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

遇见,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因为不期而遇的对方,可能是你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已经等了很久的人。纳兰容若词中写道:“若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可见美好的初次相遇对于人生而言是多么令人难忘。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1)

美好的初见,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这在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有人不相信它的存在,或者认为一见钟情的感情太不靠谱。日久生情才是可信的。这种看法有道理吗?

我们也许可以从《诗经》中的这首诗得到启示: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春天的郊外不期而遇,并一见钟情的过程。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2)

一、露水与美人的关系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古代城内为国,城外为郊,郊外为野。蔓草,蔓延的野草。零露,降落的露珠。漙兮、瀼瀼,都是形容露水很多。

写野草一方面是交代场景,点明时间。《毛诗郑笺》:“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月,草始生,霜为露也。”

另一方面,和下句的“零露漙兮”“零露瀼瀼”,构成起兴。所谓起兴,前面关于《诗经》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说过,起兴是以有关链之物,引起所咏之物。蔓草和露水是为了起兴后面的美人,蔓草形容年青,有生命力。

露水意象与美人相关链,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如后来的清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以露水比拟女子荡秋千后,身上的汗珠,塑造了一个明媚活泼的美丽少女形象。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3)

另外,露水通常需要时间、温度、湿度等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说明这次偶遇非常难得和珍贵。

二、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爱

01眼睛是心灵之窗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这句呼应首句的蔓草和露珠。遇见一个美人有蔓草般的青春气息、活力。眼睛如露珠般清澈灵动,美目流转、顾盼生辉。文学作品中一般会特别注意眼晴的描写,在诗经《硕人》中描写卫庄姜之美,也用了“美目盼兮”这样的句子,对全诗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记得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一个很有个性,又长相极清秀的女子,名叫木婉清。眼睛就长得很美。婉清,婉如清扬。想来金庸先生起名时,也一定参考了《野有蔓草》这首诗。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4)

这两句也可以分别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解读。上句的“有美一人”是从外形来说,可以说是物质层面的;下句“清扬婉兮”,描写眼睛,可理解为精神层面的描写,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人目光交流的刹那,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

02物质与精神之爱

苏格拉底在《斐德罗》篇中,确定了爱情的原则和定义:一种爱情是意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这是物质层面;一种是意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这是精神层面。

也就是说物质层面引起欲望,是非理性的;精神层面提醒节制,这是理性的。爱情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在《斐德罗》的故事中,灵魂两匹马: 一匹良马代表理性,一匹劣马代表本能欲望。当遇见令人动心的对象时,良马带着克制和谨慎,而劣马却拼命扯着马车朝心仪的对象狂奔,驭手抓紧缰绳,控制劣马,以使马车不致翻倒。快接近心仪对象时,驭手看到了美和节制,掉转马车离去。在几次这样的相遇后,劣马终于失掉了野性,驭手就可以严着严肃和敬畏,去追求心仪对象了。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5)

这个故事说明,爱上一个人最初会产生原始的欲望和冲动,但精神意志力会自我调节,自我克制,因为精神上的爱是一种尊重,这种既有冲动欲望,又有尊重节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

诗人在“”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一见钟情的爱情。

三、一见钟情的真的存在吗

01积极的正能量

“邂逅相遇,”邂逅,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邂逅,不期而会也”,说明是偶然的,在相遇之前,两人并没有心理预期,如果事先有预谋的,恐怕就不易在心中产生真正的触动。“适我愿兮”的这个人,正是符合我愿望的,是我的梦中之人。不期而遇却又适我所愿,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与子偕臧”,王先谦《诗三家集疏》:“偕藏,谓偕之于善,有互勖勉意。”两人在这样一次偶然的邂逅后,有了善意的心灵交流,互相勉励,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也是爱情的精神力量的表现,说明是真的一见钟情了。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6)

那么一见钟情,只是诗中的浪漫的存在,还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存在呢?

02心理学家如是说

不同的心理学派,对此有不同解释,总体而言,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一见钟情”其实是在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第一印象是新鲜的、良好的感觉带来的触动。晕轮效应是说,在良好第一印象的作用下,产生了以偏概全的心理效果,对方在你眼里变得完美而有吸引力。

认知图式理论则认为,每个人自己脑中有一个“爱之图”,是我们理想恋爱对象有关信息的框架图式。在现实生活中,则是遇到和心中图画相似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和爱恋之感,越相似,爱的感觉就会越强烈越真实。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7)

就像《红楼梦》中,宝黛初次相见,宝玉就说:“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黛玉也有同样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总是容易对熟悉的人或事,产生亲切的感觉。虽说是一见钟情,其实在心中早已爱过。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具有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阿尼玛”。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者其实一直在男人和女人身体内运作,只不过自己并不太清楚。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最贴近的人,阿尼玛或阿尼姆斯的心理能量就发挥作用,在情感和情绪上掌控了我们。

也就是说在我们心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内在伴侣,当这个意象被投射到现实中时,对我们而言就有着无穷的魅力。

诗经中喜欢一个人的表现(诗经中的一见钟情)(8)

所以本诗中的一见钟情,其实是真实的存在,至于和日久生情谁优谁劣,其实并无定论,要想拥有长久的亲密关系,还需日后用心经营。

说到这里,也觉得《诗经》真的不愧为五经之首!其中蕴藏的玄机,还需后人用心挖掘才可获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