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1)

本文约2700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2)

探究性学习是幼儿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主动发现问题、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渠道探究,运用多种方式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而使幼儿获得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探究一:桂花与果子材

一天清晨,孩子们来到“休闲小筑”,他们兴奋地发现地上散落着一些黄色小花,抬头一看,老桂花树上的桂花已经全部开了,孩子们立马开始把落在地上的桂花捡到手心里闻一闻、看一看。有小朋友说,桂花是淡黄色的、很漂亮,有点像蛋黄的颜色。还有小朋友说,桂花很小、很香。还有小朋友说,桂花有四个瓣,里面还有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又发现桂花树结了“果子”。

孩子们带着问题探究“桂花的秘密”,他们渐渐意识到东北角的桂花日照充足,没有什么建筑物遮挡,因此它是最早开花的,开的时间长了,花瓣要么掉落下来,要么就是变成了深棕色。东南角的桂花树刚开不久,花是黄色的,而且很香,孩子们把收集到的桂花带回活动室,铺平在铁盒里晾晒。过几天,孩子们发现桂花枯萎了,颜色变成棕色,香味也消失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越新鲜的桂花越香。孩子们对于“果子”的追踪也没有停,一天,有个小朋友跑过来问我:“老师,你看!为什么这两棵树上有果子,而这一棵却没有?”看来孩子们对于桂花树上的果子是要研究到底了,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兴趣,我请阿姨剪了几株果子多的桂花树枝带回教室,供孩子们继续研究。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在观察的同时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不断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3)关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4)

探究二:收集桂花

随着几棵老桂花树进入盛放期,经常能看见满地金黄色桂花的场景,有小朋友说:“这些桂花落到了地上,等会被小朋友们一踩,都烂了,真可惜!”“要不我们一起来收集一些树上的桂花,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呢!”另一位小朋友说。几个孩子说干就干,但他们遇到了困难。这几棵桂花树已经有20 多年了,长得又高又大,枝繁叶茂,孩子们一下子无从下手。当风吹过时,桂花乘着风飘落下来,孩子们兴奋地拿起手里的容器,有小杯子、小托盘、小碗等,收集地上的桂花。虽然这种方法能收集到一些干净新鲜的桂花,但数量太少了,孩子们根本不满足,他们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桂花树好高,我们够不到桂花!”。回到教室后,孩子们自发开始讨论起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又快又方便地收集到更多桂花。围绕这一问题,孩子们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第一,设计一张“收集桂花”的调查表。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收集桂花是需要工具的,我在公园里看见过收集桂花的奶奶们在地上铺了塑料纸。”另一个小朋友说:“哦,那就一起调查一下收集桂花需要哪些工具吧。”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委托老师给他们设计一张“收集桂花的调查表”,并及时请家长帮助自己一起填写,第二天带到了教室里。

第二,交流调查结果。拿到调查表后,笔者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汇总,最后,孩子们选取了四种方法。一是雨伞反过来撑开,几名幼儿拿伞站在桂花树下,请一名高大的幼儿轻轻摇动树枝;二是几名幼儿拉住报纸的四个角,站在桂花树下,请一名幼儿轻轻摇动树枝;三是在树底下架个梯子,直接用手去摘;四是用剪刀把树枝剪下来,再把上面的桂花摘下来。看了调查结果,孩子们决定先试试前两种方法。

第三,再一次收集桂花。孩子们拿着自己觉得可行的工具来到桂花树下,一个小朋友说:“我们班谁最高,谁就去当摇树的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到了一名小朋友的身上,我走过去提醒孩子们:“要轻轻地,不把树枝摇断。”孩子们分工明确,一下子就得到了好多干净新鲜的桂花,高兴极了!

在收集桂花的过程中,当幼儿遇到老桂花树很高,摘不到桂花时,他们又开始自发讨论如何能把高处的桂花摘到手,接着是设计调查表、分类汇总以及实践自己的方法。“图画形式记录”则是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幼儿通过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提升对老桂花树、桂花的认识,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建构,这种独特的“做中学”式的探究,所带来的创造、合作、成长的快乐,是幼儿需要的发展方式。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5)

探究三:桂花的用处

眼看着桂花树上的桂花已经所剩无几,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一天,几个孩子来到我的跟前,“老师,您能帮我们去食堂要点白糖吗?要多一点白糖!”为了看看她们究竟要干什么,我欣然答应了,当我从食堂要来一大盆白糖时,我看见几个女孩子已经准备好了几个玻璃瓶、一盆桂花、筷子若干。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6)我大概知道她们要干什么了—制作糖桂花。只见她们分工明确,有的挑选桂花,有的装桂花,有的往装好桂花的瓶子里撒白糖,虽然孩子们技术不是特别熟练,桌子上散落了好多桂花,但是这种自发的制作行为还是让我十分惊喜,其他孩子看见后,都来参与“糖腌桂花”的游戏了。

当然,这次自发的制作糖桂花的活动前,我们也争取家长的配合,我们请家长在家里和小朋友一起吃一吃含有桂花的食物,如桂花糖藕、酒酿桂花小圆子等,激发幼儿这一层面上的探究欲望,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也适时指导,提升幼儿的活动能力与体验,帮助幼儿获得新的感受,真正体现了“做中学”“探索中学”的理念,重要的是活动过程契合了幼儿的兴趣需要,积极推动幼儿探究能力的提升。

随着桂花的凋落,我们关于桂花的探究之旅也只能告一段落。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与桂花树亲密接触,了解了桂花的方方面面,提升了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关于桂花的探究性活动还有很多,我们将继续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下去,只要孩子们的兴趣不断,我们的探究行为也会继续,让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和体验情感。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情感。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变化,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7)关注幼儿现实的身心发展水平,创设适宜的课程实施环境,给予幼儿必要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在幼儿探究过程中,当幼儿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活动、遇到困难或难以深入进行时,就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支持幼儿将探究行为继续下去。这当中必定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扮演好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活动大班(学前教育桂花的秘密)(8)

  • 学前教育 | 早期阅读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幼儿园

文章来源丨《中国教师》2019年第11期

图片来源丨网络

责任编辑丨范姜颐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邮发代号:82-113

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