娟之间的爱情,确实足够戳泪。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对互相给对方勇气的存在——周秉昆是家里最不受关注、最不长脸的孩子;郑娟则更惨,被骆士宾酒后侵犯,和“对象”结婚前一天成了寡妇,她身上的“污点”更加难堪。
不过,就是这样两个最底层的小人物,却上演一场闻者落泪、双向奔赴式的爱情。
起初,郑娟对于秉坤是报恩,后来秉坤对于郑娟又是报恩:恩恩相报,没有终点。
事实上,从看剧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周家人除了周父、周母对于郑娟是打心眼里的接受,周秉义和周蓉各自的家庭对于她,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的,哪怕她曾经时间年如一日,帮助他们的弟弟苦苦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好在,并没有读过书的郑娟有大智慧、大格局,才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漂泊中,坚守住自己的小家,她表面上的柔弱和骨子里的执着,形成鲜明反响,也使得这个人物饱满而熠熠生辉。
难得的是在鸡毛蒜皮中,周秉昆对于她的感情也从未改变,甚至减少过。
俩人也吵,比如孙小宁出现那次,但是吵归吵,在秉坤眼里,郑娟依旧是“那个全家不能缺的人,是我的主心骨”。
而且,秉坤和郑娟的爱情和周父、周母的爱情很像:细水长流之间、苦难悲伤之间,依旧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们有彼此在支撑彼此。
廖一梅曾经在《柔软》中写下台词: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也许周秉昆和郑娟,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在苦难中越来越了解彼此,所以过得也就没那么苦了。
7.周父VS周母:人间烟火上文说到,秉坤和郑娟的爱情就像周父、周母之间的细水长流,确实,个人觉得剧中诠释得最好的夫妻典范,就是周志刚和李素华。
两位老人从剧情开始便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且这种分居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居:没有便利的通讯、几年都无法相见。
但是他们从未有一刻不在惦念对方,这一点从周母每次“央求”小儿子快点读信就能够看出,而且每次听到信的内容,素华才能将一颗心安稳落地。
这些细节都在表达:那个年代中父母之间爱情的可贵和真挚。
他们之间也没有一次说过爱,甚至是想念,但是每分每秒都在用行动证明。
相比周母的外放,周父更加深沉,但是归家时得知老伴儿昏迷2年之久,进屋后眼中的那一滴泪,也足以说明他的爱深厚浓烈。
全剧中,周父是个倔强的老头儿,对小儿子能够上去就是一脚,但是他几乎没有和周母发过一次脾气。
老两口每次在一起的画面都是温馨宁静的,就像是一幅充满人间烟火的平凡画卷,在凛冽的生活中,依旧感到暖意十足。
而关于他们之间爱情的最好诠释,还是在周父去世前后的一段戏,周志刚忽然摔倒就医回家后,大儿子和女儿在离开家多年后,又一次躺在了老家的炕上。
父亲和儿女们有说有笑,只有周母默默流泪——她心里知道,老伴儿就要走了。
第二天一早,儿女们起床为父亲他灵棚,母亲又拖着家里最厚的一床被子,说了一句不起眼的话:“院里冷”,随后给周父盖上。
当晚,她手握着已经凉了的周志刚,淡然离世……
毫无疑问,周父和周母之间的感情藏在无数细节里,正是这一幕又一幕的温情画面,构成了他们四十多年如一日的普通生活。
而这段生活,映照着人世间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普通夫妻的普通日子,令人泪目,令人欣慰。
你最喜欢哪对家庭呢?
以上均个人观点,原创不易,不喜勿喷。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