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

在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中,不少都是以势利岳父岳母作为题材的。

而这种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往往都靠着刻苦读书改变了命运,最终忠贞的未婚妻富贵双全、势利的长辈则后悔莫及。

清人笔记当中还记载过一个情节更为曲折的“掉包代嫁”故事,男主角是道光年间名臣、人称“ 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的陶澍。

而昔日,陶澍也不过是个穷书生,他却有幸娶了“地主家”的女儿,直到多年后,才知道小姐已经被“丫鬟”掉包,而这位丫鬟,也成了一品夫人。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

少年陶澍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中期的湖南安化,安化虽然就位于“三湘四水”中的资江江畔,但山高林深,又不在重要的主干道旁,自古就是相当闭塞偏僻的地方。

陶澍的家族就居住在此地,他后来被道光召见时,也曾经说自己居住的地方“不当孔道,冠盖罕经”,是个并不繁华的山乡僻壤。

而陶家的家境,至少也曾经是极为贫苦的。

清人笔记中曾经记载,有人看到陶澍夫人右手手背上凸起一个疣子,询问来由。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2)

陶夫人便回答说,我家早年贫苦,我自己亲自推磨,这个伤痕就是磨柄留下的。

询问的人眼见陶夫人说话时情绪低落,显然是想起了当初那些并不轻松愉快的时光,于是也不忍心再接着问下去。

陶澍的妻子身为主妇,尚且需要亲自推磨,其家境不宽裕可想而知。

他的父亲陶必铨以读书举业,不但自己多次参加科考,督促儿子更是极其严格。

平日常常给儿子讲各种古人奋发的事迹,“以感发其志气”;吃饭走路的间隙,总是记得随口教育儿子;甚至夜间躺下准备睡觉了,都还要考问一下这一天之中儿子学了些什么。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3)

陶澍从小不管读什么书、怎么读,他的父亲从不限制,也不会强行规定他的学习方法。但只有一点,绝不容许他偷懒怠惰,一旦发现必然就要挨打。

陶家经济状况不好,陶必铨自己也得外出去给人当“西席”也就是家庭塾师。

他总是把长子陶澍带在身边时时教导,其他儿女则被留在家里跟随母亲务农。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由于这样严格的教育,陶澍自幼在乡里之间颇有一些“将成大器”的期许。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4)

“主婢易嫁”的故事

他的婚姻大事,很可能就是因此决定下来的。

同乡有一户姓黄的人,在陶澍少年时便与之结下了婚约。

那时的陶澍自己固然还毫无功名,家境更是可以用“贫苦”来形容。

而黄家即使不算巨富之家,却至少能够蓄奴使婢,经济状态比陶家显然好得多。

他们最初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选择与陶家结下婚约?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5)

无论当世的人还是后世的人,当然谁也无法知道黄家人的确切动机,但多少可以从这桩婚姻的后续发展中窥见一二。

后来,当地有一家姓吴的富翁,听说黄家的女儿很有姿色,打算娶来给自己的儿子做继室。

但黄女已有婚约在先,这又该怎么办?

这位富翁显然信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他向黄女的父亲承诺了一大笔钱财。黄翁果然立刻就选择了“嫌贫爱富”,黄家女儿也希望嫁入富家,干脆立誓“绝不嫁给穷光蛋”。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6)

黄家全家,只有黄女的母亲不同意这么做,但父女两人都心意已决。

另一边,陶必铨穷归穷,毕竟还保存着读书人的骨气。

亲家可以不守信用,但他却是绝对不同意退婚的。

这样一个肉眼可见的僵局,最后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黄家有一个“养婢”,最后顶替了原本主家小姐的婚事,“李代桃僵”担起了和陶澍的婚约。

而真正的黄家小姐本人,自然如愿以偿地嫁入了富家。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7)

故事出处:《北东源笔录》

有人认为,这件离奇曲折的婚事背后存在着某些欺骗甚至阴谋,但这件婚姻事先就获得了黄女之母的认同,事后陶澍本人也坦荡地表示接受,并没有说过自己受骗之类的怨言。

而这位“代嫁”过来成为他妻子的女性,也是个非常贤惠的人——同时代人有记录说黄德芬每每准备了饭菜,总是先尽着陶澍吃饱、自己再吃一些残羹冷炙。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8)

在这样的贤内助支撑下,陶澍多年的苦读终于看到了回馈的一天。

考中进士、历任各地,直到成为道光颇为信任看重的臣子,仕途一路走高,原本出身“养婢”的黄德芬,也夫荣妻贵地成为了一品诰命。

这个故事前前后后充满了戏剧性,也足以作为“莫欺少年穷”的警世寓言。

不过有意思的是,此事记载并不见于《清史稿》中的陶澍章节,编著《陶澍传》 的陈蒲清也认为,所谓丫环代嫁的情节“太不可靠”。

那么有关陶澍婚姻的这一段曲折故事,到底来源于何处?

这就要说到清人梁恭辰和他的笔记轶事作品《北东源笔录》。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9)

清人笔记这种体裁,大概类似于现代的八卦轶事合集,看到听到什么就随笔记下来。

虽然并不像正史那样要求事实准确,但也不会像小说那样刻意虚构、大肆编撰。

“丫环代嫁”的事情始末,正是出于这部书的记载。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0)

可信度有多高?

那么这段故事中,众人以讹传讹、作者胡编乱造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如果考虑一下作者梁恭辰与陶澍本人之间的联系、可能获取信息的来源,这段故事的可信程度还是很高的。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1)

首先,梁恭辰的父亲梁章钜也是道光名臣,与陶澍同年为官、“最相契厚,内眷时有来往”。

梁恭辰不但见过陶澍夫人,而且他母亲和陶夫人的关系还走得颇近。

梁恭辰身为晚辈,当然不可能亲历陶澍年轻时的生活细节,他在书中申明,这些事情都是从父母以及相熟长辈那里听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恰恰在于梁恭辰与陶澍的关系,是关系相当近的后辈与长辈的关系。

一个人写到长辈相关的事,总会多少有些“为尊者讳”的意思,会有往好了写的,但很少会有往坏处写的。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2)

如果长辈之妻并非出身寒微,后辈还这样写书,那就多少有些“胡乱编排”的意思了。

更何况梁恭辰记录的不仅仅是两桩阴差阳错的婚姻,他还记录了此事的结局和余波。

据梁恭辰所说,那个追求嫁到富家的黄家小姐,虽然缔结了称心如意的婚姻,但婚后的日子却并不圆满,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悲剧的。

婚后不久,富商吴家与当地另一家族为争夺田地而发生斗殴,黄女的丈夫在殴斗中受伤身亡,吴某本人一气之下不久也随之病逝。

黄女成为独撑门户的寡弱女眷,族中人纷纷前来“吃绝户”,把吴家原有的田产瓜分一空。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3)

后来陶澍官高爵显、因父丧而回到故乡,辗转听说了黄女的遭遇,十分可怜她,还赠给她五十两银子改善生活。

黄女接到这份周济不免百感交集,心里十分难过,“抱其银,终日号泣而不忍用”;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银子不久又被小偷窃走,黄女一气之下自缢而死。

直到多年之后陶澍去赴宴,席上戏班子演出《双冠诰》,他一边看戏还一边几乎落下泪来。

当时宴会现场上上下下看戏的有百十人,几乎人人都盯着陶澍的脸看。

《双冠诰》讲的正是一位知恩重义的婢女碧莲,在“树倒猢狲散”的困局下独自撑起一个家的故事。

陶澍看这出戏看到“泪承睫不能忍”,自然就更令人相信他一定曾经见过这样的真实女性。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4)

真实黄德芬

有头有尾,互为旁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又一次增加了。

不过,陈蒲清在编写《陶澍传》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民间的另一种传闻更接近真实,即陶家初聘彭氏女,后彭家势利悔婚,陶家再聘黄德芬。

真相原本只是个较为常见的势利故事,但在民间传来传去,情节越来越曲折、“现世报应”的色彩越来越浓厚,最后形成了曲折离奇的丫环代嫁故事。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5)

真实生活中的黄德芬,不但自身非常贤惠而惯于奉献,她的女儿仅仅十二三岁时,也表现出了极高的道德水准。

陶琼姿是黄德芬为陶澍生育的第二个女儿,因为“雪夜操刀割腕疗母”而被时人赞誉为“陶孝女”。

当时不少文人呼吁为她请求旌表、写文赞扬,陶澍本人也曾以父亲的身份写文表示答谢。

当然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割腕疗母是一种并不值得大力提倡的“孝行”。

然而从陶琼姿的行事方式,也大概能够看出养育她的黄德芬是个怎样的女性。

也正是有这样的女性作为后盾,陶澍在科举考场实现抱负之后一路奋发,历任全国多个地方,都留下了相当出众的政声。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6)

陶澍的政坛地位

陶澍中年时曾在川东地区担任兵备道,当地人口众多、关系错综复杂,自古就是一个出名难以治理的地方。

陶澍上任后,每天都坐在公堂上理事,有来告状的就立刻讯问,判决效率极高,前任滞留下来的案子很快就审理一空。

由于在川东地区的出色表现,他得到了时任四川总督蒋攸铦的大力推荐:“陶澍治行为四川第一,可大用”。

这也给刚刚登基不久的道光留下了深刻印象,奠定了他多年深受道光信任的基础。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7)

后来陶澍调任安徽,当时安徽的财政混乱程度堪称一团乱麻,之前足足有五波人前往清查,都没能查出个子丑寅卯来。

陶澍到任后设立专门机构查账,不到一年就查清了所有亏欠,魏源赞为“以豁三十年之吏敝”。

自道光十年(1830年)起,陶澍被任为两江总督,负责治理相当于今日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地域,是当时“天下财富之重”的地区。

陶澍任两江总督十年,勇于任事不计得失,在漕政、水利、赈灾、吏治、禁烟等方面都做出了可观的成绩。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8)

正因这些政绩的积累,陶澍得到了道光皇帝长久的信任,称他为“干国良臣”。

道光十五年陶澍回京述职,前前后后竟然被道光召见了十四次之多。

不仅如此,道光还亲笔御书了“印心石屋”赐给他,以纪念他幼年在资水“印心石”读书的往事。

这对一个大臣来说可是极大的荣耀,陶澍不仅把这四个字摹刻到家乡的御书崖上,其他地点例如长沙岳麓山、江西庐山、武汉琴台、洞庭君山等地也被他立上了“印心石屋”碑。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19)

历史传说中的名人

除此之外,陶澍还特别善于发掘人才、提携后进。

后世研究认为,他是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信奉倡导者,也是有力的支持实行者。

他提倡“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被称为“经世派中的实干家”、“湘系经世派的柱石”,晚清名臣左宗棠、胡林翼、林则徐等人,都曾受他关照提携。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20)

有的结为姻亲,有的力加引荐,有的倾力扶持。

这些人后来一个个身居高位,也往往饮水思源,对陶澍表达出极大的推崇。

例如苏州沧浪亭内的印心石屋,就保留着林则徐手书的“圆灵证盟”四字,寄托着对陶澍的敬佩感激之情。

左宗棠也曾经在南京修建陶林二公祠,合祠祭祀陶澍与林则徐,以纪念他们在江苏任职期间“遗爱在民”的突出政绩。

来自当时与后世多人林林总总的态度,都在不断推高陶澍的地位和知名度。

张佩纶曾与张之洞品评“陶实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也”,认为他是近代人才辈出的源头,就像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一样。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21)

正因为陶澍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且深刻的印记,他在各种文学创作中也成了相当常见的人物。

至今湖南花鼓戏中还保留着《陶澍访江南》的剧码,讲述陶澍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如何明察暗访、缉拿恶贼曹百万一党的故事。

进入现代之后,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也选择了这段时代背景再加上陶澍的这段故事作为素材,写成了小说《印心石》。

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带有八卦花边风格的名人轶事自然更受欢迎,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陶澍婚姻中“丫环代嫁”的说法流传如此广泛、又为大众喜闻乐见了。

老财主娶亲的故事(穷书生娶地主女儿)(22)

参考资料:

《晚清第一人才陶澍》;中国益阳门户网;2021-12-20

《陶澍传》; 陈蒲清 ;岳麓书社

《清史稿·陶澍传》;赵尔巽(主编)

《魏源集》;魏源;中华书局

《北东园笔录》;梁恭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