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的发展现状(这十年湘潭一江四岸)
湘潭市俯瞰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湘潭报道
千里湘江一路滔滔,自南向北纵贯三湘大地,流经湘潭时,划出一道长达42公里的巨大“U”型弧线,形成“一江四岸、聚湘成潭”的独特奇观。
地理的奇观与发展的奇观相得益彰。
过去的十年,是湘潭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是城市名片擦拭最亮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当华灯初上,灿若星河,建设路口、窑湾、东方红广场、沿江风光带、易俗河……“一江四岸”的繁华绽放。这是湘潭人民用3600多个日夜的奋斗,谱写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
吉利新能源二期4.0新涂装工厂建成投产。
从“湘潭制造”到“湘潭智造”
GDP十年时间实现翻番
湘潭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布局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坚实,拥有36个工业门类,形成装备、钢铁、汽车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湘钢、湘电、江麓、江南、吉利等骨干企业。十年来,国企改革走深走实,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产业转型的“阵痛”,朝着加快构建“四主四特”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开了坚实的脚步。
“如果说过去是‘小打小闹’,那么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走上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了。”日前,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乐谈起企业的发展,信心满满。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萎缩、效益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宏大真空不仅实现逆势增长,而且在试水新领域方面一马当先,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所向披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不断拿下一个个“卡脖子”技术,并领跑行业。
今年5月,湖南省工信厅公示了2022年新培育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拟认定名单,湘潭又有47家企业入选。至此,全市已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7家。
过去十年,湘潭市12条优势产业链稳步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从130亿元增至3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从80亿元增至35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从390亿元增至720亿元,食品医药产业产值从160亿元增至80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25.8%提升至2021年的38.3%,成功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湘潭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282.35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2548.3亿元,用10年时间实现翻番。
肢残人士谢建国的桑葚园到了丰产期,亩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农民收入增长143%
傍晚时分,湘潭县中路铺镇碧云村的村民刘仲良打开自家羊圈,看着几十只黑山羊朝他叫唤着,古铜色的脸上泛起了笑意。
年逾古稀的刘仲良曾是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镇、村干部联合镇上的养羊合作社为他送来了1只公羊和4只母羊,并请技术员“手把手”地对其进行了养殖技术指导。随着他对养羊技术的积极钻研和对种羊的悉心照料,他的羊群逐渐壮大起来,一家三口也早已脱贫。
2014年,湘潭市有省定贫困村5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183户118587人。2016年,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019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74%降至0.16%,韶山市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2020年,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致贫风险基本消除。
脱贫攻坚工程圆满“竣工”后,乡村振工作兴接踵而来。
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湘潭市依托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突出抓好“一县一特”“一园一业”,推广“三带三帮”经验,加大“一亩田脱贫”等十大产业模式应用;29个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多渠道、多措施帮助脱贫人口搞好后续产业发展,惠及脱贫人口10612名;全面落实就业奖补、职业培训等政策,推行“家门口”“送出去”两套就业服务模式,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帮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42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2635人次,创业培训2243人;新增重点扶贫产品19个、1家市级消费帮扶专馆、753台专柜、7个专区,重点帮扶产品销售金额超过2亿元。
与此同时,湘潭市持续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完成再生稻绿色种植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等3383名农民工和职工就业培训。
从2012年到2021年的10年间,湘潭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0307元增加到25036元,增长了143%。
湘潭市岳塘区新塘美好社区。
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社区”
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秀美的荆紫峰下,潺潺溪水在山脚下几经蜿蜒,流淌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构成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画卷……这是湘乡市栗山镇荆泉村王家冲“美丽屋场”。30多户村民房屋依山而建,整洁有序;村民文体活动广场的健身器材、照明灯、篮球场、舞台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路边、菜园边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全都栽植了花卉苗木,绿油油的菜园和翠绿的风景苗木相互映衬,伴着流水潺潺,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
“以前,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现在好了,路宽了,没泥了,到处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我们散步走累了,还可以在路边的石凳上休息……”村民左国金老人聊起王家冲的变化滔滔不绝。
2019年以来,湘潭市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的部署安排,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十镇百村千场万户”,开展美丽乡村“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在各地现有条件上,充分利用自然风貌、基础设施和建筑布局,通过规划设计,以修整为主、建设为辅,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努力探索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与模式。“十镇”即10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百村”即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千场”即1000个美丽屋场示范点,“万户”即10000个美丽庭院示范户。王家冲“美丽屋场”就是其中一个。
与此同时,自2018年以来,湘潭市坚持将农村“厕所革命”列入市级民生实事,截至2021年,全市共计完成户厕新(改)建106735座,一、二类县(市)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98%、88%以上,岳塘区、湘潭高新区率先超额完成一类县(市)区指标任务。
在城区,截至2021年,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450个,涉及2910栋房屋。一大批老旧小区“脱胎换骨”,居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湘潭市加强规划设计引导、小区集中连片改造等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首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在此基础上,湘潭市还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按照“多元化参与、系统化改造、市场化运作、立体化管理”的模式,继续深入推进从老旧小区到美好社区的创新探索。
2017年11月,湘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2018年至2020年,湘潭市连续3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蝉联全省第一。
刘志仁为湘潭市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各支工作队授旗。
近日,湘潭市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工作队出征仪式举行,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宣布出征。他勉励年轻干部发扬“三牛”精神,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以青春之我担当发展之责,在火热的基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成就自我,用实干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湘江四岸,一个发展动力强劲、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