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冲绳的区别(熟悉而又陌生的琉球)

琉球,维基百科定义:琉球(日语:りゅうきゅう,琉球语中央方言:琉球,国字:ルーチュー,国际音标:[ɾuːt͡ɕuː]),本地人亦称宇流麻(琉球语中央方言:ウルマ/宇流麻,拉丁化:Uruma),是介于台湾和九州间的一个地区,辖域包括琉球群岛及其周边海域。原为中国藩属,17世纪后为日本、中国两属,同时向两国朝贡,而北部的奄美诸岛被日本占领,余下地区于19世纪末被日本废藩置县,改名冲绳县。

琉球冲绳的区别(熟悉而又陌生的琉球)(1)

上古时代

石器时代山下町洞人和港川人就已出现在冲绳本岛;Pinza-Abu洞人出现在宫古岛。

琉球贝冢的发现再次证明了琉球在公元600年之前就有人类涉足。

琉球早期历史已很难考证。中国自隋朝起就有关于“流求国”的记载,自隋代至元代,流求/流虬/琉球的概念一直在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摇摆,直至明朝,随着“台湾”一词的出现和统一的琉球国的建立,“琉球”一词开始专指琉球群岛。渡日唐朝僧人鉴真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首次记录了冲绳本岛居民的自称“阿儿奈波”,此名传入日本后逐渐演变为“おきなわ”(13世纪)和“沖縄”(18世纪)。在日本,自平安时代起,也出现了对琉球一些岛屿的记载,如《续日本纪》。琉球本土的史籍记载了天孙、舜天、英祖三个王朝,然而这三个王朝都有一定程度的传説性质;尤其是天孙王朝,其存在性都存在争议。

从三山到琉球国

12世纪,冲绳本岛出现了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冲绳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1370年代至1380年代,三山陆续入贡明朝。

1390年起,琉球诸离岛部落酋长入贡中山。

1406年,尚巴志发兵起义,中山王国灭亡;此后,尚巴志陆续灭山北、山南;明赐姓尚,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建立。

自志鲁布里之乱起,第一尚氏王朝频发内乱,尚德王时期,金丸被群臣拥立为君,改名“尚圆”,1469年,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建立。

尚真王时期,南征八重山、与那国等岛;尚清王时期,攻占奄美群岛;“三省三十六岛”局面形成。

1609年,日本萨摩藩在德川幕府的许可下,入侵琉球;尚宁王被掳至日本被迫签订《掟十五条》:琉球国向萨摩藩称臣,割奄美群岛予萨摩。

187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国王尚泰移住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实质上灭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兼并琉球群岛,派知事取代原来的琉球王,并命名为冲绳。2013年5月4日,中国外交部旗下刊物“世界知识”发表专文,根据日本并吞琉球(冲绳)事实,以及1971年“日美冲绳协议”内容,认定日本没有琉球的主权。

近代到当代

1879年(明治12年),日本天皇政府推行“废藩置县”,在琉球强行推行“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满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王尚泰曾派使臣向清国乞援。中日就琉球问题开始谈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岛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岛为日本领土,冲绳本岛及其附近岛屿作为一个独立的琉球王国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日本方面建议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冲绳本岛及其北方岛屿作为是日本的领土,而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由于清廷部分大臣的坚持和琉球人的请求,清廷最终未与日本签订此条约,即未承认日本拥有琉球的主权。 1880年9月,中方在谈判中最后妥协,拟定了《琉球专约拟稿》,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绝同意这一条约,并且指示了中方代表与日本继续协商。日本方面断然拒绝,协商破裂。1882年,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与满清恢复谈判琉球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琉球问题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战败,被迫割让台湾、澎湖。

1898年,日本政府征召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去世。

1916年,在日本政府的压力下,全冲绳教师大会要求禁止在学校说琉球语。

1943年,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约定由美中共同托管琉球群岛[6],由于中国受内战的影响,因而此事多为美国主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进攻冲绳本岛,在冲绳岛战役后期,日军指挥官牛岛满执行日本政府下达的所谓“玉碎令”,要当地驻军杀光琉球人,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军登上琉球前日军共屠杀琉球民众26万余人,屠杀规模之大,次于南京大屠杀。

1947年4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和钓鱼台群岛交给美国托管。

1951年,日美在没有中国代表参与的情况下签定《旧金山和约》,确认日本拥有琉球群岛连同钓鱼台群岛的主权,但是继续由美国执行施政权。同年,日本复归促进期成会成立,冲绳县开始县民连署陈情,推动回归祖国日本的运动。

1953年,冲绳诸岛祖国复归期成会成立,但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干渉被迫解散。

1960年,冲绳县祖国复归协议会(复归协)成立,要求美政当局尽早将琉球归还给日本。

1972年,美国向日本移交琉球群岛的施政权(冲绳返还)。冲绳县重新成立。

1995年,冲绳人为抗议女童遭到美国驻军士兵轮奸,冲绳曾举行过一次有约8.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反美游行示威集会,要求美军撤出冲绳。

2000年,八大工业国组织高峰会在冲绳名护市举行。

目前日本有效统治琉球群岛全境,行政上分属于冲绳县和鹿儿岛县,国际也普遍认同琉球属于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正式承认(仅默认,不反对琉球独立,认为任何国家不得反对琉球独立)琉球群岛属于日本国所有,官方观点“冲绳古称琉球,是日本的一个县,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南端,由60多个岛屿组成,冲绳本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7]但是认为琉球群岛不包含钓鱼台列屿。台湾民间亦普遍认为琉球群岛是日本国土,但琉球群岛不包含钓鱼台列屿。当代琉球居民也大多承认琉球为日本一部分,另外亦有要求独立的声音、自治或实行一国两制的主张。由于长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与日本文化有些不同。

琉球语言

北琉球圈(包括冲绳群岛和奄美群岛)的土著语起源于九州的隼人族语言,和大和语有着同一语源。当前考古学界通过基因人种分析,已经证实了“冲绳语”起源于一种更为古老的语言“绳文语”,而“古日语”和“隼人语”同属于“绳文语”的分支

南琉球圈(包括与那国)的土著语主要起源于南岛语系,和古日语区别较大。但是这种区别依然小于“汉语”和“藏语”、“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区别,“与那国语”部分语法结构及同源词和古日语还是一致的。但由于其在发音、同源词上更多偏向于南岛语系,所以包括日本国内的专家都不认为“与那国语”属于日语语系。

陈侃《使琉球录·夷语夷字附》写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那时萨摩藩还未入侵琉球。从附录中提到的常用“夷语”单词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词都是与“古日语”(万叶语)及日本诸语(出云弁、京都弁、博多弁、难波弁、河内弁、关东方言、青森方言……)同源。

1609年萨摩藩征服琉球以后,琉球国内的公文书统一用日语片假名撰写,出于琉球文本身就包含平假名的考虑 。对日本的外交文书则亦使用候文(片假名结合汉字的日文正式书写系统)。而民间则使用平假名结合汉字、琉字的书写方式。(琉字是假名结合象形字的变形)。在清朝册封尚敬王的使者徐葆光所著的《中山传信录》中,提到琉球国有一种与中国不同的字母——伊鲁花(取名源于“伊吕波”)。琉球人使用夹杂有少量汉字的“伊鲁花”作为官方公文书,用以发布政令。徐葆光认为,伊鲁花可能是“日本字母”(假名),或者是汉字简化的切音标记。但实际上早在明朝时,就有使用平假名的官方文献。

根据现存的琉球公文书可知,徐葆光所说的“伊鲁花”即为日语的片假名,而其公文书的文体则是日本语的候文。琉球国内皆使用候文发布政令,虽然琉球王府对中国文书都是使用汉语文言文书写,但是王府内部皆使用侯文,少数使用平假名书写系统。虽然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琉球王府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通商条约使用汉语书写,但这是尚氏王朝是为清朝附属国的关系考虑。琉球国内通用的语言则为琉球语,琉球语与古日语同源。北琉球圈语言特别是奄美语、冲绳语与日语有一定的近似关系,多数学者认为属阿尔泰语系,并提出了日本语系来包含之;但对于南琉球圈语言,语言学界亦有另一个意见,认为琉球语和南岛语系诸语更为接近。

关于琉球相关的历史,简略概括了下,以上内容参考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关于琉球的历史根本没办法看,那都扯的,没有证明的天孙王朝,竟然说是天皇,从而说明琉球是属于日本的,也不想想日本在古代仅限于本岛,那个时候的械斗都是村民打仗似的,从近现代的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对于琉球的吞并,导致了现代的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的北方部分,其实琉球目前也存在争议,虽然属于日本有效统治,据调查有大概4成的人认为自己是琉球人,应该自治,或者独立,像中国很多愤青,成立了中国琉球的网站,而度娘竟然把这个放在了搜索琉球的首页,可以说为了讨好官方无节操啊,这里的历史哥也不便多讲。

本文为历史百家争鸣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历史百家争鸣,欢迎关注历史百家争鸣ihxor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