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一章深度赏析(论语通读61-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孔子说:“千里马,不是称呼它的脚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古代称善跑的马为骥,骥也就是千里马的意思。
《论语》里几次出现过马。你记得《乡党篇》中咱们学过,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问下人,伤人了吗?并不过问马。此处说到千里名马,孔子显然是意有所指的,否则他不会采用这种否定式的语气作为开头。
德,这个专门指称人类行为某种品性的名词,这里孔子用在马的身上,说这才是良马称骥的主要原因。德,重在日有常课的“养”字上。
好马是调教出来的,马自身的品质好,但不加以人为的调教和训练,就只是野马。能成为日行千里的良马,必须经过精心的调教和训练。在长期和人的相处磨合中,彼此心意相通、情感相投,甚至可以托以生死。唐代诗人杜甫就作过一首有名的五律《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你细品这句“真堪托死生”的滋味,这匹马,诗人待它远远超出了颇有脚力的牲畜,而是把它当作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可与之生死相托的战友。彼此心意相通,情感相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如何?”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这句“以德报怨”可能是当时流行的话,也见于《老子》。当有人来问时,孔子回答非常明确,不同意这个说法。所谓以德报怨固然高明,但是不实际,也很难做到。不论是右脸被人扇了耳光就送上左脸,还是以身饲虎的说法,都显得不近人情,现实生活中谁能做得到呢?
孔子的应对更有现实意义,如果人家有怨于我,我不计其怨,唯以直道处之。倘对方确实不直,有不对的地方,我也不以私嫌而废公正之道,直接弃之恶之。若对方确有可爱可取之处,我也不计私怨,而昧其公正之处,给对方必要的肯定。这,就是直道,就叫以直报怨。
君子也有怨吗?当然有,孔子不是说“诗可以怨”么。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夫子观察人情、处理世务最讲实际,不务虚名。
如果一句话说出来,或者倡导一个道理,虽然表面显得很高明,但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落实、做不到,那他是不会认可这个道理的。这是儒学实用理性的具体表现,也是经得起实际生活检验的经验之谈。你仔细品品这话的意思,其实中道就在其中。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礼乐而上达天道,了解我的大概就是上天吧!”
“怨天尤人”这个成语你很熟悉,就是从《论语》里来的,不过这个成语是孔子主张的反面。
我们猜测,“莫我知也夫”这句话可能是孔子晚年,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之后的感叹。千载之下,你也能感觉到种种遗憾、不足、惋惜的情绪。子贡听闻此话,追问其原因,孔子的回答是正解。
前边我们听老夫子多次讲过,不要在意人家不知道、不了解自己,这里他自己不是也在发出叹息吗?所以他对子贡说,这就是我遭遇的实际处境,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怨恨老天,不责怪别人。
我们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如何立人,小六艺、大六艺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就能够提升自己,最终领悟天道、知晓天命,纵心所欲不逾矩。虽然现实中没有人能理解我,但老天可能会知道我吧。
子贡是否听懂了呢?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生不逢时,不受重用,不行其道,但孔子还是能够正确对待。他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对于自己开创的学为君子之路从不怀疑,始终抱有信心。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向季孙氏诽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陈尸于市。”孔子说:“正义大道或许得到推行,这是天命决定的;正义之道或许不能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这个去季孙那里诽谤告发子路的公伯寮,其实也是孔子的学生。而子服景伯是一个鲁国的大夫。
公伯寮因为什么原由去告发子路,具体情节已无从知道。但显然,子服景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诬告,不公平,因此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意思是:我听您的,只要您点头,具体的事情您不用管,我就解决了。
对此,孔子表示,用不着以恶制恶。虽有小人使坏,这也是冲着我来的。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以公心,是行天意。如果能行,说明老天认可;如果不能行,说明时机不成熟。这一切皆取决于上天的意志,一个小小的公伯寮,其奈我何?
一方面,孔子拒绝了子服景伯的建议;一方面,他强调尽人事以待天命,至于成败得失,他并不放在心上。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人避开乱世隐居,其次避开生乱的地方,再次一点的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的回避别人的恶言恶语。”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这里说的七人,古人一般说是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我们且不必刨根问底。
退隐江湖而避世,这个传统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了,他不可能看不见听不到。这段话表明,其实孔子对这条道路也并无轻视,早就考察过了。这里举的七个人物,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材料太过残缺,无法窥其全貌。
从孔子的本心来说,他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但从《史记》中记载的他和老子的接触来看,他内心中其实知道而且理解,人生在世如果不得意,其实还有别的可能。只是夫子没有选择罢了。
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在屡试屡挫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走自己的路,说明孔子确实具有一副热心肠。他不肯轻易言弃,仍然要拼尽全力,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这种努力,给学生、晚辈乃至后世,留下了一个不同的选择,鼓励后人前仆后继拼命向前,让这个世界多一分希望,多一分光明。
在逆境中遭遇无数的挫败,夫子仍然不灰心、不气馁,这是儒家我最敬佩和学习的初心和精神气质。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硬要去做的人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评价孔子的名句你大概也听说过。不通读《论语》,你不会知道,这句评价出自一个“门房老大爷”。
石门是鲁国都城的外门,晨门就是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前边我们讲过,孔子路过卫地,仪封人曾经向孔门弟子提出要见孔子一面。见了之后,说了一番话,天下将以孔子为标杆。说明这个边境小官经多见广,阅人无数,相当有眼光。这里石门的守城人也不简单,他不但听说过孔子,而且对他有相当的了解,甚至还有自己的判断。
这句“知其不可而为之”,真是眼光独到。就像老话说的“人在做,天在看”,虽然孔子在各国碰壁,不得行其道,但他的名声和影响力早已慢慢地扩散开了。连这个守城门的小吏一提起他来,马上都能给出一个相当深刻的评价,而且真是一语中的,说出了别人说不出来的话。
知其不可而为之,儒门的这种精神流传后世,至今仍鼓舞着后来者。不论世界如何变化,身处何种逆境,总是怀有希望,坚持理想,锲而不舍。真得感谢这位守门人,就这一句话,掷地有声,余音不绝,鼓舞和激励了无数后人。
摘自靳大成《论语通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