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巍个人简介(我第一次见到著名作家魏巍)
我第一次见到著名作家魏巍,是在1971年9月。那时,我从河北唐山来北京参加军区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一天,听说魏巍来讲课,大家都很兴奋。我激动地说:“这回咱们能学点真经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写得那么精彩,影响那么大,他肯定会把写作方法与技巧传授给我们的。”
魏巍(右)在朝鲜访问志愿军
魏巍谈《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来了后,讲了一个上午,基本上是围绕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展开的。他谈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他说,他在抗美援朝前线采访了3个多月,深入到战士们中间,被许多感人的场面所打动,记录下20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几经遴选与推敲,才确定下最典型、最感人的3个细节。他强调,不深入群众,不调查研究,不可能得到鲜活的材料,不可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魏巍没有传授具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一开始,我还觉得有些失望。后来,经过反复体会他所讲课的内容,逐渐感觉收获颇丰,最主要的是这堂课转变了我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观念。以后,我在写每一篇报道中,总是把调查研究、尽量多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放在首位,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稿件。
与魏巍第二次相见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魏巍随抗震救灾部队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时任驻唐山某师新闻干事的我,负责接待魏巍。
几天中,魏巍始终坚持到最前线,实地观察战士们在瓦砾废墟中抢救生命的战斗。余震的危险、呛鼻的灰尘,特别是后来散发出的臭味,他全然不顾。为了掌握救人的每个细节,他守在清挖废墟的现场,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了解情况,能“身入”的一定要“身入”,能亲眼看的就一定去看、去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细节。同时,不仅要身到眼到,还要心到。要用心去看,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这样才能获取全面真实的情况,才会激发灵感,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染力的文章。
时隔5年,我与魏老第二次相见,他以实际行动,再次给我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采访课——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请魏巍作序再受教益1979年初,我调到解放军总后勤部,不久,担任了李真将军的秘书。1985年,我完成了以李真将军为主人公的传记文学《风雨历程》一书的写作。
出版之前,我大胆地设想请魏巍作序。经电话联系,魏老高兴地答应了。那时,他正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但无大碍。他说:“我和李真将军熟悉,他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在抗美援朝战场及后来在国内,我多次到他所在的部队采访过。他值得写,他那里的干部战士值得写。”接着,他满怀热情地对我说:“你调查研究比较深入,材料积累比较厚实,这是基础。同时,写作还必须心系战士,心系群众,心系人民。这是我们写作的魂,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次,魏老又给了我很大的教益。与前两次联系起来,我悟出了一条很深的道理:深入群众——“心”入群众——心系群众。
这些年来,这条道理对我的写作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每每回忆起来,总是从内心里感激魏老对我传授了写作“真经”。(北京 许焕岗 70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